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门大街的食品风味

2008-08-01郭希军崔金生

北京档案 2008年7期
关键词:前门大街阳春面正阳

郭希军 崔金生

前门大街形成于元朝,是当时通往郊外的大道。统治者经这条道去法源寺、天宁寺、白云观等地烧香、游览,使这里的商业、手工业、饮食业逐渐发达。明清以来,前门大街店铺大增。清朝为了皇帝的安全,规定内城不准设戏院等娱乐场所,因此,众多店铺向前门一带转移。来京应试的各地举子也聚集这里,于是形成了“行人如流水,店铺数不清”的繁华闹市。

饮食业的名店陆续在这里开业,许多店历史悠久。六必居酱园有四百七十年的历史。正阳楼饭店、盛斋牛羊肉店、都一处烧麦馆、通三益果脯店等也都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开业一百余年的那就更多了,像便宜坊焖炉烤鸭店、全聚德烤鸭店、正明斋糕店铺,一条龙饭馆、天兴居饭馆等。还有不少久负盛名的老店已经消失了,如长盛魁干果店、厚备福饭庄(迁出)、聚庆斋饽饽铺、福寿堂饭庄、复顺斋酱牛肉、福云楼肉杠、天章涌酱园等等。

前门大街的食品,种类多,做工细,色、香、味、形俱佳,风味独特,适应民俗,经济实惠,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

“酱园六必居为最,金字招牌历两朝。”六必居自制的各种风味酱菜,驰名中外。以八宝菜、酱黄瓜、甜黄酱、酱甜瓜等最为有名。凡路过北京的旅客,海外侨胞常常带上六必居的酱菜赠送亲友。当年北京有“五大酱园”,即:六必居、天源、天义成、宝瑞、天章诵,各有特色,而今只有六必居、天源两家了。

当年北京涮羊肉最为有名的是正阳楼和一条龙饭庄,这两家老号都在前门大街,东来顺、西来顺、南来顺、能人居等那都是后生晚辈了。《旧说消记》中说:“肉市之正阳楼,以善切羊肉出名。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旧都文物略》中记:“正阳楼切肉者为专门之技,传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正。”一条龙羊肉馆涮羊肉被誉为京门特味佳肴。一条龙涮肉的佐料就有20余种,这两家的涮羊肉真是肉嫩汤香的京都绝品。

“京都一处共传呼”的都一处烧麦馆,制作的烧麦以海参、猪肉、虾为馅,富强粉面,用“走锤”赶成直径三寸的莲花皮,包馅后用手捏成石榴状,蒸熟后摆在盘内,如同晶莹洁白的石榴,上挂一层白霜,吃起来滋味鲜美,使人赞不绝口,国际友人常慕名而来。

“味美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这是一首咏月盛斋烧羊肉的竹枝词。相传月盛斋开业时就保留锅里的老汤,一直对水加料至今,号称百年老卤。每日下午,这里总排一字长龙的队伍,购置烧羊肉汤,用这里的羊肉汤拌面,味道极美。

“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老北京人谁没喝过“天兴居”炒肝店的炒肝的,那真是浓郁可口,香味喷鼻,那醇美的鲜味,真叫绝啦!

福云楼肉杠也是百年老号,他们那里的猪头肉全市闻名,他们出售的猪头肉外表油光漂亮,味道香美、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吃到嘴里非常爽口,是下酒的好菜,福云楼门前总是顾客盈门。

正明斋糕点铺总号在前门外,分号有七家,大都在前门外。《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平有名者。”正明斋不仅品种齐全,制作质量高。而且根据季节出售不同的品种,春天有藤萝花做的藤萝饼、榆钱糕、玫瑰饼。正月十五有元宵;二月卖太阳糕;端午节有五毒饼。夏天的应时食品有绿豆糕、水晶糕、豌豆黄等。八月中秋大量供应自来红、自来白月饼。九月九日重阳节,他们做的花糕全市第一。冬天供应蜂糕、喇嘛糕、蛋黄酥等。腊月里做的桂花板糕,无处能比,过年时供应蜜供等食品。笔者五十年代吃的正明斋自来红、自来白月饼,美味无比,至今不忘。

祥聚公原坐落在大栅栏东口路南,他们出售的各种清真饽饽选料精,做工讲究,是请全市最好的手艺人制作的。每逢年节穆斯林把斋、开斋和走亲访友都讲究送祥聚公的大、小八件礼。当年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尚小云、侯喜瑞、李洪春等和名医赵炳南都经常到这里购买。

通三益干果海味店开业于1815年,商品种类齐全,除了众多种干鲜果品外,还有山珍如银耳、燕窝、猴头、熊掌等,也有海味如鲁翅、海参、鲍鱼等。还有出名的自制炒红果、果子干、蜜饯海棠,最著名的属秋梨膏,当年御膳房、王府、大饭庄及大户人家,都在这里购买。秋梨膏不仅味好,还能润肺、止咳,老年人用还能滋补强身。通三益的秋梨膏享誉全国,在全国的展览会上,成为最畅销的产品,名扬海内外。

前门大街除了闻名中外的烤鸭店全聚德、焖炉烤鸭便宜坊、正阳楼、泰丰楼、致美楼、华北楼等著名老店外,这里还有不少独具风味,扬名全国的风味小吃,如从穆家寨到思元居的炒疙瘩、瑞宾楼的褡裢火烧、馅饼周、年糕钱、豌豆黄宛、豆腐脑白、爆肚冯、卤煮陈、羊头马、奶酪魏、美福林的包子等等。

笔者在前门大街刷子市内居住四十余年,从新中中成立前到八十年代末都住在这里,一部分老字号已迁走或消失,但绝大部分老店仍在。当年北京的商业街,前门大街居于首位,不仅“东四、西单、鼓楼前”等商业街比不了,就是王府井大街也不能和前门大街相比,可以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商贾能在前门大街有一席之地,就能赚大钱。

解放后,前门大街又增加了不少地方风味餐馆,如郭沫若亲题的“力力餐厅”,是北京最早开业的一家正宗川菜馆,这里的菜,川味十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得麻辣,制作考究,调味重,卤汁浓。在这里吃四川辣面的人很多,常常有不少人等座。

从上海迁来的老郑兴无锡风味菜,品种众多,甜咸可口,以烧、烤、焖菜见长,它烹调的菜肴油厚、菜多。红烧元鱼、糖醋黄鱼等是它的名菜。还经营阳春面、鸡丝面、小笼包等上海小吃。至今,人们提起老郑兴的阳春面还啧啧称赞,在朝东、长盛主持的北京电视台上,前几天还有人打电话谈前门大街忘不了的老郑兴阳春面。

上海功德林经营的素菜馆,有素鸡、鸭、鱼、肉等一百余种,制作精细,制出的菜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味道可口,风味独特,颇受不食荤的人和佛教徒的欢迎。

此外,前门大街还建了不少新的餐馆和食品网点,闻名中外的老字号,独特经营的食品、风味不仅保留了下来,还有新的发展。在八十年代末,不算街里两旁的饮食业,单在前门大街的餐点、饭馆有三十余家。随着众多时尚商业区在北京崛起,前门大街更为繁荣。

而今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即将完工,还恢复了当年的“当当车”。在四十余年中,笔者的早点就是美福林的包子、小米粥,鲜鱼口天兴居的炒肝、老正兴的阳春面,几乎每日必去。休息日,来了亲朋好友,就去便宜坊、功德林、致美楼。

历经沧桑的前门大街,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正以她特有的风味、绚丽多彩的芳姿,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内外人士……

猜你喜欢

前门大街阳春面正阳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TeSe2 monolayers*
SR-71侦察机
徐正阳 油画作品
让妈妈干活
净月之下·长春之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