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为地震灾区流泪

2008-09-08刘泽汀

中学生博览 2008年13期
关键词:香港科技大学赈灾汶川

汶川大地震已经发生一个多月了,全国人民都在怀着悲痛的心情为灾区人民祈福、捐赠、尽心尽力。一直在我刊开设专栏讲述自己学习生活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刘泽汀也为我们发来了新文章——《香港为地震灾区流泪》,记述了在地震刚刚发生后的几天里香港大学和香港同胞为抗灾而做出的各种努力,让我们看到以香港同胞为缩影的全国人民在这场灾难面前令人感动的一幕幕画面。

面对这场地震灾难,现在我们不仅要缅怀逝者,更要激励生者,像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说的那样:灾难终会远去!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灾区重建而努力。

汶川大地震后,差不多在第一时间,我就在网上得知内地发生了地震,但震级、震中位置、震区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还不清楚。为了搞清地震相关情况,我到国内外网站搜索查询,情况逐渐明朗,焦点集中在四川汶川及周边地区,也波及成都和重庆。我立刻想到四川的同学们,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马上联系他们,了解并通报情况,他们有的与家里取得了联系,更多的已经联系不上了,我和他们一样心里焦急万分。

以后的几天里,本港生和内地生的网上话题都集中在汶川大地震上,很快大家形成共识,迅速发起赈灾捐款工作,为地震灾区同胞送去爱心。5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世界著名超导科学家朱经武亲笔写信给科大全体内地生,朱校长说:“我们科大这个大家庭,一定会上下并肩,尽我们力量,向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切所需的支持。”朱校长号召大家“面对这场灾难,激发起大家对受灾同胞的深情,不论是本地或内地的同学,自发做赈灾工作,展开捐款活动,为灾民重建家园尽一分力,展现出光辉和力量,也体现了科大同学的爱心。

我们Boliance创业团队成员立即同“求学香港”网站全港12所大学管理员取得联系,并在“求学香港”网站上开辟“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专栏。在网站专栏里,公布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商务部、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四川省驻京办、中国扶贫基金会等部门赈灾捐款的账号和捐赠物品地点,以方便大家向灾区捐款捐物。

很快在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珠海学院(香港)、香港演艺学院的校园内都设立捐款箱。各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为四川地震灾区紧急捐款,有的学校捐款队伍排得长长的,场面感人,令人难以忘怀!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赛马会大堂设立捐款箱,学校师生和员工踊跃捐款,短短的几天里募捐到总额为721408元港币的捐款,这是香港科技大学历史上最大数额的校园募捐。我也先后分三次向地震灾区捐款,总共为800港币,表达我对四川地震灾民的心意。

在全国哀悼日的三天里,香港天气一直是阴沉沉的,时不时就降一场大雨,真是苍天有泪啊!我们学校的国旗、区旗和校旗均降半旗,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致以深深的哀悼。学校在香港赛马会大堂设立了吊唁薄,厚厚的吊唁簿上用中英文写满了同学和教职员工们的心声:“血浓于水,向遇难的祖国亲人志哀!”“中国加油!汶川加油!胜利属于中国!胜利属于汶川!”“中国在我心中!汶川在我心中!”这一条条一句句充满感情,血浓于水的留言,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感到勇气和力量,让人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香港市民的义举让我们这些内地生深受感动。路上有很多穿着橙色或红色衣裳的志愿者在街头巷尾散发传单,募集赈灾捐款。马路两侧原来树立着很多立法委员的广告旗帜,现在全部变成紧急呼吁港人支援四川赈灾工作、援助灾民的标语口号。香港繁华区域街道上、商店里、公共车辆上到处都是有关地震灾区的宣传标语,到处都设立了赈灾捐款箱,有数不清顶着烈日汗流浃背的志愿者和义工(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散发传单或抱着捐款箱不停地奔走……捐款箱里塞得满满的五颜六色的港币、美元和人民币让人感动不已!香港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大量报道地震灾区情况和救援情况。媒体对中央政府对地震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给予高度评价,中央政府在全世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一个“快”字说明了政府的效率和重视程度。我来香港后,可爱的香港人一次次让我感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他们再一次让我感动!

中华,无需天佑,我们自救!

中国,加油!

编辑/苗与

猜你喜欢

香港科技大学赈灾汶川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三种电子书PDA模式影响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兴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研究
汶川樱桃熟了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
完形填空一则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