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08-08-23杨敬洁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性手段教学内容

杨敬洁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让学生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指明学生读一读。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以其多变的手段,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批文入境、试听并举,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滦南县柏各庄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形象性手段教学内容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摭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