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08-08-23冯丽坤
冯丽坤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不仅会写,还要立意新、构思巧、行文快,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一、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好比吸收,写作则是输出”。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读写的辩证关系,明确了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重视讲读课的教学,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课内阅读。教师在讲授课本所选的每一篇文章时,都要有意识地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除介绍有关知识常识,从内容、语法、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应从文体结构、表现手法等写作角度进行分析,既要把握住一类文章的共性,又要剖析出一篇文章的个性,并根据学生“模仿——变化——创新”的写作特点循循善诱,确定明确的训练目标,倾向性地指导学生对篇、段、句进行模仿,逐步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以课本为依托的写作训练序列。
二是课外阅读。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大纲要求,更谈不上有指导的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了。为此,教师应该在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逐步使他们产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训练相结合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兴趣,首先要激发起学生锻炼口才的强烈欲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的做法,也可以召开有准备的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等。在内容上,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班内生活,还可以讨论热点话题、生活扫描等,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有些作文题目可以让学生先辩先讲,然后再写;有些作文题目则让学生先写,然后再读再讲。通过说的训练,逐步使学生做到:说话规范,语言流畅;说话连贯,条理清楚;说话简明,表达准确;说话得体,用词恰当。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应辨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使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三、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相结合
课外练笔不受课堂命题的限制,形式灵活自由,容易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学生写作起来也容易做到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极易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恰当的有指导的课外练笔,可以弥补课堂作文的不足,巩固提高课堂作文的效果。课外练笔和课堂作文的结合,同样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外练笔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任其所为,而是要将其纳入常规的教学计划:一是结合课本有目标地练,如讲游记散文的记叙方法时,可以练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等几种写法;讲议论文结构时,可以练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的几种结构方式。二是结合实际有组织地练。飞禽走兽、风霜雨雪、人物肖像、社会场面都可以纳入课外练笔的范畴。三是结合时事有重点地练。读写笔记、生活随笔,一事一议,都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成为学生课外练笔的内容。从形式上讲,有办报纸、出专栏、写日记等,只要坚持检查指导,课外练笔将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方法也还有许多,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勇于探索,勤于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鹿泉市北铜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