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景与心声的契合

2008-08-1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张九龄洞庭洞庭湖

宗 古

八月湖水平,涵虚②混太清③。

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⑤。

欲济无舟楫,端居⑥耻圣明⑦。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张九龄,玄宗时位至宰相。②涵虚:指湖面空阔无边,似涵容了广阔的清空。③太清:天空。④云梦泽:古代大泽的名称,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大部分淤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⑤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⑥端居:平居、闲居,这里指隐居。⑦圣明:指皇帝圣明而天下太平之世。

这首诗是借洞庭美景以托意寓怀之作。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游洞庭湖,时值名相张九龄左授荆州长史,故写诗相赠,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之景。首联平空起势,八月的湖水,混茫一片,映带长空,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邈远境界。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前人常以此联与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提,实二联相较,有同有异。其同处在于视野高远,气势磅礴,景象雄阔,格调浑雅。其异处,从立足点看,孟诗临洞庭湖而极目远望,杜诗登岳阳楼而从容俯瞰。从遣词造句看,孟诗妙在“蒸”“撼”二字,写出洞庭湖水气空蒙,远接云梦,风起波摇,震撼岳阳的气势;杜诗妙在“坼”“浮”二字,既写出浩荡的湖水,将吴楚之地天然分隔,又表现日月星辰、宇宙万物漂浮于湖面之雄姿。

后四句重心是赠张丞相,我认为不是直接的干谒,而是着重表现自己的心理矛盾,即入仕与退隐的矛盾。“欲济无舟楫”指空有济世之心,欲济而不能济。“端居耻圣明”是隐居时又深愧圣明之世。则欲济不行,欲隐也不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垂钓者,比喻出仕之人,下句主语一般人理解为作者,我认为应是“垂钓者”,垂钓者得鱼有限,故羡鱼之情多,真正得鱼之时少,甚至是否得鱼,都很难预期。也就是说,如果把垂钓者比喻为出仕之人,把得鱼比喻抱负的实现,则即使是出仕之人,实现抱负的机会也是很少的,何况作者是坐观垂钓之人!诗如此解方能表现孟浩然的真实心理状态。从诗人行迹看,孟浩然是先游洞庭湖见如此壮阔的景象而有感而作,并写诗赠给张九龄的,并不是为干谒而借洞庭湖之景向张九龄献诗的。否则作者就是一位投机钻营者,而不合孟浩然的性格。诗人另有一首《洞庭湖寄阎九》:“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虽所赠对象不同,而立意是一致的。作者既希望对方能入朝重用,也希望自己能够稍遂平生之愿。

这首诗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虚实结合,在“临”与“济”的关系处理上恰到好处。诗以“临”字涵盖全篇,“临”是实写,“济”是虚写。前四句是“临”洞庭时所见的实际景象,后四句是“临”洞庭时的心理活动,故“临”与“济”也是融为一体的。作者面对如此壮阔雄奇的洞庭湖景色,不由得产生“欲济”的愿望。又值圣明承平之世,气势壮阔,景象雄奇的洞庭湖也是唐王朝强盛的表征,此时、此景、此地、此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闲居退隐,都有愧于这样一个朝代。然欲济而苦无舟楫,坐观湖边垂钓之人,不由得引发强烈的感慨。二是用典贴切。诗的尾联化用典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孟浩然曾游于长安,应试落第,这与张衡所说的“无明略以佐时”类似。这时洞庭湖气势震撼着诗人的心灵,又觉得处于圣明之世而无所作为,深以为耻,故心情复杂。但当他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张九龄就引他入幕了。

猜你喜欢

张九龄洞庭洞庭湖
洞庭临眺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游岳阳洞庭
春风染绿洞庭波
张九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一代名相张九龄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