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越文化交流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和数学图书传播
2008-08-23骆玉安
摘要: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历史上,两国“同文同祖”,文化交往十分密切。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数学书籍在越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谱写了中越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关键词:中越文化交流;古代天文历法;数学图书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88—03
收稿日期:2008—03—25
作者简介:骆玉安,男,郑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副教授。
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人民之间就有着传统的友好交往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越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关系十分紧密。天文历法和数学图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越两国人民的长期交往历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两国间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拟就天文历法和数学书籍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作简要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古代图书在越南传播的原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数学书籍能够在越南得以传播,并对其产生影响,既有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因素,又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与中国的云南、广西接壤,两国之间有着12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又与中国的广东、海南一衣带水,使得两国人民能够便利地进行交往。
从历史原因来看,中越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秦汉到宋代之前,越南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在越南历史上被称为“郡县时期”或“北属时期”。973年,宋朝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从此,越南获得了独立。但是,此后的越南历代政府仍然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越南与中国特殊的历史关联和深厚的文化渊源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就文化的因素而言,越南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是汉字文化圈里的主要成员之一。秦汉时期,越南国内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赵佗统治南越国时,把汉字传入越南。在整个越南的封建时期,汉字始终是历朝政府的官方文字。这种语言文字的相同和共同使用,使得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可以直接地为越南官方和民间所了解和接受。
二、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图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1.中国天文历法图书在越南的传播
据《尚书·尧典》记载:“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这说明中国与越南两国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发生了天文历法的关系。
明代李文凤所著《越峤书》记载了宋文帝时到交州测量天文现象的事迹:“宋文帝元嘉中,南征林
邑。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九寸一分,交州影在表西二寸三分,交州去洛阳水陆七千余里,盖山川回折使之然也。以表取其絃直,当下千里。唐开元十二年,测交州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二分,与元嘉所测略同。”北宋大观元年(1107),安南李朝皇帝李仁宗曾经派遣使者到开封“乞市书籍”。据《宋会要》记载:“闰十月十日诏交趾进奉入乞市书籍,法虽不许,嘉其慕义,可除禁书卜筮阴阳历算术数兵书敕令时务边机地理外许买。”南宋淳熙三年(1176),赐安南国历日,这种颁历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元惠宗元统二年(1334),元朝派遣吏部尚书贴住,礼部郎中智熙善出使安南,将《授时历》赐于当朝的陈宪宗陈旺,自此,安南历朝使用中国天文历法。《授时历》的输入,对于安南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有着重大帮助。①越南陈开祐十一年(1339),皇帝采纳了太史令邓辂的建议,改《授时历》为《协纪历》。《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七《陈纪》曰:“(开祐十一年己卯)春,改授时历为协纪历。时候仪郎太史局令邓辂,以前历皆名授时历,请改曰协纪,帝从之。”胡季犛取得政权后,于绍成二年(1401)废除《协纪历》,改行《顺天历》。
出版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历象考成》,是中国一部论述历法的专著,书中论述有关行星的椭圆运动定律和面积定律。嘉庆十五年(1810)传入越南。安南人根据《历象考成》的计算方法,把《万全历》改为《协纪历》,明命元年刊刻钦定万年历,这是一部用以考定其本国的节日、大典和有关天气变化之历法。②
越南阮朝钦天监监副阮名玾(石甲),请求皇上遵《大清星历》造《七政经纬历》。《大南实录》第二纪《仁祖实录》卷十八有记:“明命三年(1822)冬十一月,以翰林院检讨阮名玾为钦天监监副,玾尝陈历法,请遵《大清星历》造《七政经纬历》,以考验五星行度凌犯,详录其实于史书,传之来世,再考协纪,辨方书旧式制造春牛,颁行天下,以明农候早晚,且复古人出土牛送寒气善法。”
中国明朝和清朝设立的钦天监,是掌管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的官署,设有监正监副等官。越南阮朝钦天监的设置和职掌,大体跟中国清朝相同。1809年,安南阮福映任命礼部昭义侯邓德超掌管占候事务,阮玉璘等十二人为占候管官。1813年,以礼部尚书安全侯郑怀德掌管钦天监事务。钦天监所用“官书”,除了《万象考成》之外,几乎全部使用中国的书籍,比如《直指原真》、《月令粹编》、《钦定仪象考成》、《高厚蒙求》、《管窥辑要》、《御制数理精蕴》、《新制灵台仪象志》、《五类秘窍》、《物理小识》、《格致镜源》、《地球说书》等。③
19世纪初,越南还从中国的广东带回去西洋历法。据《大南实录》正编卷四十六记载:“嘉隆十二年(1813)二月,陈震、阮皓自广东还,献玛(王羔)书西洋历,帝令阮文胜译以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家的杰出创造,直到今天在中国民间仍然广为使用。越南阮朝所颁行的《协纪历》,也加以采用,其名称也与中国历法完全相同。中国古代历法的另一创造“干支纪日”,也同样为《协纪历》所采用。例如大南维新十年(1916)的历书上写道:“正月大(庚午)三日壬申巳正一刻十四分立春。正月节十八日丁亥卯正一刻十三分雨水”。历法、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越南民间和广大农村都普遍采用,影响深远。
2.中国天文历法在越南的影响
从上述可知,历史上中国与越南之间在天文历法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或许这里引用年历学家高子平先生的话来作为本节的结束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安南历法实即中国旧历,大概公元前111年即汉武帝元鼎六年征服南越时所建立,嗣后行用千年,至10世纪安南自立王朝仍继续行用。所以安南历法亦是每年十二个太阴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每三年或二年插入一个闰月。安南历和中国历有时可能歧异之点,就是插入这个闰月的月份。安南也和中国一般纪年有六十周期及任意建立的‘年号,从第一个王朝起直到现在都是效法中国在年历上称某某几年,例如1802年称‘嘉隆元年,1820年称‘明命元年,1847年称‘绍治七年……”④
三、中国古代数学图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1.中国数学书籍在越南的传播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均比较重视数学,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考试还设立“明算”一科。越南于10世纪中期立国后,也仍然十分重视算数之学。越南李、黎各朝均仿效中国举行算学考试,遴选专门人材。
越南李朝时,李高宗贞符四年己亥孟冬(1179)试国中黄男(即18岁青年)写古人诗词和运算,以提高其汉学的能力,一度确有成效;同年底,再一次令殿试三教子弟书古汉文诗句、赋、经文、运算等科。比以前更有发挥,为此后学习汉文古诗、经、赋、运算的推广奠下了基础。⑤
陈圣宗绍隆四年(1261)试吏员以书算。胡汉苍开大二年(1404)举行了乡试,试法仿元,前四场试文字,第五场试书算;黎太宗绍平四年(1437),“考试书算,中式六百九十人,补内外各衙门属掾,试法第一场暗写古文,第二场真书,第三场算法”;黎圣宗洪德八年(1472)试从官应得入流子孙以书算,许充各衙门吏如文武子孙试中例;黎威穆宗端庆二年(1505),考试军色民人书算于讲武殿廷,应考者三万余人,取中阮子棊等一千五百十九人。⑥
越南黎朝从明朝大量购买儒学经书,其中就有数学书籍。根据当时明朝人对安南黎朝的记载,“若其天文、地理、历法、相书、算命、克择、算法、篆隶、家医药诸书,并禅林、道录、金刚、玉枢诸佛经杂传并有之。可见当时中国算法书籍已经在越南广泛流传。⑦
2.中国古代数学书籍的影响
由于中国数学著作的传入,加上越南历朝政府的重视,数学在越南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到15世纪时,越南产生了两位重要的数学家,一个叫武有(音译),他写了一部著作《大成算法》,讨论水稻种植面积的计算;一位叫梁世荣,发展与重版了前者的著作,并把中国的计算方法介绍到了越南。
越南古代皇帝有许多人精通数学。陈仁宗(1258—1308)是陈朝第三代皇帝。据记载,陈仁宗“圣性聪明多能好学,涉历群书,通内外典”,“及长,学通三教而深于释典,至于天文、历数、兵法、医药、音律,莫不适其阃奥”。⑧大约在明清之际,算盘南传到越南。珠算的输入,对于越南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经济活动。明代程大位所写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一部关于珠算的入门书,它传入越南后,有力地推动了珠算的实际应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先生介绍,越南算数之书流行至今的有14种之多:《算学底蕴》;《意斋算法一得录》,阮又慎撰;《笔算指南》(新编)五卷,范文裕撰;《指明立成算法》,潘辉框撰;《指明算法》,作者不详;《意斋算法》,阮有慎撰;《大成算学指明》,范嘉纪撰;《算法奇妙》,作者不详;《算法大成》,梁世荣撰,15世纪;《九章立成算法》,范有偅撰;《立成算法》(与《九章立成算法》为同书,黎朝永盛年(1705—1719)刊行),范有偅撰;《九章算法立成》,作者不详;《总聚诸家算法大全》,作者不详;《笔算指南》,阮谨撰。这些书籍大多数是18、19世纪所作。⑨
上述这些越南算书,几乎完全承袭了中国的《九章算术》、《算法统宗》的传统,反映了中华文化输入越南后被当地人们接受的情形,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越南汉文化影响是何其深刻。
以上笔者仅就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的图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做了简要的回顾和论述,这只是中越两国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但就是这小小的片段,也能够折射出中越两国之间历史文化的血肉联系。我们重温这些历史片段,既是对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回顾,也期望对建立两国之间友好关系提供历史证明。尽管两国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和谐的音符,但那只是暂时的,也是非主流的。作为友好邻邦,文化交流是推动中越两国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越古代天文历法和数学的交流已经为此做出了很好的注脚。
注释
①②⑤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9、581、304页。③韩琦:《中越历史上天文学与数学的交流》,《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④高子平:《从越南三邦历法看汉化南行》,《大陆杂志》第三卷第六期。⑥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⑦⑧李未醉:《中外文化交流与华侨华人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40、141页。⑨韩琦:《中越历史上天文学与数学的交流》,《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
责任编辑:何参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北洋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及西北筹边使署军政职能探析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