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渡口的生命不再匆匆

2008-08-23李稳姣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14期
关键词:健忘症渡口芳华

李稳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以往美丽的山川,顷刻间变成片片废墟,到处是断垣残壁、堆积成山的瓦砾。闻听此消息,所有的人肝肠寸断,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向灾区,和震区的人民在一起。人们在为灾区人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后,也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笔,抒写着自己内心的情怀。葛彦的文章《匆匆的渡口》就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首先由蔡琴演唱的歌曲《渡口》把我们带入了那凝重而伤感的氛围,《渡口》的歌词选用的是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歌,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传达着温馨而感伤的情调。离别从“轻轻抽出我的手”那一刻开始,“思念从此生根”,“年华从此停顿”,诗人运用平实的语言,细腻地勾画出离别时凝重的气氛。“热泪”不敢流出来,诗人怕添加朋友离别时的痛苦,只能“在心中汇成河流”,苦涩洗涤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舍心情。全诗围着落寞、惆怅的基调展开。“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万般无奈的凝视”,都是诗人苦闷心情的写照。诗人用女人细致的眼光捕捉了送别时的一刻,写恋人之间或者友人分别时的缠绵不舍,又寄托着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但今天被作者用来描述地震中亲人之间的生命诀别场景,怎么读都觉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年华从此停顿”一句让人想起了花季的那些少男少女霎时失去的芳华,让人记起许多父母亲手埋葬儿女时的肝肠寸断。生命的诀别原来竟是如此的惨痛!

在歌曲缓缓流淌的音符里,作者又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又一幅手的特写镜头。那还没有尽情书写生命音符的紧紧握着一支笔的稚嫩的小手,那在残垣断壁中伸出的一只向上求生的手,让我们明白我们肩上担子的分量;而那来自四面八方化作形式不同的救助的手,又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是这些不同的手让我们在灾难面前心灵无比贴近。

接着,作者宕开一笔,写自己曾有过的人生经历,那立于城市之顶往下俯视、往上仰视的感觉让作者霎时有了苏轼般“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渺小感觉,而读《方丈记》时曾经有过的细细咀嚼人生的苦涩感又不由侵袭着作者的心灵。鸭长明在这本书里记载了日本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灾难,其惨烈令人惊怵,并指出在那些灾难中,恐惧之中最恐惧的就是地震了,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汶川地震的可怕性。可是他也指出:经过了一些时日,即使这样的大灾难,也会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了无痕迹,人们又照旧玩乐享福。鸭长明真实地道出了某些人心灵会犯的一种病症——健忘症。

其实,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批评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爱患健忘症的人,而是落在了“就算钻进地铁穿透整个城市”,“就算一生宿于一地”,“而你我不过过客般的停留”。是啊,人只不过是生命的匆匆过客,一切都将成为过往。生命正如一束鲜花,开谢只在一瞬间,刹那芳华就是永恒;匆匆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吻别了岁月从此便销声匿迹。生命又像一本厚厚的日历,撕一页,掉一滴眼泪,再撕一页,又掉一滴眼泪,当岁月终于狠下心来,哭到被撕完的一天,那时却该会心地微笑了。

作者最后用隐喻的方法告诉我们,现在每天都会站在陌生的街口,但我们一定要仰起头,让射入的阳光,遮蔽那些陌生的来自心灵的恐惧。或许每天每时每刻甚至每个瞬间,都是一个匆匆的渡口,那些渡口可能是成长的渡口,可能是生命的渡口,也可能是灵魂的渡口,但那一垒厚厚的答卷,那一张小小的车票,或者是那一座凉凉的墓碑都会成为一片载渡的舟!

是啊,无论环境有着怎样的恶劣,又有些怎样的改变,峭壁上依旧会开花,沙漠里照常会发芽,那是生命的力量,任凭什么也阻挡不了。生命是至死不渝的权利,顽强的生存是义务,勇敢的生活是职责。无论在任何艰危困厄的环境中,求生都是人的本能。因此就算跌进漆黑的深渊中,求生也是一根可以向上攀援的绳子。当我们生命的渡口真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危机时,让我们奋勇抗争,别再让生命变得匆匆!

猜你喜欢

健忘症渡口芳华
健忘
芳华不再亦风流
渡口
芳华
在渡口
渡口
健忘症等
芳华
渡自己到彼岸
少年健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