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概念体系建构的科学背景和逻辑进程分析
2008-08-23齐城
齐 城
摘要:物质是建构哲学体系的基础范畴。在现代科学景观中,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物质有着多级本质,每一层级都有特殊的质态。各层级相互关联,构成物质概念的层级结构。物质概念体系是通过对物质和意识、实体和属性、主体和客体不同层次问题的解决建构起来的。
关键词:物质概念体系;科学背景;逻辑进程
中图分类号:B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68—04
收稿日期:2008—03—19
作者简介:齐城,男,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物质这一建构哲学体系的基础范畴,在不断变换的现代科学景观中,又激起人们探究的热望。纷缊的科学氛围孕育着多元的哲学结论,这无疑会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物质,沿着科学发现和哲学思维的轨迹,日臻完善地把握物质。综观认识发展的逻辑进程,人们确立并发展对物质的认识,正如列宁所说,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每一层级都有着特殊的质态,都与更深的层级相关联,组成有机的层级结构。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关系范畴,即通过对物质与意识、实体与属性、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实现的。这些特定的关系范畴作为认识的不同层级,以自然科学景观为背景,历史地、多方位地展示出物质概念的丰富内涵,形成不断发展的物质概念体系。
一、世界本源探寻:在物质和意识的依存
关系中揭示物质特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即哲学基本问题,同制定物质范畴密切相关。在论及认识的对象时,马
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主要是发展了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即从物质范畴同形式、特性、实体、运动诸范畴的关系上看待物质。由于旧唯物主义是就“物质本身”对于具体的物及其属性的关系提出问题的,因而,往往把物质混同于它的一种形式,即混同于实物。这种观点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物质的实质。
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②。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范畴已不是标志实物、标志原子的狭隘概念,而是包括一切客观实在的广泛已极概念。辩证唯物主义撇开仅为个别种类的物质所固有的具体特性,撇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它们之中最主要的、本质的特性,揭示出它们的客观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证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同时,确立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永恒地存在着,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感觉、表象、思维作为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的总和,其源泉就在于物质等唯物主义原理。列宁根据这些原理,总结恩格斯以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科学地、完整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列宁指出,为了定义物质范畴,或定义物质,不能运用逻辑上已有的下定义的方法。只有从物质对于意识的关系上,亦即只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意识对物质的关系,才能给物质下定义。作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范畴的物质,反映了最本质、最简单和确定的那些现实关系。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指出,给物质下定义,也就是重复这样一句话,“物质、自然界、存在、物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感觉、心理的东西是第二性的”③。在展开的物质定义中,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④列宁是从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的。物质和意识是最普遍的哲学范畴。列宁在对物质作最本质的规定时,首先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在说明世界的本源,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只能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堵塞用感觉、心理要素和观念等对物质进行“普遍代换”的唯心主义的任何空隙。
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揭示出物质的根本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范畴所作的最本质的规定。物质和意识作为哲学上最终的抽象,它们反映整个世界和一切对象、特性及其关系的最简单同时又是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在作了这种抽象之后,指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指明物质的普遍特性,即“它是客观实在,又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⑤。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运动,是辩证唯物主义制定物质范畴的第一个逻辑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确立了物质的特质——客观实在性。
然而,在现代哲学中有人认为,列宁所下的只是认识论的物质定义,它并没有回答世界的物质性问题。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客体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认识的客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已超出认识论的范围,它应是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事实上,对认识论的这种理解早已过时,辩证唯物主义早就证明了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是统一的哲学科学。
如前所述,物质是最高最普遍的哲学范畴。在规定这一概念时,必须联系它的对立面,并通过它的对立面才能说明物质的本质。所以,这一概念既要反映本体论内容,又要反映认识论内容。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一贯坚持的思想。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两方面来论述物质的。一方面,他们提出物质是各种实物总和的抽象概括;另一方面,他们又把实践看成是感性的物质活动,把生产关系看成是物质的关系。在阐述后者时,正是从认识论的意义,即从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对立的意义上来说明什么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社会领域的物质性,如果不从认识论上是无法规定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则强调了认识论意义,他指出,在认识范围内,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感觉是最广泛的概念,因而,在下定义时,主要指明了谁是第一性的,谁反映谁。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认识论问题,而排斥其本体论意义,因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本体论要求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就包括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而认识论要回答的主要也正是这个问题。列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强调了物质概念的认识论意义,用以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如果抽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从纯粹的认识形式上去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并把它归结为认识论问题,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而离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企图从纯粹的本体论上重新给物质下定义,又有可能重蹈旧唯物主义的覆辙。
二、物质特性规定:在实体和属性的具体
统一中深化物质内涵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一般特性或普遍性。而一般的普遍的东西总是存在于个别的特殊的东西之中的。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不仅要反映物质的一般特性,而且还要体现物质的特殊的丰富的内容。从认识发展的逻辑进程看,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才能逐步达到科学的精确的认识。我们探讨物质概念,就是要从物质是“客观实在”这一抽象的规定出发,进一步研究它的一切方面,研究它的运动、空间、时间、规律等属性,研究社会领域的物质存在等,从而达到物质概念的具体。
关于物质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是否应反映在物质范畴中,是现代哲学中曾经引起争论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施特恩把客观实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本身,它没有特性、关系和存在形式;另一种是特性、关系、运动、空间和时间。并认为,“不应当把物质概念和物质的概念搞混淆,除了物质而外,物质的还包括同物质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和离开了物质就不存在的物质的一切状态、关系的形式等等”⑥。按照这种看法,除了物质概念外,还有比物质概念更为广泛的“物质的”概念。物质由广泛已极的概念变成了有限的概念,它只包括失去特性和关系的客体自身。这就模糊了物质的基本特征。
另一位德国哲学家薛普夫纳则指出:“物质概念只应当同意识概念相对立,因此它包括那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作用于我们的一切客观实在……物质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一切东西,其中既包括一切联系、特性、方面、变化(能量),又包括实物、场等等。”⑦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唯物主义理解,是建立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运动的基础上的。
认识事物,可以划分为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两个基本阶段。从具体到抽象的运动并不是认识的终止,因为认识的任务不能归结为仅仅制定个别概念,而在于建立严格科学的概念体系。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概念体系,就必须揭示概念的联系和隶属关系。只有根据它同其他范畴的关系,即沿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才能实现。在认识的第一阶段,分析的任务在于从统一整体的多样性中分出反映整体基础的本质的方面,同时使得起始的科学的抽象能成为最终的抽象,成为从整体中抽象出来的极限。然而,不论是怎样极端的抽象,它应当是具体的,应当在科学的形式中表达整体的实质及本质的基础。列宁考虑到世界的具体性时指出:“一般概念、规律等等的无限总和才提供完全的具体事物。”⑧为了认识这种具体事物,一般概念的严密的联系是必要的。列宁指出,必须从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开始。在揭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实质时,列宁又指出,我们周围的对象、特性和关系本质上都具有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特征。唯物主义哲学是同承认这个“特征”分不开的。列宁在他的物质及其属性——运动、空间、时间——的定义中,着重指出了它们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⑨。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和起始的原理是:不仅物质的物是客观实在,而且物的特性——运动、空间和时间、规律性等等——也是客观实在的。
物质作为具体的哲学范畴,是关于物质的各种规定的综合,这是由它所反映的对象决定的。物质世界并不是单个实物的集合,而是由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交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物质及其属性分处在不同的层次上。第一层次是物质的实体。实体即是指一切现实存在的属性、联系和运动形式的基质。任何属性和运动形式都不可能自在地存在,它们总是为那些作为它们的基质的一定的物质实体所固有的。应当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完全确定的意义上承认物质的实体性的,因为物质本身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结构与形式之中,在物质的具体形式的任何一个结构中,不存在作为物质的一切属性的基础的任何原初的、无结构的和不变的实体。列宁指出:“物的‘实质或‘实体也是相对的,它们只表现人对客体的认识的深化。”⑩第二层次是物质的运动、空间、时间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现象和对象无不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运动着的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即表现为具有一定尺度的质上不同的物体和现象之共存、相邻和广延性的形式(空间);还表现为物质状态的持续性、相继性和更替的形式(时间)。任何过程,亦即物质的任何运动、变化和发展,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并通过时间和空间而发生的。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之内才能运动。”第三层次是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运动具有一定的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它是遵循着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有规律的运动,是支配并确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物质的基本属性——运动、空间、时间、规律等,同物质实体一样,也是构成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内在要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就是对这种物质实体和物质属性所构成的物质统一体的总体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和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是运用自然科学对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的方法,从实物粒子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性,当做所谓本体论的物质概念;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以世界的总体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的实体与属性所构成的物质统一体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作为对物质的最本质的规定。只有这种物质概念,才能说明包括社会领域在内的整个世界的物质性,仅仅从实物粒子中,而不从物质关系、物质发展的规律中是无法说明社会领域的物质性的。社会领域的物质性,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而不是指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正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由生物大分子等所组成的人的自然属性一样。所以,在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时,必须从世界的总体性上,从物质实体和物质属性构成的物质统一体上去把握。这种物质概念实质上就不是一个抽象、空洞
的概念,而是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具体的物质概念。
三、认识对象延伸:在主体和客体的交互
作用中发展物质学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特别是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是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提出的重要的时代性课题。在这一课题面前,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受到新的挑战,从而也把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推向新的层次。
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的创立,由经典力学确定的对自然界的理解,逐步被量子力学的世界图景所取代。物理学在深入探究物质客体时,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重新提出了关于微观粒子及其属性的物质性的哲学问题:由于微观粒子只有当它与仪器相互作用时才能被发现,那么还能否说它不依赖于认识的主体而存在?由于微观粒子不同于宏观物体的属性,它的客观性如何表现?等等。正如哥本哈根物理学派的首领维·海森堡所说,量子力学不仅仅是研究微观客体运动规律的理论,而且它还觊觎重新考察认识论问题,觊觎原则上重新提出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认为量子力学的真正内容在于研究微观客体的“实在性程度”。
德国象征主义作家施奈尔断言,基本粒子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关于它们的实在性,是无法言及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物理学不能多谈现实自然界中存在着的物之间的关系,而只能谈有关物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看法”,“现实世界,这就是一切已知感觉的总和”。操作主义者丁格勒指出:“物理学所研究的那些物并不是外部物质世界的粒子的客观属性的测量,而只是在我们进行一定的操作时所感受到的事件。”上述观点是极端的主观主义和“物理学唯我论”。
与之不同,有些物理学家则作出了相反的哲学结论。哥本哈根物理学派的首领尼·波尔在指出对原子现象的认识与对经典力学所研究的宏观物体的认识的不同特点时,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原理,即我们的观察方式依赖于物质的属性,强调对原子现象的描述具有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客观性质。[1]另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马·波恩在批判实证主义把“物理实在”同“实验装置中的情形”混为一谈,认为微观客体本身离开实验便不存在时指出,“实验装置中的情形”并不是物理实在本身,而只是“它在仪器中的投影”。因此,仪器并不能创造客体,而只是认识客体的手段。在“实验装置”中,研究者遇到的只是现象,必须揭示现象后面的客体的本质。在变化无常的现象后面,必须寻找和揭示它们的稳固基础,亦即物理实在。物理学唯物主义都是从客观性上来理解微观粒子的。但他们把客观实在同不变量混为一谈,因此没有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不同的哲学结论导源于人们对量子力学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不同理解。这业已表明,必须从主体性这一更深的认识层次上来理解物质的客观性。量子力学表明:在微观领域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待认识现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主体因素已成为认识中无法分离出来的一个内在要素。根据量子力学,主体对微观客体的认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测量仪器才有可能,这就使我们认识到的客体状态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客体状态;而且,主体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会得到关于微观客体的不同认识结果。
诚然,现代科学与主体能动性有密切的关系,有大量的主体因素进入了认识活动,但结果是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了,而不是否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主体能动性发挥得愈充分、愈正常,认识的客观性就愈高——愈接近于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这里涉及到对客观性的理解问题。从科学发展的过程看,客观性也具有历史性。在经典物理学中,科学认识的客观性被理解为一种“单义”的客观性——证明一个确定的过程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的客观事件,并可把它理解为某已知物理定律的结果。这亦可称为“完全”的客观性,它来自于经典物理学的研究目的,即:确定一个客观的、不依赖于观察者的空间——时间世界。这就要求事件在发生过程中的每一点都由初始条件严格决定。然而,即使在牛顿时代,真正能接受和达到这一要求的,至多也只能是在经典物理学之内,而在其他自然科学的分支中,“单义”客观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以这种对客观性的“单义”理解来要求非经典科学就更不可能了。量子理论揭示了认识对象和认识结果是直接依赖于观察系统和测量手段的。与宏观领域的认识活动相比较,它的区别是:认识客体与主体划分界限和划分方式不再具有唯一性;主体及测量工具对客体的干扰不可能从认识过程和结果中划分出去;主体的认识方式与手段直接影响和决定认识结果。显然,主体因素已成为认识中不可排除的一部分。两大不同领域认识活动的区别显示了深刻的认识论意义,即“单义”的客观性的实现,在宏观领域中也只具有相对性,实际上只是主体与客体及观察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甚小而忽略不计的结果。
在量子力学中,造成主体因素进入认识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主体通过实验装置和测量工具,对微观客体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结合了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其次是微观观测中广泛存在的测不准性。这涉及到我们对世界知识的不完备性,从这点说,作为观察结果的数学表示式——几率函数中也包含了主体因素。由于主体只能使用经典的测量方式和经典物理学的语言(如速度、位置等)来进行微观认识,而这又与微观客体的运动状况和特性不相一致,所以,这就显示出人类获得完备性知识的天然限制。揭示主体因素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从而将主体因素“客观化”,能够在新的辩证高度使之达到与客观性的统一。
海森堡是完全主张微观认识中有不可分离的主体因素的,但他却又说过:“量子论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观特征,它并不引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作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主体因素进入认识并没有宣布客观性破灭,而是说明“完全客观化”即所谓“单义”客观性要求在量子论中的不可能性。同时,进入认识的主体因素是可以客观化的,即几率函数中我们对于事件的认识作为历史的、客观化的智力因素,是不能简单地看作物理学家的一般精神活动的。它作为认识的方式同认识的客体一起,可以归入认识对象。这样就将主体因素“对象化”,进而“客观化”。这种对认识对象的重新划分,能够深化在微观认识中对客观性的理解。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在量子力学的世界图景中,人们对物质的认识采取了全新的方式。用机械论的观点解释量子力学中物质的客观性已不可能。随着主体因素的介入,主客体关系的改变,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也就逻辑地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层次。物质概念由最初的本质规定——客观实在性,到内涵的深化——实体与属性的统一,再到量子力学条件下对物质学说的发展,大体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认识的逻辑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所获得的认识成果,又内在地构成物质概念的层级结构,深刻地、多角度地反映出物质的本质和内涵。应当指出,这种认识成果也有着特定的历史方位,随着现代科学景观的变换,这种认识还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可以确认,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的过程。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78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3—224、224页。③④⑤⑨⑩《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7、128、266、176、268、177页。⑥[德]V·施特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柏林出版社,1954年,第40页。⑦[德]汉·薛普夫纳:《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德国哲学杂志》1958年第3期,第453页。⑧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0页。[德]W·施奈尔:《自然的认识》,柯尔哈莫出版社,1955年,第5、13页。[德]马·波恩:《物理学中的实在概念》,《荟萃》1958年第718期,第349页。[德]维·海森堡:《物理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2页。
参考文献
[1][丹麦]尼·波尔.量子物理学和哲学[J].物理科学成就,1959,(67).
责任编辑:思齐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