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2008-09-10母雪梅
母雪梅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具有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同时,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从“任务驱动”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两个方面,谈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驱动任务”的设计
首先,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文件录入和保存”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个人简介的短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个人简介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
其次,“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参加BBS、实时通讯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等子任务.
二、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
1.分析任务.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2.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又会提出很多在刚才讨论时没有提出的一些上机操作方面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共性的问题,教师可先讲解、提醒或指引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学生从哪里获取图片,怎样寻求相关帮助等.根据任务的大小可给学生拟定不同的完成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完成方法.(1)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操作技能,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可向老师、同学请教,也可寻求书本、软件帮助或者网上请教等,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合作学生可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开阔和活跃了学生的思路.例如,前面提到的制作电子板报的任务,就可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一起讨论,确定板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小组内的同学再进行分工,共同参与任务的完成.有的负责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表格的绘制,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精美的板报.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3.检查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和操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评价的内容可包括:是否完成了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的创新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等.评价方法一般有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两种.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能力对学生作出评价;作品的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水平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让学生自己评价,也可让同学评价,还可由教师评价.通过合理、科学的评价,促使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