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

2008-07-24王静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6期
关键词:格调文本

王静忠

【摘要】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是当前流行的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本文从两者的含义、作用及具体运用方面深入剖析,以期对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本解读

什么是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

“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想象的云朵在疾风中飘扬∥寻找着美好的声音”这是朦胧诗作品《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苏教版必修一)中的几句话。就事论事地读,“你”就是指“奔腾者”,因为题目就是: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但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你”就是变革者,读者可以从原文副标题——献给变革者的歌,进一步理解“你”为改革者。

八十年代,是国人敞开胸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恢复高考、兴办企业、大兴副业,例如承包鱼塘、开垦果园、鼓励商业,整个国家处于百业兴旺之中。中国终于走出政治动乱,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全社会仿佛寒冬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我们就会感受到有些被忽视的内容也被引起关注:

“更多的人、姑娘们、涨满、喷吐、繁星、我们、更多的花朵”,这些词语容易被忽视,但是他们所展示的广度,正好说明:全面改革开放,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影响到整个人民生活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作者追求和向往的是要让美丽的风光在全体人民的脸上闪动,要让欢声笑语溢满每个普通的家庭。

上面的初步阐述涉及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知人论世重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心态,在资料性研究中,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是一种治学上的实证性阅读。何谓文本解读呢?是指不考虑作品以外的因素,只注重文本本身的关键性词语给人的主观感受,读者有没有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思想、情趣等心理因素参与到鉴赏中去,这是一种主观性阅读,灵活性大,常常伴有创造性见解。

知人论世的阅读价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从诗人与卷帘人的一问一答中,有两种情感可以看得出来,一惜时,二惜春。依据是:绿肥红瘦,这四个字是全文意思的重心。第三种情感是什么呢?似乎很难理解,我们先来看一段提示语:新婚燕尔,西窗共剪,花前月下,难分难舍却不得不分离,即使短暂,李清照也难以忍受。这种情感原来是“怀人”,具体当指怀念丈夫赵明诚。

文本解读的多元可能性及其创造性

尽管知人论世能促成我们对诗歌的理解,但它也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而且就高考的实际情况而论,鉴赏诗歌并不总是提供背景,这个时候就事论事的主观性阅读,也许会别有情趣。且看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比喻义颇有争议。从漫天乱舞,可以推断:不自知,无才却卖弄;从勇气的角度,可以推断:明知无才思却不自惭形秽,不怕暴露缺点;从真诚的角度,可以推断:明知无才思却不自惭形秽,全心挽留春光;从旁观的角度,可以推断:杨花榆荚白首无成,因而劝人珍惜光阴;从张扬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越是孤独越是见出内心的空虚。只要抓住一个对应点,也可以继续理解为:能够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自由生活古诗词中雪如杨花是至美的意象,杨花如雪自然也美,而且刚好体现出晚春的特点。《晚春》是文本解读多元可能性的绝好版本,多元解读并不一定要有七八种理解,有时候有一种翻新就可以了。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本是借史事讽刺南宋王朝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国人向南逃窜的局面,现在多含怜惜英雄之意,本义反而不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买杏花”单独看,有喜悦之情。表面上可理解为是写景的美丽句子,“小楼、春雨、深巷、杏花、夜色”构成了一幅非常宁静的江南美景,而很少想到“陆游不受重用,报国无门、客居异乡的落寞惆怅”。对文本新的解读,完全离开了其语言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多元解读,由于其思维的发散性决定了阅读过程的创造性。

新课程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研究性与探究性:文本解读和知人论世的审美情趣

知人论世研究的前提是目的、资料、严格的程序、比较的过程、结论性描述,产生的结果往往与渊博相关联,能够培养见多识广的人才。而文本解读探究的前提是经验、记忆、情趣、才能、个性、气质、意志、感觉、知觉、情绪、情感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生活因素,这种阅读方法最重要的倾向就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强调阅读者的积极参与,甚至阅读者是作品产生意义的决定性因素。北大谢冕教授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可以认为是对文本解读探究性的一次性理解。他说: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我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比较来说,知人论世是培养学者的,是大雅的阅读方法;文本解读属于草根阅读,主要在愉悦心灵,它面向大众,面向普通的群体,面向每一个人。

“文如其人”对两种阅读方法的启示

钱钟书认为,文如其人可以有两重理解:一重为作品的道德品格和作家的道德人格;另一重为作品的总体格调和作者的创作个性。所谓格调,指的是作者创作个性在作品的语言结构中显示出来的,能够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整体风貌。所谓创作个性,指的是作者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等所有精神特点的总和。所以文如其人的要旨不在内容而在形式。钱钟书认为,人格与文格并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文如其人中的“文”与“人”并不对应,而格调作为作者精神个性的自然流露,根本无法有意作伪,因此,对于作品接受者来讲,他完全可以从作品的总体格调中领略到创作者的创作个性和精神气质。文如其人思想不仅对各类艺术创作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当前的中学阅读教学也有着尤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尤其在进行知人论世的阅读时,不能仅仅从文章的内容去考察,更应当从作品的格调和个性出发,从作者的格调和个性出发,那样,就不至于“只在此山中”,也不至于迷失在“云深不知处”。文如其人,归根结底不是以文为本,始终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的人格深度和精神力度作为衡量阅读优劣的标准。阅读无论是哪种方法,知人论世也好,文本解读也好,最关键的在读出个性,读出主体性,读出人格。

猜你喜欢

格调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平衡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格调时刻
出租屋捣鼓计划低成本拗出新格调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炫酷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