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2008-08-23王云
王 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学科,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我们应将创新教育巧妙的、有机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创新教育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学生根本没有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1.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上,学生好像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阅读中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敢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教师的答案成为权威,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如划分文章层次结构,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阅读一篇课文,如果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是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在船上看到的是大富大贵的于勒,会是怎样的情形?结局又将如何?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超越亲情。这样的发散问题已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
2.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地、有创造性地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地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可以得到良好效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写作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在写作前提前明确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写作时间可以两课时速成,也可适当推后,改成一周一篇或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文质量也会提高。教师认真点评、欣赏学生作品,也可同桌互评、小组共评。另外,还可借助办黑板报、手抄报,向校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的生创作欲望,提高其写作层次。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教法中,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用甚微,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曾向世人大声疾呼:“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教师要在改变教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式教学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按知识的重演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暴露,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从而能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他们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的过程中,也就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同时,还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法,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三、结合实践活动,激发创新火花
语文学习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较其他学科更密切,语文教学应该奏出时代生活的最强音,语文学习一旦失去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就很难谈得上真正在教学中培养创造力。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使语文课堂成为展现学生生活的舞台,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去多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品尝生活甘苦、撰写调查报告等等,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洞明世事,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同时,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健康、丰富的生活爱好,从中陶冶情趣、情操,在愉悦中开阔视野,振奋精神。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活跃思想,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以及对多种思维方式的借鉴。例如:自办语文手抄报、古诗词鉴赏、我谈名家名作、学生辩论会、有奖竞答等活动,在活动中既拓宽了思路,又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学生也将在活动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四、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创新人格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因为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则是那水下不容易看到的一大部分——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中学生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坚韧不拔、乐于思考、团结协作、胸怀宽广以及自尊自信等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像《岳阳楼记》、《沁园春•雪》、《伟大的悲剧》等,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储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之注入活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求索,寻找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发挥语文教学的最大作用去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三河市冶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