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化与贫困弱势群体

2008-08-13余晓东

自然之友通讯 2008年1期
关键词:缺水水源气候变化

余晓东

我们“国际行动援助”是一个扶贫的组织,一直做着跟扶贫相关的工作。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气候变化与贫困弱势群体”。

这张图是河北省怀安县的两个儿童的手,是我5月份拍的。他们可能已经两个月没洗手了,因为没有水。气候变化对全人类都有影响,但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全球来看,对非洲、南亚还有太平洋岛国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听说在巴厘岛会议上太平洋岛国对美国的抨击特别尖锐,为什么?因为他们面临生存或者消亡的威胁。

在国内,气候专家也曾讨论到,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西北地区工作得比较多,我们看到整个西北地区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逐渐干旱的过程。在西南地区由于冰川的消融所带来的退化,还有泥石流也是比较严重的。还有东北粮仓沙漠化趋势加剧,农牧业和农村地区受影响大,水资源、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使农业成本大幅增加,影响相对于城市来讲是更为严重的。一些战略性的行业受影响比较大。

再就是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贫困人群的影响也更为最突出。我们国家70%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由于地理分布,这是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这里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最贫困的人群影响程度反而最大,这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说不公正呢?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群,他们实际上从碳排放中得到的受益是最少的,他们产生的碳排放是最少的,受益最少或者说排放最少,反而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大,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太公平的现象。在国际上谈判的时候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是小的,反而受的影响很大,是一种国际的不公平,但是在国内我们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公民社会在行动》的报告里面有那样的数据,从人均的排放量来讲,我们农村的居民人均的排放约占城市的一半,在我们国内也有一个公平问题。

为什么灾害“青睐”穷人呢?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贫困人群没有资源,没有预防措施,一遇上灾害直接就冲击他们的粮食来源,甚至有时候没有粮食储备,不得不吃来年的种子(有资料证明这点)。再有,就是农村社区不像城市,没有基础设施资源也比较少。第一,是贫困人群的获取资源和咨询能力机会都比较少。最后,是说贫困人“被选择”成为灾害的受害者,比如说排洪区,特别是当农村和城市发生潜在冲突的时候,往往城市的居民被优先的考虑和保证。举几个我们工作区域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河北省张北县纳令村。几乎所有的水井在过去几年内干枯,全县20多个村庄存在吃水问题。村民从邻村挑一桶水往返需40多分钟,旱季时邻村拒绝他们前往挑水。那里人均年收入仅400~500元,全村130多户人家已经有30多户放弃村中土地搬迁,处于萎缩状态。水利局承诺打几百米深的机井,但水源属于几万年前岩层中的水,不可再生,不可持续。他们每口井都是干的,我说这个井是什么时候干的?他说最近十几年,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全年都有水,现在没有水了。

还有怀安县的北郭家窑村,1995年因居住地逐渐缺水,整村移民到平原地区。由政府协调部分耕地,人均水浇地仅0.4亩,50%以上收入依赖外出务工。与邻近村庄关系紧张,处于孤立状态,只能依赖当地政府协调关系。大部分土地属高价租种当地驻军的土地,租金高昂(480元/亩)。因为占有其他村庄的土地,我们可以叫做气候难民,或者气候移民,他们是一种移民的状态,不跟邻村来往,只能靠政府。

这是甘肃省张家川县李庄村,他们也是一个缺水的村,跟其他村庄的矛盾非常大,我们通过资助,让他们找到了水源,这个村有五个自然村,有两个村缺水严重,我们想资助它打井,也找不到水源,这不是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所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西南地区发现一些案例,广西省在2006年至2007年旱灾是比较严重的,广西南部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2006年的时候第一次遭遇了饮水困难,我们工作人员说要给他们修水塘,他们说不用,我们那儿水多的是。

贵州雷山县掌批村10天内灌溉水渠两次被冲毁,村民借钱抢修。贵州雷山县甘吾村部分旱季来水减少,部分田地由种植水稻改为种植小麦。这是一个被冲毁之后的危房。面临这些问题和挑战,就像这些案例所出现的,贫困地区返贫,因为农村家庭的收入减少,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外出打工,给留守人员造成社会问题。

我们机构还关注气候变化和性别的关系,在所有弱势群体当中,我们发现女性相比男性付出的代价更大,在全世界人口当中,贫困人口70%是女性,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估算至少60%上是女性。在撒哈拉以南地区75%以上的家庭消费食物是由妇女生产,在每一个村见不到青壮年男性,基本上是小孩和老人,我国估计这个数字也不会低。根据政府IPCC的预测,妇女的负担比较沉重,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她们负担比较重。气候变化也加重了她们的负担,比如在陕西修沼气池的项目,妇女不太欢迎,没有人帮她们,她们劳动的强度非常大。

再就是越来越依赖于外出打工,好像妇女的贡献不是那么大,因为现在花钱都是打工的钱,妇女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中国妇女的地位很低,我看到一个数字据说女性村支书的比例非常少。

我们民间组织参与气候变化工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要到基层做。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比如引进抗旱的品种,也就是种子的问题,往往因为一次灾害,把种子吃掉了。以前的农民有培育种子的传统,但由于自然灾害,价格变得非常高。还有就是水源,帮助社区寻找水源,提高他们的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不易。

猜你喜欢

缺水水源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水源探测器
2007:绿色企业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水源头
寻找水源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齐刘海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