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并非人类特有

2008-09-06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48期
关键词:手势海豚婴儿

金 旅

当语言已经不再为人类所特有时,我们还有什么赖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资本,艺术、宗教、还是幽默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与动物相比都是独特的。后来,我们又逐渐了解到,人类并不是唯一能感觉到情绪、会坚守某种道德准则的物种,也不是唯一具有个性、文化和设计使用工具能力的动物。但是,我们还是认定有一点是人类所独有的品质,那就是——只有人具有语言能力。

可是,近来的研究显示,即使在这个方面,我们也不是独特的。语言的组成成分包括从肢体语言和说话发声、到词语含义和句法,每一项都不是人类所独有的。

与人相似的猿类手势

让我们先从手势来论证语言的起点吧。以前,很多人都以为肢体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学会研究进化人类学的托马斯赛罗和同事将在猴子、长臂猿、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上观察到的一系列手势汇编分析,结果表明,手势在它们的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猿类的肢体语言包括触摸、发音和眼神。在做出视觉和声音动作之前,猿类个体一般会等待,直到它获得另外一个同类的关注。假如它们的手势没有被注意,它们经常会重复做,或者直接去触摸那个与之交流的受者。

在2006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卡特米尔和理查德·波恩做了一项强调人类与猿类运用手势方式具有类似性的实验。他们让人坐在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些很好吃的食物(比如一个香蕉),而桌子的另一端放着没那么好吃的食物(比如芹菜)。猩猩可以在一旁的围栏中看到人和食物,那么猩猩就会对其人类伙伴做出手势,鼓励他们将好吃的东西拿到人自己这一边,假如人假装没领悟猩猩的意思而要了乏味的食物,这些动物就会改变手势,就像人类在同样情况下将会做的一样。假如人做出了似乎理解同時又有点迷惑的样子,只要了一半好吃的食物,那么这些猿类将重复和夸张他们的手势,这一点又和人类的反应方式完全一样。

这种发现突显了灵长类的手势不仅仅是先天反应,更是后天学习或适应、以及自愿控制的结果。我们可以明白猿类手势的事实也表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的手势分享着一个共同的进化基础。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布莱克翻阅了9~15个月大的人类婴儿和各种年龄猿类手势的文献,证实了我们和猿猴的先天相似性。她发现人类婴儿与类人猿用在做出请求时,采用是相似的手势,比如都是伸出一只手乞食,在被人接走或带走的时候都会举起双臂。人和猿类都是用整个手去指东西,而人类婴儿和猿类所做的保护性姿势也是类似的,即将某人或某猿推开或在摇头的同时自己转开身。人和猿类一样用跺脚、拍胳膊或摇晃表示情感。当想让其他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人和猿类都是拿起另外一个人或猿类的手,并将其放到他们想让他操控的物体上。

海豚和大象的语言

和做手势一样,不会讲话的婴儿牙牙学语也不是人类所独有的现象,海豚甚至鸣禽也会如此。五个月左右的人类婴儿开始发出他们最初的语音,一些研究人员确信,这个时候的婴儿发音包含了一组人类所能产生的所有音素的随机组合。然而,由于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的,为了适合所接触的模型,他们窄化了其发音指令表,只发出他们母语所发的声音和其经典的语调类型。因为有效地丧失了原来的发音天才,到了最后成年人就不再会发出某些音了。比如日本人要发出英文里 “k”和“r”的音就相当困难。

海豚的幼仔也和人一样要经过一个牙牙学语的阶段,美国加州一个科学小组分析了海豚婴儿声音的复杂性,发现这些声音与人类婴儿的牙牙学语声极其相似,而幼年海豚的发音指令表比起成年海豚的发音指令表就宽泛地多。这说明海豚婴儿在成年之前,也和人类的婴儿一样要练习其种群的声音。

当然,语言并不仅仅是声音,它还包含着意思。传统意义上卡通版的动物交流所呈现的都是其不充分、难以预料和不受意志力控制的一面。现在已经了解到,其实很多种动物都会给某种一定的声音安上意思,并将这些声音结合起来形成特别的想法。海豚使用“签名哨声”——它们似乎就是这样称呼自己的。每一头海豚都在其生命的头一年自己给自己取上一个独特的名号,在它们遇到其它海豚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个名字。

而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学教授佩纳的研究,大象也会使用像词汇一样的声音。比如大象会对同一氏族成员的伙伴发出问候声。鲸鱼也有类似变化多端的发声表。今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邓洛普和同事宣布,经过观察,他们汇总了一份34种座头鲸的社会性声音目录。这些声音有别于鲸鱼的歌声,几年都保持稳定。

动物将特别的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最清楚例子之一是由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祖贝布勒和斯洛康布证实的。他们注意到爱丁堡动物园的黑猩猩在走过不同的食物时,似乎能发出不同的叫声来对不同的东西做出基本的参考。高度评价的食物,比如面包将引出高调的咕哝声;吸引力差一点的,比如苹果,将引来低调的咕哝,而且其他黑猩猩也能明白其意思。当播放它们发出的对某种食物的咕哝声录音时,猩猩们就会去它们通常发现该样食物的地方寻找。如果录音中有一种声音表示的是一种奖赏类食品,它们会找更久的时间。

动物的语法

事实上,在动物界,明白其他个体发声意思的能力很普遍,一些动物甚至能够理解其他物种警告叫声的意思。例如红胸就能明白黑顶山雀几种警告声的区别。这样,它们就知道哪种叫声表示中等危险,哪种叫声是高度危险的。被捕食的动物可以利用捕食动物的信息逃避捕食动物,而捕食动物在听到猎物的警报声后也会经常放弃捕猎,因为它们会假定自己已经被对方看到了。

语言进化最热门的争论领域就是语法,利用语法规则我们可以把单词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结合起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能理解和使用语法的结构设置。但是,祖贝布勒发现,野生的猿猴在交流时也使用一种基本的句法。

在象牙海岸的森林中,雄性白鼻长尾猴能将两种基本的叫声混合成起来。通常,它们会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皮奥”的声音,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看到美洲豹的反应。当看到一只鹰时,它们会发出一种“嗨克”的声音。它们还会使用混合的声音,即在警报声之前发出低沉的回响声,表示的是威胁不大,比如察觉到很远的捕食者或折断的树枝。祖贝布勒将低沉的吼叫类比作我们所用的限定词,如“可能”或“有点儿”。

祖贝布勒和同事阿诺德还发现,这些猴子会把“皮奥”和“嗨克”合起来用,意思是“我们走吧”。最近,他们又发现,“皮奥”和“嗨克”的组合叫声至少包含三种信息,一是呼叫者的特征;二是它已经看到了威胁;三是它是不是正在打算为了逃避危险而跑开。其他猴子也能推断出这些叫声的所有意思。祖贝布勒说,这些发现表明灵长类具有某种自然发生的语法能力。该说法挑战了流传很广的信念——即从非组合到组合的交流变迁是人类语言进化的基本步骤。

其他的研究人员对此仍保持怀疑态度。最近的实验表明,要确定动物是不是能领会某些语法是多么地困难。

2006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詹特纳和同事利用八哥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八哥听自然界里八哥的合成录音,发现这些鸟能够察觉到两种语法的变化。这一研究报告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人对研究结果很吃惊。一些人欢迎这一成果是因为这个试验说明人类的语法能力与其他动物的能力是数量上而不是质量上的差别。不过,这一实验还没有被广泛认可,一些科学家质疑鸟类是否真的领会了语法。

詹特纳的研究成果如此热门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声称八哥能理解递归这种语言结构(递归是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比如句中句)。这是很大胆的说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递归可能不仅不只是语法中心过程,也可能还是人类所独有的唯一语言构成成分。

没人怀疑人类语言的博大精深,但是,也没必要高估人类语言所用语法策略的复杂性和威力。在动物世界,可能还存在着很多和我们并不类似的语言结构,同样,动物也可能会很好地展示它们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物种能像人类一样组织出如此之多的单词。人类的演讲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在讲话时需要非常精确地运动我们的舌头和嘴巴,这种能力也是人类语言系统独一无二的部分。

猜你喜欢

手势海豚婴儿
海豚
挑战!神秘手势
6个关于海豚的可爱事儿
胜利的手势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认手势说数字
聪明的海豚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给婴儿制作补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