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朴的说理与独创的见解
2008-08-25齐鲁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版 2008年6期
齐 鲁
【原文】
论 诗
赵 翼
李杜①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②数百年。
【注释】
①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②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此处指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作者】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评论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赵翼存诗4800多首,其中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他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意译】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万古流传,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但他们的诗文以及人气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赏析】
这首绝句约作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诗人以诗的形式阐发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赵翼论诗注重“性灵”,提倡创新,反对泥古,在这方面与袁枚接近。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播于众口,万古流传。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读起来也觉得不新鲜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作诗不必推崇古人,因为,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一反传统作诗的思潮,唱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心曲,给古老、传统的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平朴的说理与独到的见解的完美融合,构成了这首小诗独特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