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磨”出教师的成长
2008-07-19李陈红
李陈红
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成长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自身也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成长的途径也更趋丰富:理论学习、外出观摩、拜师学艺、课题研究、反思教学……但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却是“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的过程。它对教师的自我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磨”课的基本出发点是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反思教学的过程,因为在“磨”的过程中,“审视教学过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发现、反省、推敲,探究整个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确立、内容取舍与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评价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设法去解决。在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另外,“磨”课的过程实际是一种研究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磨课”要求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推敲自己的教学环节来检验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对教育教学理论的领会是否精准、合理。这样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过程研究,促进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发展。
一、“磨”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行为,在学生和文本间架设起顺畅沟通的桥梁,在教师和学生间设计好互动的平台,把教学中的遗憾“磨”去。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让他从3月“磨”到了10月,一次次试讲一个个收获,一次次修改一个个和谐,点滴的收获与和谐汇聚成他心目中比较满意的版本。他的一次次“磨”课都是在前一次动态生成后反思而得,从语言文字的品读深度、学生与文本的共鸣程度、课堂推进的合理度等方面层层探究,终于“磨”出了一堂闪耀着人性光辉、洋溢着感性气息、彰显着个性色彩的感人课堂。他的“磨”课经历提供了我们这样的信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只要我们耐心地“磨”,一定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师生互动情境中“磨”出充满生命活力的精彩一课。
二、“磨”教材切入口
有的课文,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文的艺术构思焦点。教师准确找到并抓住“文眼”这个切入口引导学生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才能顺利展开教学,深入读懂课文。《猫》中写猫高兴的表现时有这样一句:“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教学时可让学生找找哪个词最吸引自己,学生找完,探究的目标马上就有了,此时再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小梅花”这个词来代替猫的脚印,这个词用得妙在哪里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通过想一想、比一比、换一换、议一议等方法,让学生领悟,知道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从而较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我们一般只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兰兰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只要一“琢磨”就不难发现,课文的第一段应该是教学的“眼”。教学中只要先理解“全家人”是指谁?然后抓住课文的“眼”——“喜欢”大做文章,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这个问题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相信比教师逐段地讲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教师反复地找“文眼”,这样的磨练会使眼力更精准,眼界更开阔,提高把握教学重点的能力。
三、“磨”文本内涵
我们的教材一般通俗易懂,但在平凡语言外衣包裹下的内涵却又是那样的生动而详实。教师要透过文字的表面看到文本背后隐含的深意,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参上的讲解。只有教师在读文本时心有所动,灵魂受到震颤,才会出现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文本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精神,才有可能化为学生的心灵体验和内心感悟。学生在课堂上不单单要学习语言,而且要在诵读感悟中,生成越来越多的阅读期待,发现文本本身蕴涵的美。
最初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我只要求学生了解救人的过程,并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隐含的意思,教学后学生大都形成“原来救一个人如此简单”的观念,不能很好地感受司马光的沉着、临危不惧。我反复研究课文后发现,原来隐藏在语言文字下的内涵是如此的丰富:首先,司马光砸缸的部位很有讲究,不能砸缸口,因为水太深,缸太大,如果砸破了缸口,缸里的水只流出一部分,缸中小朋友的脑袋没露出来,还是救不了小朋友。其次,文中还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生命是无价的。强调生命的宝贵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育人的目的。在“磨”出了课文新的内涵后,教学中我不再只局限于表面文字的理解,而是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大缸,请学生讨论:司马光会用石头砸缸的哪个部位,为什么?在讨论辨析的基础上,学生把握了司马光当时的内心活动,深刻地领会到司马光的临危不乱,沉着镇静。这样的设计既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又避免了学生片面考虑问题,在不断的推理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一举多得。学生得到了成长,教师的理解能力也“磨”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磨”文本空白
文本中的“留白”也是一种艺术。“留白”的目的是给人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让思维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框框中。这些“空白”能让读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力自由想象,让文本个性化,充满生命力。充满创造力的想象会提升文本的价值。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去“磨”那具有创新性的空白。
《忆铁人》一文中,铁人的话只有两个字:“哦?……咳!”乍看起来,这里要“磨”的内容似乎太少了,但我们却能“揣摩”出新意。我们抓住这里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当时铁人心里所想的内容说出来,进而使学生油然而生对勇敢改过、严于律己的铁人的敬佩之情。
再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中有一个难点,就是理解“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意思,据平行班的教师教学后的反馈,大部分学生只能理解到:小小的竹排在画中游。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灵机一动,改变教学策略。我不再局限对课本意思的理解,而是让学生以课本为载体,想象在竹排上还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都把自己最喜欢的景色加入了课文内容。在学生兴致高昂时,我突然说“我不想回来了!”学生愣住了,但随即恍然大悟,纷纷抢着说:“我也不想回来了!”我适时抓住机会请学生说说不想回来的理由。这个教学过程看似随心所欲,实际上是教师“磨”课后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个思维空白点,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加上必要的想象分别提出独创性的理由。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因为景色太美了,像一幅美丽的画,因此不想回来了。像这样根据教学需要“磨”出一个文章空白点,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依据,用个性化的表述方式论述自己的理解,降低了理解“小小竹排画中游”的难度,让“小小竹排画中游”正式“游”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好的课是“磨”出来的,但又非一个“磨”字了得!要经营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教师需要用情去灌溉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更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这“磨”出完美课堂的过程,不正是教师历经“磨”难,“磨”出水平,“磨”出成长轨迹的过程吗?因此,我认为“磨”课是教师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教育实践中“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磨”出教师成长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实验小学)
编辑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