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骑驴?

2008-08-06钟治德

杂文选刊 2008年7期
关键词:酱缸骑驴驴子

钟治德

在中国的酱缸文化和鱼缸文化里,酱着和养着一种心态,那就是从大流知足常乐。这种文化心态,与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构成一个悖论。有了星星,就不敢说想抱太阳。于是我们就缺少这样的豪迈:“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们最多的是卢梭告诫的践行:“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

酱和养,往往造出同样的结果,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态教会我们转移和平衡“痛点”。这个话题,有个故事可以说明。一老太太,天晴也忧,天雨也忧。原来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冰棍。晴天大女儿生意不开张,雨天二女儿冰棍无人买。两股麻线拉着两个“痛点”,老太太自然全天候地忧愁抹老泪。一天,她终于遇见一位智慧人物,如此点化:“晴天你就为二女儿高兴,冰棍畅销;雨天你就为大女儿高兴,雨伞好卖。”老太太大悟,从此乐开了花儿。

故事里的智慧人物,代表中国文化颇有特色的流派,那就是糊涂學,其特征是不出常轨,自己摩挲心窝自我安慰,哲理就在自己身上发现,“痛点”就会莫名其妙地转移以至消失。中国文化药有妙方,治心病首先开一副糊涂散,以知足常乐牌素净白纸为包装,使用道家无为炉,用儒家中庸药引,加一瓢理学家沉静水,南风不用蒲葵扇,任细火慢熬,熬成后浓浓热热地服用几次,包你望峰息心,平和舒泰。

有一则西方寓言,在中国的酱缸和鱼缸文化背景里,找到了自己的家。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用一匹驴子运送货物去赶集。货脱手了,归途中小孩骑在驴背上,老头跟着走。路人见了,一齐指责小孩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孩子急忙下来,让老头骑上。路人又指责,都说老年人怎么这样忍心,自己骑驴,让小孩子走路。老头听了,把小孩抱上来一起骑。骑过一段,路人指责说太残酷,驴子会被压死。两人只好都下来,可是路人讥笑他们,一对白痴,有驴不骑。老头没辙了,只好对孩子说:“我们抬着驴子走吧!”

谁来骑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解决不了的问题。你骑上去,高人一头,麻烦就来了。苏东坡哼着低沉的调子,感叹高处不胜寒。曾国藩这位能人,对儿女反复叮咛,不要挂相国府邸的牌子。说白了,是不敢名正言顺地骑驴,糊糊涂涂中,用尽吃奶的力抬驴走路,是最好的选择。抬驴行动,值得肯定,有二十四字准则来标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在这种背景里,“大一统”的思想,无疑只有御封了。于是孔丘先生作古多年后发迹了,连孙子弟子的再传弟子孟轲也沾光,坐了“亚圣”这把交椅。如果有驴就骑,亚圣这枚勋章,中国的文化人是倾向于嘉奖给庄子的。圣人画下一个圈,圈内的才能骑驴,圈外的只有走路。这里来点对比。李闯王进了北京,寻着崇祯皇帝的尸体,盛以柳棺,放在东华门,任人祭奠,但还是被判为流贼行径。周武王灭商,找到自杀后的纣王,对着尸体连射三箭,取黄钺把头像切冬瓜一样砍下,悬挂在太白旗上示众。武王爷儿俩,曾在纣王名下做过臣子,这番举动,其实不如李自成,但是却是圣人的标本。可见御封就是绕了铁丝再绕钢丝,捆了手脚,绑了思想,让你乱动不得乱想不得。

打破这种束缚,才能解决谁来骑驴的问题。科学思想取决于人,创新精神应该理解为自由精神。思维无禁区,没有路人口含天宪地指责匡正,哪个骑驴出于实际,人的思维才能自由翱翔,如脱缰的野马奔驰于无边的草原。中国传统酱缸和鱼缸,惯于以单向思维模式看世界,为我所用片面夸大为全体。剪断铁丝与钢丝的束缚,民族复兴才不会是一句口号。否则,我们只有跟着老祖宗走,跟着人家的屁股跑。

【原载2008年4月号《重庆杂文·灯下随笔》】

题图 / 佚名

猜你喜欢

酱缸骑驴驴子
父子骑驴
母亲做酱
驴子的坏主意
父子骑驴
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
下酱家什
驮盐的驴子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足坛“酱缸”里的杨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