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题(B)
2008-08-26冯瑞先
冯瑞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4a>3a B. 3-a<4-aC. -a>-2aD. >
2. 若a-b=1,则b2-2ab+a2的值为()
A. 1 B. -1 C. ±1D. 无法确定
3. 若=,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 = B. =4
C. = D. =
4. 如图1,在△ABC中,DE∥BC,如果AE∶EC=3∶2,那么DE∶BC等于()
A. 3∶2 B. 3∶5C. 2∶3 D. 2∶5
5. 一组数据的极差为80,若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
A. 12B. 9 C. 8D. 7
6. 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 0°<α<90° B. 60°<α<180° C. 60°<α<90°D. 60°≤α<9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 已知某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使函数值y<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8. 把a3+ab2+2a2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9. 设分式方程为-+3=0,若令=y,则原方程可变形为 .
10. 若(a-b)∶(a+b)=3 ∶ 7,则a ∶ b=.
11. 如果x1,x2,x3的平均数是2,则+1,+1,+1的平均数是.
1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分别为.
13.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m,
x>n无解,则m、n的大小关系为.
14. 如图3,AB⊥MN,CD⊥MN,∠1=60°,则∠2=.
15. 已知正数a、b、c,且===k,则点A(1,),B(1,2),C(1,-),D(1,-1)中在函数y=kx的图象上的是 .
16. 如图4,观察数轴,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
三、解答题(17~19题每题8分,20~21题每题9分,22题10分,共52分)
17. 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y的方程组x+y=m+2,
4x+5y=6m+3的解都是负数?
18. 已知1+a+a2=0,求a1 980+a1 981+…+a2006的值.
19. 已知上山和下山的路程都是s.某人上山的速度是v1,下山的速度是v2,则他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 [v]是多少?
20. 图5为一池塘的示意图,现在要测量位于此池塘两边的两棵树A、B之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请你以卷尺和测角仪为测量工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种测量方案.
21. 某城区举行演讲比赛,中学组根据初赛成绩在七、八年级分别选出10名同学参加决赛,这些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6所示.根据图6和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表1
(1)请把上边的表格填写完整.
(2)考虑平均数与方差,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团体成绩更好些?
(3)假设在每个年级的决赛选手中分别选出3人参加总决赛,你认为哪个年级参加实力更强一些,请说明理由.
22. 如图7所示,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中点.
(1)写出点O到Rt△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间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且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