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致蒋经国信何以会在发表当日流传台湾
2008-09-03杨奇
杨 奇
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的信;同一天,台湾党政军各界也读到了这封信的全文。当时,台湾还未开放报禁、党禁,蒋经国一再声称“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在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状态下,廖公的信是如何当天就在台湾不胫而走的呢?
事情得从同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纪念日说起。蒋经国发表了一篇悼念他父亲的文章,其中提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并且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组长邓颖超大姐看到以后,建议廖承志为此给蒋经国去封信。
当时我担任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这年7月中旬,我正在北京开会,即将返回香港前两天,廖公通知我说:“以我个人名义写给蒋经国的信,中央已经批准,准备24日由新华社播发,25日见报。统一祖国的大业,我们寄希望于国民党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新以安让台湾各界都能看到这封信才好。怎么办呢?这可要你们在香港想想办法了。”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那个时期,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是绝对不能在台湾发行的,只有《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香港时报》能够进入台湾。我很快就想起两个老朋友来:一个是《星岛日报》总编辑周鼎,另一个是《华侨日报》总主笔李志文。抗战期间,我们都是爱好文艺的青年,我和李志文曾经参加过“文艺通讯竞赛”,周鼎也用“何为”的笔名发表过文学作品。香港光复后,我在《正报》、《华商报》工作,同他两人时有交往;1978年我再度返港,在中央驻港代表机构新华社任职,更是经常见面。
我从北京一回到香港,就约他们两人在24日饮下午茶,地点是铜锣湾利园酒店的咖啡室。这是我们聊天的老地方。我把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将在今晚播发一事告诉他们,说这封信有一千三百多字,文情并茂,相信会为香港、台湾各方人士关注。请他们考虑怎样及时地在报纸上全文刊登出来。周鼎、李志文过去是见过廖公的,并且很钦佩廖公一家两代人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当即异口同声地表示,一定会全文刊登;至于用什么方式处理,那要等晚上看了电讯稿之后再决定。
次日清早,我一起床就急于翻阅各报。发现这两位老友果然言而有信,他们两家报纸都把廖承志致蒋经国函全文发表了。《星岛日报》是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处理得非常巧妙:两行并排的特大标题是:“国共昨互促统一”,“双方仍各言其志”;接着两行大号字副标题是:“孙运璿盼北京放弃共产主义”,“廖承志函请蒋经国三度合作”。再看内文,导语关于孙运璿的话只有45个字,紧接着便是廖承志信件的全文。至于《华侨日报》,则是放在第三版左上角辟栏位置,也是够显著的了。
就这样,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就在台湾检查人员眼皮底下顺利通过,进入《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几千订户手中了。那些检查人员也许只知道孙运璿是他们的“行政院长”,却不认识廖承志是何方神圣!或者只看到《星岛日报》头版这个“汉堡包”的外表,却没有想到里面夹着一大块“北京肉”。
但是,台湾情治部门并没有睡觉。当天下午,他们立即追查,收缴报纸。不过,许多人都用各种借口拒交,而把报纸珍藏起来。据事后了解,约有两千份无法收回。
就这样,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传到了台湾宝岛。人们怀着“闭门读禁书”的惊喜,一遍又一遍读着,随后又在亲友间奔走相告,传诵着信中典雅的词句:
——信件开头是叙述旧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接着分析了:“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
——信中回顾了:“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进而着重进言:“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信的末段还无限感慨地引用了“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诗句,并说“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将装束就道,前往台北探望”。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台湾党政军各界人士终于了解到中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和真诚态度。
事情过后不久,我们再次到北京开会,廖公还问起:《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刊登他给蒋经国的信以后,有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并要我向周鼎、李志文转达他的谢意。他还幽默地笑着对我说:“下午茶何必饮咖啡,饮白兰地也行嘛!”
责任编辑:王文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