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2008-08-23唐墨
唐 墨
[西皮摇板]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这时候倒教我难以调停。问老军因何故纷纷议论?国家事用不着尔等劳心。这西城本是咽喉路径,我城内早埋伏有十万神兵。叫老军扫街道把宽心拿稳,[散板]退司马保空诚全仗此琴。
[西皮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我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原板]我面前缺少知音的人。
《空诚计》是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取材自《三国演义》第95回。剧情讲述蜀汉与曹魏交兵,街亭守将马谡不听诸葛亮部署,致街亭失守。魏将司马懿取了街亭后,即进逼咽喉要地西城。当时的西城兵力空虚,诸葛亮急中生智,乃设空诚之计,将城门洞开,命老军在城门口打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饮酒抚琴,神情泰然地等候敌军到来。司马懿见状,疑有伏兵,不敢进城,退兵观望。空城之危得解。
上文两段唱词,前一段是诸葛亮临上楼前所唱。“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马谡不听调度失守街亭,怎让诸葛亮不恼不恨?而曹魏大军迅即压境,更使老成历练的诸葛亮也措手不及,“难以调停”,心中不免有些惊慌焦虑。但是,既要用空诚计退敌,不仅自己不能露出丝毫惶遽之色,而且要稳定清道老军的情绪,使他们深信“城内有十万神兵”,如此才能“宽心放定”,和自己一样镇定自若地应付汹汹而来的敌军。他叮咛老军“国家事用不着尔等劳心”,还“叫老军扫街道把宽心拿稳”,语气是亲切平和的,然而传达给台下观众的乃是其处境的艰险、内心的优虑。
诸葛亮走上城楼坐定,唱出了后一段唱词“我全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唱词并未如人们想象的描述诸葛亮身处险境的惶急、焦虑、忐忑不安,更只字未提他定计的设想和目标。这是因为,唱词不仅要刻画诸葛亮的老谋深算、成竹在胸的睿智,而是更要塑造出人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对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志诚和忠贞。这一唱段并不以文采见长,不但如此,还曾有人指摘其中“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与“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两句的后四字,从语意看似应互调,改为“论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东西战南北剿保定乾坤”才算通顺。不过,可能是老词在音韵上较为符合演唱要求,大多数演员唱的还是老词。
其实,这种自叙式的生平回顾,不能说不是诸葛亮当时心情的抒发。论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道出了他以管、乐自许的抱负;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表明了早在“隆中对”时的高卓预见,雄图在胸。多年来,他南征北战,为兴汉大业,历尽艰辛,建立了不小的功勋,“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这话并不是自诩,此时也不是他矜夸功绩的时候。在这段表叙之中,蕴涵着诸葛亮对历史时势的感怀。周文王得了姜尚辅佐,周室大振,而自己白帝城临危受命,屡征中原,兵出祁山,尽瘁征战,均无功而返。相是贤相,而主非明主,空有谋略,奈乏良将。这次街亭失守,北伐宏图又付东流,壮志难酬。“我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就是他沉挚的历史责任感和对蜀汉的耿耿忠心使他对自己并不满意,而感到惭愧和遗憾。“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更透露出他对缺乏理解、缺乏支持所感到的沉郁孤独和发出的悲凉喟叹。正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唱词刻画了诸葛亮挚诚坚贞的苦心、忠心,令人肃然起敬。因此,这两段唱成了京剧《空城计》的核心唱段。人们爱听、爱唱这一唱段,同样是出于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的景仰崇敬之情。
书法/郑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