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情思动人心
2008-08-25王敏王本海
王 敏 王本海
【原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屡被排挤,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常以诗揭露时弊,抒写社会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描写爱情的《无题》诗最为后世传诵。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翻译】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一样难舍难离。早春分别,就像东风力尽百花凋残一样。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殆尽,满腔热泪才会流干。早起对镜梳妆,惟恐如云双鬓改变颜色。夜晚吟诗,也会觉得月光比较寒冷。蓬莱仙境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啊,麻烦您为我探看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诸多“无题”诗中最具丰神秀韵的一首,描写苦恋者缠绵哀婉的心曲,通篇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意和执著之情,很能打动人心。
首联写双方见面极为不易,离别更使人难舍难分,并以暮春景物作衬托,更显凄凉。“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字重复使用更能突出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东风无力百花残”,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花已如此,人何以堪?这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反映出主人公的心境。
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作者以“春蚕”、“蜡烛”自喻,唱叹至死不渝的绵邈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这两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对对方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颈联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景况:早晨对镜梳妆的时候,担心因饱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头发;夜晚对月低吟的时候,害怕不能表达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觉月光的清寒。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单影只。“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恋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极为贴切。
尾联借用青鸟传言的典故传达心中的希冀,用以自慰和慰人。“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 “青鸟”,是神话中给西王母当信使的神鸟。意思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见面,但总可以互通音讯。其实这只是主人公的自我安慰罢了,从中可以看出两人见面是很难的,也更进一步显现出“别亦难”,使全诗首尾圆合。
这首七律意象优美,笔触富于变化,比喻新奇贴切,通过融情于景的手法,将诗人人生的感触、心灵的创痛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