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外运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008-09-05黄亚茹武晓君束景丹张炳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评价

黄亚茹 武晓君 李 红 束景丹 张炳刚

摘要: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改革基金的资助下,作者研究和参考了日本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的设计,并将这门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野外运动;课程设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71-03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野外运动课程的开设,使常规教学与野外实习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展体育活动。运用特殊的环境和有效的手段,不但可以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野外运动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施与装备、评价方法等方面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都有很大区别。如何构建适合普通高校开展的野外运动课程,推动野外运动在高校的全面开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及评价方法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开设野外运动课程,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本课题组在充分参考日本野外运动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强调在自然环境下向学生传授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终身享受体育运动的教育理念,结合农业大学的专业特点,设计并开设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将野外运动列入体育教学课程中,作为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是我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次有时代意义的尝试,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野外运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1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中国农业大学专业特点,通过设置野外运动课程,让学生了解在野外运动中事故、灾害等的发生及潜在危险,掌握安全开展野外运动时有关自然知识、实施方案的制定、防止事故的方法以及技能等,提高野外作业能力;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以及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目标

2.1基本目标

1) 拓展了空间和时间的体育课,能让学生体验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2) 掌握有关野外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提高相关体能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适应自然和挑战自然的能力。3) 提高身体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预防疾病的侵入,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4) 体验野外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5)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2发展目标

1)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修养。

2) 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挖掘潜在能量,发挥自身的运动才能,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挑战自我。

3) 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 在具有挑战性的野外环境中表现出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5) 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

野外运动课程共36学时,1个学分,分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野外实习等3个部分。各部分的学时数安排见表1。

3.1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有关野外运动的概述部分为1学时,内容有开展野外运动应遵循的原则、野外运动的计划和准备、开展野外运动时的安全对策等;要求学生了解野外运动的意义、种类,开展野外运动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开展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和安全对策,以及野外运动中易发疾病、损伤以及事故的急救措施等。远足、爬山、野营运动部分4学时,内容有开展这些运动时应遵循的原则、详细的计划和准备、以及远足、爬山、野营运动的技巧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开展远足、爬山、野营活动的原则和制定计划的方法,以及野营的技巧等知识,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野外实习打下基础。定向运动1学时, 内容有概述、种类、锻炼价值、地图读解、指北针的使用、定向运动训练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读解地图、指北针的使用方法,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3.2基本技术与实践部分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有绳节的打节方法、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远足运动的技巧、爬山运动的技巧、野营的技巧、野外炊事、野外游戏、自然观察的设计与实施、救护练习等。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各种技巧、方法,以及创伤现场的简单急救技术等,为今后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野外实习课打下基础。

3.3野外实习内容主要有爬山、远足、校园定向、户外游戏、野营、野炊、篝火等。在野外实习课中,除要求学生掌握远足和野营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点,与所学过的有关动植物以及土壤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开展一些既有趣又有锻炼价值的野外活动,如:植物观察、鸟类观察、土壤观察、绘画与摄影、标本采集、采摘等等。

4教学设计

在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习需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因素制定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4.1创设情境野外运动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常规教学和野外实习。常规教学以理论课和校内实习课的形式在教室、操场进行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校内或学校附近的环境,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的模拟学习环境, 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野外运动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安全顺利地进入野外实习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野外实习课是在常规教学课的基础上,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提高学生野外运动能力的训练课,是对学生野外运动能力的综合考核,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寒暑假等时间进行。

4.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野外运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录象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大教学信息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4.3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野外运动的内容广泛,但课时有限,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以及需要扩充的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引导、提供资料(包括参考文献目录、学习光盘名称、相关网址等)。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野外运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一方面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检验,使教学设计工作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野外运动课程效果的检验,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本身的内容和要求,还包含学生从其他信息通道所获取的知识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5.1评价体系的建立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评价时突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运动理论、基本技能、策划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精神、学习态度等。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初拟指标体系,经过试评后,再根据试评的信息进行分析,优化指标体系,最后在评价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指标的取舍替代,修正和完善评价标准。

5.2评价方法及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参与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评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教师组织和指导评价过程,提供评价单,及时纠正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5.3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的考核方法。

6课程保障

1)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2) 野外实习课在分组练习时,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一位教师处理紧急情况,以确保实习安全顺利进行。3) 野外运动课程所需要的集体装备由专项资金购置,个人装备由参加者按要求自己准备。4) 为每个参加野外实习课的学生和教师加入保险。

7实践效果

7.1实践情况

我校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上野外运动课,至今已有近21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野外实习等3个部分。学生先学习基础理论、野外生存基本技能,然后在校内模拟野外环境进行实习。待基本技能熟练之后,再进行野外实地实习,内容有:爬山、追踪长走、20 km长走、校园定向、户外游戏、野营、野炊、篝火、自然观察等。

在教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适时应用野外游戏、体验自然等活动,以体现野外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感情和协作精神,培养团队精神。野外运动课程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抛开学习的压力,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着青山绿水,沐浴着日光浴、空气浴,享受了披荆斩棘的滋味,缓解了精神压力。

7.2学生评价在课后的调查中,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1) 课程新颖、有趣,希望再开设高级课程。2) 体验了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挑战了自我,增强了野外及独立生活的自信心。3) 增强了责任感及团队精神。4) 培养了环保意识。本课特别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野外实习活动结束后,将垃圾焚烧,深埋;不能烧的垃圾必须带回统一处理,让营地恢复到原来的面貌。5) 野外实习时间太短。6) 课程内容应再丰富一些。

8实践体会

1) 领导重视和支持。野外运动课程对环境的要求特殊,且上课形式与一般的教学不同。因此,要开设该课程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和体育部对该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不仅拨给了专项教学改革基金,而且在课程安排时间上也给予了积极配合,使我们的野外运动课程得以顺利完成。

2) 必要的经费支持。野外运动课程开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经费用于硬件建设以及实习等。上课时可以采用学校投资与学生自费相结合形式来满足上课经费的需要。学校投资主要用于装备、设施等的采购、部分野营用品的租借、购买救护用品和药品以及支付部分交通费用等;学生自费主要用于食宿、保险及部分交通费用等方面。

3) 在小学期集中或春季学期上课。野外运动课程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安排在春季学期上课,天气越来越暖和,有利于开展野外活动;在小学期集中上课有利于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2] 日本野外教育研究会.野外活动[M].日本杏林书院株式会社,2001.

[3] 筑波大学大学体育研究会.大学体育教本[M].日本不味堂出版,1977.

[4] 日本野外教育研究会.野外活动教材[M].日本杏林书院,1988.

[5] 佐野豪.野外教育[M].日本泰流社,1980.

[6] 爱知大学名古屋分校体育研究室.体育技术教本[M].日本学术图书出版社,1998.

[7] 李凌.试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36-38.

[8] 张惠红.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03,(2):50-51.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教学评价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