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对主谓判断关系理论的探讨

2008-08-23原威则

中州学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关系

摘要:关系问题一直是重要的哲学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关系理论的奠基者,他将关系纳入到他的范畴体系中,初步确立了关系在整个范畴体系中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中,关系词在主谓判断的命题中只能作谓词,而不能做主词,谓词所表达的偶性只能存在于主词所表示的实体中。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关系理论的基础,斯多葛派哲学则将其体系化了。

关键词:关系;主谓判断;亚里士多德

中图分类号:B8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62—03

收稿日期:2008—03—07

作者简介:原威则,男,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作为哲学范畴的“关系”

“关系”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与其它许多哲学范畴一样,我们只能描述它的使

用场合,而不能对它下定义。如果从单纯描述的角度看,在使用“关系”一词时,总是会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设定物,命题就是用“关系”把这些设定物连接起来。

思维的设定活动有不同类型,设定物因之而有不同类型,设定物之间的关系因而亦有不同类型。在日常的感性经验活动中,经验对象通常被设定为“已经存在”,这些经验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有所谓的“经验关系”。如在“张三比李四高”的感性经验中,人们就设定了“张三”和“李四”“已经存在”。人们不可能将虚幻之物当做经验关系的关系项,人们不可能将“张三比猪八戒高”当做一种经验关系。在内省的过程中,思维通常也会把内省的对象当做“已经存在”的东西。这些被设定的内省对象,如心灵,如果出现在某种关系之中,那么人们通常认为被设定的对象之间有“认识关系”。如“我认识张三”的认识关系中,人们设定了我有一个“自我”,并且认为这个自我是存在的。人们不会说“机器人A认识张三”,因为机器人A根本没有一个“自我”。而在思维的过程中,本质性的“直观”对象通常被设定为“已经存在的”,这些直观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数学与逻辑的关系,哲学家们没有给这种关系以一种合适的名字,我们可以称之为“抽象关系”。如“2﹤4”是一种抽象关系,它设定了2和4都“已经存在的”。“经验关系”、“认识关系”和“抽象关系”即关系之三种类型。

思维不仅仅以感性经验、内省和直观等三种方式单独设定对象,从而形成上述三种类型的关系;而且它还以统一的方式去设定对象,将对象认定为“实在的”。思维以统一的方式设定的对象所构成的关系,人们一般称为“实在关系”;与此相对,只以某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设定的对象所形成的关系,不能获得思维统一体的认可,所以被认为是“非实在关系”。

不同生活经验的人的思维整体倾向完全不同。有的人非常重视经验在生活中的意义,他的思维的整体倾向就是相信经验的实在性;而有的人则相信内省经验的绝对真实性,在他们看来,外部经验是可疑的;而数学家们则不相信任何经验和内省,在他们看来,内省和经验都是可错的,只有本质性的直观得到的结论才永远为真。所以,这三种不同倾向的思维统一性将它侧重的思维形式设定的对象的关系作为“实在的”,或者将它不侧重的关系形式称为“非实在的”或“现象的”。若以“经验关系”为“实在关系”,则“理性关系”和“共相关系”为不实在的;同理,若以“理性关系”或“共相关系”为“实在关系”,则其他两项皆为不实在关系。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关系”的范畴思想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关系理论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对关系的论述分散在《范畴篇》、《驳智者》、《正位篇》以及《形而上学》、《物理学》之中。《驳智者》、《正位篇》是纯粹的逻辑学著作,《形而上学》和《物理学》则是哲学著作,而《范畴篇》虽然是《工具论》的第一部分,但是它的主要倾向是形而上学。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关系理论本身有多方面的内容,如逻辑学的关系理论和哲学的关系理论等。所以我们可以说《驳智者》、《正位篇》包含的是逻辑的关系理论;而《范畴篇》、《形而上学》、《物理学》包含的则是哲学的关系理论。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关系理论都是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但就哲学的关系理论而言,亚里士多德的关键思想主要集中在《范畴篇》的“第7部分”和《形而上学》的“第5卷第15章”。

亚里士多德关系理论的第一个关键性的工作就是将关系作为十大范畴之一,通过范畴的特性来阐述关系的特性。范畴学说是亚里士多德首先创立的,范畴表示的就是最高的类。柏拉图在进行哲学分析的时候,将词语与理念联系起来,认为词语就是表示某种相对应的理念。亚里士多德搜集了所有这些词语,然后对它们进行归类。按照范畴的运用规律,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各种存在物的具体特征。亚里士多德将这些代表不同事物的词项区分为10种范畴。“人们谈论的非复合的事物,它们的任何一个要么表示实体、要么表示数量、要么性质、要么关系(relative)、要么位置、要么时间、要么姿态、要么状态、要么活动、要么遭受”①。在这10种范畴中,只有实体是能够独立存在的,而其它9种范畴只能依存于实体而存在。这是他的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将主谓判断作为一切命题的基本形式,他认为其它的语言都可以转化为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命题和我们熟悉的自然语言中的命题比较接近,所以在语法上我们通常会把他当做一种标准的语言的判断形式。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他将词项与对象事物直接对应起来,他甚至直接将词项当做“事物”,这样范畴一方面就是各种语词的最大的类,另一方面,他也是对象事物的最大的类,在这些事物中间只有实体才是独立存在的,而其它事物是依存于实体而存在的。从现代哲学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没有对符号和符号表达的对象明确地区分开来。但这却是古代存在论的一种典型特征。这反映了古代世界与现代世界的语言观的根本不同。

亚里士多德将“关系”当做10大范畴之一,但是他谈论的关系是一种相对性的事物,用英语来表达是relative,而不是relation。但是,我们现在使用表达关系的词语都是relation或者respect。relation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现代的一些争论是由于这种歧义产生的。例如,在“A是B的父亲”这样一个事实中,亚里士多德使用的“关系”(relative)表示的是“……的父亲”,而现在relation所表达的关系,既可以指这种“……的父亲”,也可以表示A和B之间的父子关系。在斯多葛派以后的哲学家就都采用“relation”一词来表示“关系”了。现代哲学也基本上是这样,只有少数哲学家例外,他们坚持“A是B的父亲”和“B是A的儿子”表达的是同一种关系。如果未加特别说明,我们一般不会讨论这种意义上的关系,不过中世纪哲学家理查德是一个例外。

另外,从上述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表,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哲学认为表示时间关系、地点关系、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等的时间、地点、活动和遭受等范畴被严格地与关系范畴区分开来。“我在北京”并不表明我与北京的某种关系,“在北京”表示的是位置,而不是关系。

从总体上看,亚里士多德对关系范畴的说明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在与事实不符的时候,他会对原来的说明做出一定的调整。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关系进行了规定。他说:“如果有些事物的本质恰恰是它属于其他事物,或者是与其它事物相比较,或者是以某种特定方式与其它事物相关,我们就称这样的事物为关系。”②在希腊语中,“所属于某物”和“与某物相比较”通常用所属格(即第二格)来表示,而“以某种特定方式与其它事物相关”是所与格(即第三格)表示。如“奴隶”确切地是指“主人的奴隶”(“主人的奴隶”在希腊语中用第二格表示),“大的”是指“与某物相比较是大的”(“与某物相比较”在希腊语中用第二格表示),“相像”是说“与某物相像”(在希腊语中用第三格表示)。

但亚里士多德很快发现,这种语法学的标准不能用来表示关系物的本性,如“习惯”、“感觉”和“知识”等。它们的意义也必需凭借别的东西的关系才能说明,“习惯”是“某件事的习惯”,“知识”是“某件事的知识”等,但它们在希腊语中并不是用第二格表示。另外,任何实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所属关系,在希腊语中这种关系用第二格表示,如“张三的脑袋”,“脑袋”作为部分属于“张三”的整体。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无论是第一实体还是第二实体,以及实体的部分都不是“关系”,也就是说任何实体都不是相对的。所以,他调整了首先提出的“关系”定义。他为原先的定义补充了一个标准,这就是:“如果一个人确切地知道一个东西是相对的,他也就会确切地知道这个东西与什么东西相关。真的,这可以说是自明的:因为一个人知道某物是相对的东西,并且假定我们所谓相对的东西是指那些与他物的关系乃是其存在的一个必需的条件的东西,那么,他就会知道此某物与什么东西有关。因为,如果他不知道此物与什么东西有关,他就不会知道此物是否是相对的东西。”③这样,亚里士多德对“关系”的讨论就由语言学转变为存在论,这个存在论的讨论是一种补充,它并不是一种独立标准。

在《形而上学》第5卷第15章第1节中,根据关系的不同含义,亚里士多德将不同的关系分为三类:量的关系、能力关系和认识关系。“如下事物都是关系:(1)如‘一倍是与‘一半相关的,‘三倍与‘三分之一相关的,一般说来,包含某物几倍从而超过某物的事物是与被这个事物包含的并超过的为这个事物的几分之一的这个某物是相关的;(2)如能加热的事物与能被加热的事物是相关的,能切割的事物是与能被切割的事物是相关的,一般说来,能动之物是与被动之物相关的;(3)如可度量之物与量度是相关的,可知之物是与知识相关的,可感之物是与感觉相关的”④。

亚里士多德对关系的区分与他对关系的定义是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分类思想综合了《范畴篇》中语法学和存在论两个要素。他不再用一个简单的“第二格”和“第四格”的说法,而是将“第二格”转化为(1)中的量的关系和(2)中的能力关系。第四格的标准则变得更明晰,它主要考虑与人的认识相关的认识对象,如可感之物等。(3)显然与(1)和(2)不同,这一类关系所连接的对象是独立实存的,其独立实存性并不取决于认识关系是否发生。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继续坚持《范畴篇》中实体与偶性的思想。“关系”不是“实体”,它只能依存于实体而存在,而不能独立存在。不过亚里士多德的理由不再是《范畴篇》中的“可定义性”,而变成了“可变性”。他说:“关系不是实体和实际事物,其标志是,关系并不像数量、质量、位置、本体(entity)等一样有增减、改换、移动和生灭,只有它没有相应的生成和毁灭或者运动。关系没有变化,因为只有关系不发生变化,在与某事物相比较的事物在量上有变化的条件下,该事物才会一会儿‘更大,一会儿‘更小,一会儿‘相等。”⑤不能把握实体与关系之间的区别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关注现象的相对主义就是不能区分与“感觉”相关的“被感觉之物”(即感性现象)作为关系与实体,从而他们将一切事物都看作关系,认为这样一切都既存在,也不存在,他们从根本上否定矛盾律。

在《形而上学》的第4卷第6章,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可感之物和感觉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这些相对论者的思想根源:“但是,如果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的(relative,相关的),而是有些事物凭其自身而实存,那么就并不是每一个显现出来的事物都真,因为显现出来的事物总是显现于某人,这样说每一个显现于他都真的人就把一切事物相对化了。”⑥亚里士多德还是最早认为关系不改变关系项的哲学家。根据上述实体与偶性的区别,关系不是实体,所以,关系的变化并不引起实体的变化。在《物理学》的第五卷第二章中,亚里士多德旗帜鲜明地说关系并不随着与之相连的另一方的变化而变化。亚里士多德说:“就实体而言,没有运动,因为在存在的事物中实体没有东西与之相对。就关系而言,也没有运动,因为可能相关的一方发生了变化,但准确地说,另外一方根本不变化,这样在这些情况下,运动也是偶然的。”⑦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想成为了后来中世纪哲学中捍卫上帝永恒不动的哲学依据。

三、斯多葛派对关系理论的体系化

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关系理论的基础,斯多葛派则将其提升为哲学基本问题之一,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它们在发展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过程中将关系理论体系化了。

斯多葛派关系理论的出发点是:他们进一步简化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表”。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将“人们谈论的非复合事物”分为10个范畴。斯多葛派将这10个范畴减为4个,即“基质、物性(或者形式)、偶性(或者一定状态的存在)、关系种种(或者相关倾向)”⑧。斯多葛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不同在于: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范畴,而其他9种范畴都依附于实体。另外,要清楚地表达一个实体,也不需要将这9个范畴都表达出来。这9个范畴之间虽然也有是否可以互相结合的问题,但它们都是并列的,没有一个高低次序问题。但斯多葛派不同:首先,他们所说的“基质”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实体”,而只是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实体”的“质料”概念;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实体”中“形式”的概念在斯多葛派哲学中变成了“物性(或者形式)”概念,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中除实体范畴之外的其他9个范畴,在斯多葛派哲学中都可以由“偶性(或者一定状态的存在)”代替,包括我们在亚里士多德哲学讨论中关注的关系范畴也是一种“偶性”。其次,斯多葛派第一次将关系范畴放在最高的地位。他们认为,四个范畴中,后面任一个范畴都包含了前面的所有范畴,如后面三个范畴表示的对象都包含基质。关系范畴表示的对象既包含基质,也包含物性和偶性。如果有人要清楚地表达一个实体,那么他必须将其它三个范畴都要表达出来,即先要说明它是一个实体,然后要说明它具有一些什么性质,它处于何种状态之中,最后还要说明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在斯多葛派哲学中,“关系”范畴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他们没有共相的关系概念,只有具体的个别关系,如左右关系、父子关系。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人也只能依自然生存,与自己、他人、社会和世界和谐相处。另外,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他们认为所有的关系都是主观的,并不拥有外在于心灵的实存。

注释

①②③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23、29—30页。④⑤⑥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07、297—298、79—80页。⑦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3页。⑧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3页。

责任编辑:思齐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历史唯物主义人学观点的现实实践解读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