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的心灵歌唱
2008-08-25徐贤友
徐贤友
【原诗】
相 见 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②,别是一般滋味③在心头。
【注释】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②离愁:指去国之愁。
③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中国五代词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世称李后主。他的祖父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
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976年1月1日),国破降宋。最成功的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皆成于此时。
【翻译】
默默无语,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去,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的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赏析】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缪塞语)《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疑就是这样一篇和着血泪的佳作。曾经的国君,现在的阶下囚,愁苦的滋味,很真切地根植于李煜内心深处,无法驱散。这实在是一种不能用舌去品尝、只能用心去体味的痛苦滋味呀。“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的不幸——亡国去家后的这段屈辱生涯,造就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又一位杰出的词人。
“无言独上西楼”,词人独自登上西楼。起句平铺直叙,看似平淡,却如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勾勒了一个孤独者的凄婉形象。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生情。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化抽象的“虚”为形象的“实”,将离愁比作缠绕在一起的丝线,耐人寻味:这离愁,饱含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悔恨;这离愁,饱含的是对昔日春光融融,莺歌燕舞的追忆;这离愁,饱含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彷徨……短短的几句,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哀衷。表达的是那么准确和自然,丝毫无做作、雕琢之嫌,遂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是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升华,是孤独者的心灵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