APP下载

八岁那年的地震恍如昨天

2008-09-12腾讯网体育部主笔李俊

cookie world 2008年7期
关键词:小辣椒唐山孤儿

腾讯网体育部主笔李俊

汶川地震后,唐山孤儿张有路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募捐帖子:“忆昔32年前,24万人殁于瓦砾,4204人顿成孤儿,无依无傍,是全国人民伸出救援之手,救死扶伤,捐款赠物。今四川又遭重创,唐山人当知恩图报,特别是震后遗孤,最知失亲之痛,倍感灭门之苦,虽然有些人仍困难重重,朝夕为衣食而争,但人之爱心不会磨灭。望诸位量己之力,伸爱心之手,解赢弱之难。无多有少,多多益善,让四川的孤儿们有一点温暖,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发生余震。”

汶川大地震不仅激起了“同命相怜”的唐山孤儿的同情心,也激活社会对唐山的记忆——32年前的那场地震,造成4204名孤儿和无数儿童受伤。当年唐山孩子们的安置以及日后的成长,都可以成为今天我们面对汶川孩子们的一个历史坐标。

汽车行驶在京沈高速路上,窗外的田野中偶见一些烟囱和厂房。三十二年前的乡野是否这个样子,我不知道,但眼前这条路会一直引到生养我二十余年的地方,那里有过一场我永志难忘的灾难,有我割舍不掉的亲情与眷恋。

车身轻轻的晃动,当然不及那晚的颠簸来得剧烈。小解后尚未睡沉的我被抖动在床板上,双脚无法着地。父亲大喊:“地震了!”。

我是和父亲睡在一起。以一个八岁孩子的平衡能力,若不是父亲在身后扶持,我则根本无法站立。看见哥哥左突右蹿,三下两下就拉到了门,并一闪地消失,便很是惊讶。等终于蹒跚到哥哥拉门的地方时,我却一脚踩了个空。

大约三十秒钟的窒息之后,我从两摞预制板的空隙之间站起来,发现自己是站在一层的楼顶上。到处残垣断壁,四下皆闻呼救与呻吟。沿废墟下到地面时,小腿被钢筋划破了一点皮,渗出两滴血。相比之下,父亲从脚跟到脖颈都被擦伤,鲜血淋漓。原来,在我踩空的刹那,父亲将我一把搂在怀里,顺着斜挂的预制板从三层滑下。

天上下起了细密的小雨,只穿一件短裤的我瑟瑟发抖。一个大约和我哥一样大的小伙儿,拿来一只毯子让我披上,我料想他事后就把这事儿忘了,但我记得,他叫满子。

篮球场边的空地上,背靠背坐着一对夫妇,妇人的胸口有一滩血迹,她指着旁边躺在地上的小女孩儿,一遍一遍地对我讲:“老三儿,你不认识?她是小辣椒呀,其实,就一块砖头,我快一步、慢一步都好,小辣椒就不会砸在我怀里了……”。

小辣椒的头发染成了暗红色,在地上放射般散开。伙伴们都说她像阿尔巴尼亚人——她继承了她父亲的高鼻粱和深眼窝——而她伏在血泊中,面色惨白,居然更像了。

这只是我第二次直视死亡。第一次,是在我六岁的时候,久病的母亲终因肝癌撒手人寰。我却牵动母亲的衣角,执拗地要让她起来,直到父亲泪流满面地说,“你再也见不到你妈妈了”,我才似懂非懂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不记得是准给了我一大缸子稀粥,我吃完后,就去排队,打给一些不能动弹的人吃。许多亲人都还没有相互找见,非亲非故的人们在相互照顾着。

父亲就是去找哥哥了,他叫我待在空场上不要乱跑。但过了许久不见他们踪影,我就跑到废墟边去喊他们。

哥哥此时还被砸在一层,我所看到他消失前的一闪,正是他拉开门时,楼倒屋塌露出夜空的一瞬。拉开的门板挡在了他仰卧的身上,已经折断,上面累压着无数石板和砖块。父亲找来一把镐,在墙上刨了一个空洞。父亲又找来油压千斤顶,试图撑起门板,可哥哥被压的右腿还是丝毫不动。

余震频仍,父亲咬咬牙说,“宁可不要这条腿了,赶紧拔出来吧”。哥哥点头之后,父亲从背后揽住尚是13岁少年的身躯,哥哥则夹紧双臂,强忍住撕心裂肺的疼痛,像野草从石缝中拔出。幸好,没有“根须”断在里面。

现在,父亲已是满头银发,退休后颐养在唐山煤研分院的家中。两月前,父亲还来北京我的家中,看他一岁的孙女。哥哥安家在苏州,现任一家电器集团的总工程师。想想看,父亲不仅将我们养育成人,还以身体和勇敢呵护、挽救了我们的生命。但凭心而论,我们这个家远算不上幸福美满。

从我记事起,印象里父亲总是不断地出差,出差。有时一走就是半年。家里人没有相互沟通的习惯。母亲过早离世,姐姐上到初二,就辍学顶工上了班。中年丧妻的父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我们一家人都很倔强。

父亲在我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考虑给我们找个继母。那是在8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还很不富足。这样的结合就像贸易,充满了互惠与实用的打算,在整个唐山,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这次短暂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在蹉跎与无奈中,我们都长大成人,回首似乎只是转眼,我已上了高三。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这时,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继母。应当说,这次婚姻更人性些。父亲更多是为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打算。姐姐和哥哥却都极力反对,认为父亲的选择并不合适。父亲则像一个壮年的汉子,坚守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力。

哥哥的反应超乎想像。他似乎比我内向。父亲在他的成长中一度成为偶像,但在分歧之后,所有的认识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撒逆转。直到哥哥也成家立业之后,父子之间才逐步达到了彼此的理解与谅解。

在一次收拾杂物时,我翻到了哥哥写给父亲的长信。哥哥历数了我们家庭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让我惊讶于他的细腻与孤绝,而自己竟这么久地将此忽略。读完信,我躲在屋里失声痛哭。

哥哥信中提到地震的当天,在他被压在黑暗中,感到恐惧和绝望的时候,他写道:“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稚嫩声音,是老三儿在似乎很远的地方喊我‘哥。尽管我的眼睛里灌满了沙土,睁不开眼,但我感觉得到,我的眼泪在无法抑止地涌出。”

现在,往事似乎都已风清云淡。一场震灾的三十二年过后,我从北京出发,去回访这个我出生的地方。我的生活,只是这块土地上如烟旧事的一个缩影。而故乡在以什么样的姿态在等待着我?又有多少我和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尘封在那里人们的记忆中?

猜你喜欢

小辣椒唐山孤儿
“偷”吃小辣椒
清单
添0减半法
赵氏孤儿
王大根
梦鸟
姥姥的小辣椒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