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

2008-08-03茆意宏黄水清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年1期
关键词:无线图书馆服务

茆意宏 吴 政 黄水清

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移动信息服务成为21世纪的新潮流。手机图书馆将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手机终端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服务,是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该文介绍了手机图书馆的概念、功能、实现方式以及国内外手机图书馆应用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手机图书馆

1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

从2000年开始,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和有线互联网结合而成的移动互联网更使移动信息服务成为21世纪的一大潮流。手机短信息、多媒体信息、手机无线上网等数字化信息服务迅速普及。许多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如出版社、报刊社、唱片社、电台、电视台等,都纷纷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服务,比如手机书、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

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利用手机移动通信平台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将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之一,完全可以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这个新媒体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人们把这种新的应用系统简称为手机图书馆系统。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注意到了这一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现象,纷纷开始从理论上对手机图书馆加以研究;国内外图书馆界也在应用上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手机图书馆的实践与试验,推动图书馆向提供随时随地服务的高度发展。オ

2 手机图书馆的概念与模式

2.1 手机图书馆的概念

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创业计划以后,手机信息业务发展迅猛,图书馆学界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新的信息技术。朱海峰提出了无线图书馆的概念,所谓无线图书馆就是用户使用便携式终端设备,以微波、无线电等接入方式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进一步扩展[1]。黄群庆提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他认为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指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等,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例如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或电子邮件功能,接收图书馆发出的图书逾期通知,或咨询图书是否借出,还可以利用手机上网的功能检索馆藏图书的书目信息,阅读在线全文书刊等[2]。胡振华、蔡新也提出移动图书馆的概念,他们认为,移动图书馆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E睟OOK、笔记本电脑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3]。

基于手机移动通信网络的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它将无线通信网络和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新媒体平台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与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将极大地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实时性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且由于手机的双向交互功能,读者可以用手机主动点播和定制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使图书馆的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手机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将满足广大读者对移动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扩大图书馆在教育文化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

2.2 手机图书馆的功能

手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在手机终端上的延伸,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在手机平台上实现。

目前已经开发的和正在研制的手机图书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服务功能,见表1:

2.3 手机图书馆的实现

手机图书馆系统是对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和扩展,将以数字图书馆系统为数据资源和支撑平台。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手机与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连接方式目前主要有手机短信息与手机无线上网两种。

短信息连接, 主要通过手机短信息发送指令的方式进行服务,信息内容以短小精炼的文本为主,服务特色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及时性和互动性,适合提醒信息、互动参与查询信息及个性化定制类信息服务。

无线上网连接, 可以提供图形化的访问界面,用户可以更方便自由地进行大容量图书信息的查询和阅读,除了一些基本信息的查询服务外,图书阅读等功能也可实现。目前无线上网的解决方案有i瞞ode、IDB、WAP等几种。i瞞ode是日本NTT DoCoMo公司推出的手机上网模式,采用分组交换叠加技术,实时动态分配通道,用户总是在线,由于使用简化的HTML编辑网站,可以很容易将web网站转变为i瞞ode网站[4]。IDB是韩国WISEngine公司研制的数据库查询的核心技术,可以利用手机终端在无线互联网上直接提供有线互联网的内容[2]。WAP是无线应用协议,是专为窄带宽、高时延、小屏幕、有限存储容量、低处理能力的无线环境而定制的一种协议。

因为提供手机移动通信的运营商提供的通道协议各有不同,手机图书馆系统也要支持多家运营商的多种通道协议,比如在我国,短信息通道协议就有中国移动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MPP、中国联通短信网关接口协议SGIP、中国电信短信网关协议SMGP等,手机图书馆系统要考虑支持上述连接方式的一种或多种,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需求。オ

3 手机图书馆的发展

3.1 国外手机图书馆的发展

国外手机图书馆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日本和欧洲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是比较先进的,日本富山大学图书馆于2000年9月开发出i瞞ode手机的书目查询(OPAC)系统,东京大学图书馆也于2001年5月开通i瞞ode手机书目查询(OPAC)系统[4]。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手机短信息服务[5],韩国西江大学2001年7月推出用手机可以查阅图书馆资料的移动图书馆[2]。

迄今为止,芬兰、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有一些图书馆在试验提供手机信息服务,它们的实现方式也主要是短信息和无线上网两种。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使用芬兰Portalify公司开发的LibletTM系统,以短信服务为主,兼顾WAP及其他接入技术,提供的手机服务有续借、到期提醒、预约到书通知、列出读者借阅清单等,读者免费使用,只需向运营商支付基本通信费[5][6]。芬兰国会图书馆也开通了手机短信息服务,服务项目有续借、到期提醒、预约到书通知、检索失败的信息、咨询、读者反馈、每周阅读提示等,读者也是免费使用[7]。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为i瞞ode手机用户提供在线书目查询、催还、预约、续借、即时通知等服务[4][8]。英国汉普郡图书馆建起一个WAP网站,为WAP手机用户提供该郡54家图书馆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开放时间等信息服务[2]。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的“无屋顶图书馆计划”使用PDA通过移动通信网检索图书馆资源,读者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上图书馆的在线目录(OPAC)查询馆藏资料[9]。韩国西江大学在2001年与WISEngine公司合作推出用手机查阅图书馆资料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随时查询书目信息、借阅信息,在线办理预约手续等[2]。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WAP上网服务,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借阅记录、预约借书、续借、付费等[10]。

3.2 我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

国内关于手机图书馆的应用并不逊于国外,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手机图书馆试验系统,比如上海市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等。表一是笔者统计的国内部分图书馆提供手机信息服务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手机图书馆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基本上都是手机短信息,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多以短信息通知还书、续借为主,功能还比较简单。在服务收费方面,所有高校图书馆都是免费,读者只需向电信运营商交纳基本通信费;部分公共图书馆,比如上海市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则实行收费服务。

据了解,南京图书馆的新馆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在实施一项手机图书馆计划,该计划将以南京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为支撑,建设手机图书馆系统,对移动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手机短信息上,还包括手机移动上网等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在服务项目上正在进行读者需求调查,计划根据读者的需求,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尽可能多地延伸到手机图书馆上,为60万读者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的信息服务。オ

4 手机图书馆的未来

手机图书馆是移动互联技术的产物,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也将伴随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而进步。

因为早期的移动数据通信技术以短信息最为普及,相应地,早期研究和开发的手机图书馆系统也主要依托手机短信息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图书、手机电视及手机银行、手机商务、手机办公等行业应用都已经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一方面无线通信速度越来越快,带宽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或PDA等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操作越来越便利,手机图书馆系统也必将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进步,由简单的文字短信到图文并茂的信息再到图像声音俱全的多媒体信息,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手机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将越来越强,信息通知、借阅管理、在线阅读等几乎所有的数字图书馆功能都将能在手机平台上实现。オ

参考文献

1 朱海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无线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14-15

2 黄群庆.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图书情报知识, 2004(5):48-49

3 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8-20

4 Masamitsu Negishi.Mobile access to libraries:librarians and users experience for “I睲ode” applications in libraries.In:Libraries for life:democracy,diversity,delivery.68th IFLA council and general conference:conference programme and proceedings,Scotland,2002:1-15

5 Irma Pasanen.Around the world to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ew library services formobile users.Library Hi Tech News,2002,19(5):25-27

6 [2007-07-07].http://lib.tkk.fi/index-en.html

7 [2007-07-07].http://lib.eduskunta.fi/Resource.phx/library/index.htx

8 [2007-07-07].https://opac.dl.itc.u瞭okyo.ac.jp/opac/basic瞦uery瞖?mode=2&key;=&TGSRC;=0&IRKBN;=0&IRTYPE;=0

9 Clifton Dale Foster.The library without a roof.Online,1995,19(5):20-21

10 [2007-07-07]. http://www.np.edu.sg/library/announce/wapsvc.htm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南京图书馆,南京,210018

收稿时间:2007年9月18日おお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Library Services

Mao Yihong Wu Zheng Huang Shuiq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s are becoming the new trend in the 21st century. Mobile phone library, which combine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digital library system,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ervices anytime and anywhere. It extends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services by mobile phone, becom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bile phone library餾 concept and functions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ation. It also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phone library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Digital Library; Mobile Library Services

猜你喜欢

无线图书馆服务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