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动人之处多含情
2008-08-23冯春法
冯春法
游记散文离不开景物描写,更离不开抒情。景物描写是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抒情的依托和基础,而抒情则是景物描写的深化和归宿。写景与抒情又往往密不可分。因此,阅读、鉴赏这类文章,就要留心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具体说来,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一、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绪。
古人说,“说景就是说情”(李渔语)。所以,我们要读懂游记散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从“景”中悟出“情”来,如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小品文《满井游记》中有许多写景的句子,从这些“景语”中,我们不难读出它所蕴含的“情”:“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乍一看,描写的景物不过是高柳、沃土和广阔的空间。但是,就在对这些寻常景物的客观描写中,却蕴含了作者心旷神怡、无比欣喜的心情。你想,作者是长久“局促一室之内”的“城居者”,突然来到空旷的郊野,看见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边,沃土是微微湿润的,空间是一望无际的,心情怎能不惊喜、激动呢?如果不是这样,他又怎能发现早春的季节特征——沃土是微微湿润的呢?又怎会产生自己像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大鸟一样的快乐感觉呢?所以,正是由于作者特别钟情自然山水,因而他对大自然才观察得那么仔细,描写景物才会那么真切、生动;也正是由于作者具有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因而他才会抒发“若脱笼之鹄”的真情,这正印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有情,情中含景”的说法。再如,“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这里的景写得很好,写出了早春河水的明亮清澈,但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抒发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你看,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变得明亮,波浪像鱼鳞一样一层层的,水清澈得看得见河底,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可爱的春水图啊!可以说,作者的惊异、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乍”字,一个“如镜”的生动比喻,不正是表现出了作者对眼前之景感到惊喜,精神感到振奋的心情吗?
可见,在生动的景色描绘中,必然浸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因此,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分析作者是怀着什么心情,运用什么艺术手法去写景的,从而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二、从联想抒情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古至今,大凡美文,极少有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了抒情,这就需要借助联想,抒写心志。著名散文《岳阳楼记》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传世名篇,作者以他的传神之笔先是概括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接着具体描写了洞庭湖阴晴变化的景色,写出了迁客骚人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把人物的感受融入了景物描写,景阴则悲,景明则喜,最后作者由此展开联想,直抒心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这正是此文的主旨所在,正是借景抒情的不朽之句。
由此可知,景与情名为二,实不可离,难怪古人有“景随情至,情由景生”;“句句是情,字字关情”之说。总之,只要牢牢把握住游记散文借景抒情这一特点,我们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