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世始末

2008-07-10

钟山风雨 2008年3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篇文章文章

肖 舟

同中国的许多老百姓一样,在1976年金秋十月,胡福明也以饮酒吃蟹来庆贺“四人帮”的倒台。在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召开的揭批“四人帮”大会上,胡福明都是第一个登台发言。作为一名哲学教师,他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已经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国要“改弦更辙”,“所谓‘改弦,就是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根弦去掉;所谓‘更辙,就是要另辟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当时胡福明主管哲学系的教学,还有授课任务。他挑灯走笔,写下了许多批判“四人帮”,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理论文章。他的第一篇揭批文章是《评张春桥的全面专政》,揭露了张春桥的荒谬论点和反革命目的。文章在1976年南京大学第4期学报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接着,他一鼓作气,连出重拳,接连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谁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反对历史唯物论》等文章,广大读者无不拍手称快。

从1976年年底起,胡福明开始苦苦思考一个问题:“四人帮”虽然粉碎了,但是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局势:党内个人迷信、个人崇拜依旧盛行,大量的历史冤假错案尚未得到清理和平反,1976年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聚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行动依然被定为反革命事件……如何从根本上批判“四人帮”,以推动拨乱反正呢?

1977年2月7日,中央“两报一刊”发表《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主要思想实质是维护“文革”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两个凡是”。此后,批判“四人帮”突然降温,拨乱反正寸步难行。中国的未来命运一下子又被推到了生死攸关的抉择关头。

胡福明陷入苦思,夜不能寐:判断理论、认识、观点、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判断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历史上也经常按实践来修改自己的观点,怎么能说句句是真理?怎么能搞“两个凡是”?这完全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是宣传个人崇拜,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

在参加一个教育战线讨论教育问题的座谈会时,胡福明发言表示教育质量下降了,科研无法搞了,教学被破坏了。后来有一位领导对他说,教育战线是“文革”的重点,不能否定“文革”。虽然这位领导是出于好心的“善语”,但这又促使胡福明不得不思考:拨乱反正的阻力在哪里?

3月,南京正是春寒料峭时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胡福明终于意识到冲破“两个凡是”才是关键。发现这个问题,胡福明非常高兴,谋划着写作一篇战斗檄文。为了有力地批判“两个凡是”,胡福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研究、反复比较后,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找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论点,作为基本观点。他认为,提出真理的实践标准,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能切中要害。而且,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可以帮助干部群众运用这个科学观点去分析研究“文化大革命”,推动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

7月上旬,文章的主题、观点、布局已基本形成,胡福明开始动手收集材料、拟定提纲。这时,家里偏偏又出事了——妻子张丽华检查出肿瘤,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开刀治疗。胡福明把一双儿女交给岳母照管,白天在学校的讲台上授课,晚上到医院的病床边陪伴妻子。病中的妻子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但那时市场上供应的副食品相当匮乏,他只得利用课余时间不厌其烦地穿行于城中,采购西瓜、鱼虾等难得的时鲜食品。一位当时的医护人员至今还记忆犹新,有次张丽华想吃西瓜,可那会市场上根本没有西瓜卖,胡福明只能找了他的一名学生“开后门”,买了两只碗口大的西瓜以慰病中的妻子。

夏天的南京,素有“火炉”之称。空气燥热,更兼牵挂着要写的文章,使在医院陪伴妻子的胡福明难以入睡。每到夜深人静时,他便搬来椅子,摇着蒲扇,借着走廊的灯光看书,一边阅读,一边摘录,一边认真研究。实在困了,就把3张椅子拼起来躺一会,醒了再看、再写、再改。7天后,妻子出院时,文章的提纲已写好,此时正逢暑假,胡福明用了一周时间写成文章初稿。这年9月,历经3次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问世了。

文章写完了,寄给谁呢?想了半天,胡福明想到了这年5月认识的《光明日报》哲学编辑组组长王强华。当时,江苏省委党校召开一个理论讨论会,胡福明作了《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的发言,在会场引起轩然大波,立即有二三个人站出来反驳、甚至批判他的观点。双方争论不下,会议也难以继续,大会主持人只得宣布暂时休会。这时,王强华找到胡福明,约他为《光明日报》写稿。

于是,胡福明将稿件寄给了王强华。不料文稿寄出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原来王强华去上海出差3个月,当他回到北京读了稿子后,立即排出小样,于1978年1月19日寄给胡福明并在附信中致歉,他写道:“……这篇文章提的问题比较尖锐,分寸上请仔细掌握一下,不要使人有马列主义‘过时论之感的副作用。文章请尽快处理寄来,争取早日刊用。”胡福明便着手按所提意见修改。

4月上旬的一天,在《光明日报》社,一张刊有《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哲学专刊第77期大样,由理论部送到新任总编辑杨西光手中。按工作常规,他将履行最后裁决权,审定之后于4月11日见报。

读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杨西光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文章从专刊上撤下来,组织力量修改,加强现实针对性,放在一版发!”杨西光说。他特别强调要针对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上的一些混乱思想,作比较充分的论证,使文章更有指导意义;要进一步触及当时影响拨乱反正、冲破禁区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到思想路线上来批评、阐述。

按照这个意见,文章要作很大的改动,然而,这是一篇个人署名的文章,除非由作者本人修改,否则别人会改得面目全非。恰巧这时胡福明在北京市左家庄朝阳区委党校参加哲学研究所召开的全国哲学讨论会,报社决定请他本人来修改。同时获悉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正在着手撰写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于是决定请孙长江、胡福明一起来商讨。

4月13日晚,在《光明日报》总编辑办公室,杨西光、胡福明、孙长江、马沛文、王强华围坐在一起,议论风生。

关于当天晚上大家讨论的情况,胡福明回忆说:“杨西光同志手里拿着《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清样,对大家说,各位同志都拿到这份清样了,福明同志这个稿子,今天正要听大家的意见,我们要修改。”“他说,这篇文章本来在哲学版就要发表了,我看了以后,认为这篇文章很重要,放在哲学版里发表太可惜了,应该作为重要文章放在第一版去发表。当然,还要修改,文章还要提高质量。”大家商定,稿子仍由胡福明自己修改。于是,胡福明白天参加哲学讨论,晚上修改文章,第二天《光明日报》通讯员拿走稿子,傍晚再把修改后的小样送来。他于4月15日把改写的稿子送到《光明日报》就回南京去了,这可算是第六次修改了。所改的稿子增加了批判“四人帮”的内容,增加了阐述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的内容,但文章仍保留了原来的三大段结构,没有充分把4月13日大家议论的意见反映出来。马沛文、王强华只好在4月20日又修改出一个稿子,即第七稿。

修改过程中,曾一次次打出小样,每次小样都在理论部部分同志中传阅、征求意见。当时不同意发表这篇文章的只有一个人。他认为:“观点我同意,但是不能发,发出去就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意见,当时就在理论部传开了。别人反驳他:“后果可以预想到,无非是主张‘两个凡是的人反对!”

据马沛文后来说,当时这个批评编辑真理标准文章的人,自己也正处在探求真理的激情里。这个意见没有影响文章的发表,只是提醒我们把文章改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改得无懈可击。

4月23日、24日,杨西光、马沛文再次讨论了20日的修改稿,并作了修改。这已是第八次修改了。第七、八两次修改的稿子都送给了中央党校的孙长江和当时的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吴江。

第七、八两次修改的稿子,基本上反映了4月13日晚大家讨论的意见。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别无其他标准。与此同时,杨西光把题目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题目上加“唯一”二字增强了理论力度,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在第八稿送给吴江和孙长江之后,杨西光又到中央党校与他们交谈,之后三人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认识一致,都说修改后的第七、第八稿写得勇敢,但理论逻辑上差些,要把它整理好,并加以提高,还要进一步突出马克思主义有生命力,要求永葆青春的思想。接着商定,为扩大文章的影响,定稿后,先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因为凡是在《理论动态》发表的文章,都要经过胡耀邦的审阅。第二天再由《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见报。这个意见后来由吴江请示了胡耀邦。胡耀邦爽快地答应了。

胡福明回忆说:“杨西光很有师长风度。那时候他找我谈话,用十分谦和的口吻说,‘文章是你写的,但是由集体修改的,为了加强文章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想用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发表。我们想聘请你为《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你有什么意见吗?”胡福明当即很高兴地回答:“没意见,文章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我很高兴。”

当时,中央报纸上许多重要文章如果以社论或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就要送主管宣传工作的汪东兴审阅,那就很难通过,而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可以避免送审。而且,这个名义还隐含着文章出自某权威人士之手的意味,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再者,文章论及的是如此重要的问题,再用个人署名就不合适了。

与此同时,杨西光又分别拜访了首都新闻界的负责人胡绩伟(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曾涛(时任新华社社长)、华楠(时任《解放军报》总编辑、社长),向他们通报了这篇关于真理标准的文章,得到了这几位同行的支持,并商定:《光明日报》发表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第二天转载,新华社转发通稿。

随后,孙长江在吴江的指导下,以第八次修改稿和他们原拟写的文章构思为基础,并根据这次讨论的意见,又作了一次修改和润色。这已经是第九次修改了。

孙长江修改完毕后,吴江又作了一些增改,并于4月27日在稿子第一页的天头上注明:“请即排印十五份[送胡(耀邦)、杨(西光)、作者——航空发出]5月10日那期用。”

胡耀邦审完后,5月10日的《理论动态》第60期就全文发表了。1978年5月11日,这篇历时7个月,前后修订十次的洋洋7000余字的批判“两个凡是”的檄文在《光明日报》一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这篇历史雄文共分为4个部分: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三、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四、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文章结尾,作者勇敢地宣称:“凡是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紧接着,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辽宁日报》等十几家报纸紧随其后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如此迅速、如此步调一致地转载《光明日报》的文章,当时也是十分罕见的事,立即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凡盼望天安门事件早日得到平反、盼望早日冲破“两个凡是”思想束缚的人读了此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坚持“两个凡是”观点的人则立即出来加以反对,并施以很大的压力。

就在《人民日报》第二版转载文章的当天晚上约23时,正在上夜班的总编辑胡绩伟接到时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吴冷西的电话,根据胡绩伟的电话记录,吴冷西是这样说的:“你们怎么能发表这样的文章呢?这篇文章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理论上错误,政治上问题更大,很坏很坏。”吴冷西是“文革”前(1957年-1966年)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说话逻辑性、理论性很强,他说:“文章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文章说的马克思主义要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以后才能证明是真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国家可以取得胜利学说,只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实践以后,才能证明是真理。就是说列宁提出这个学说时不是真理,一定要等20-30年以后实践证明了才是真理。那么,人们怎么会热烈拥护,会为之贯彻执行而奋斗呢?文章是提倡怀疑一切,提倡真理不可信、不可知、相对真理不存在,真理在开始提出时不是真理,要经过实践检验后才是真理。这是原则错误。”

尽管,胡绩伟已经考虑过转载的后果,但他还是被老总编辑那条理清晰的斥责激出一身汗,他的话是那样富有论战性。“文章在政治上很坏很坏,作者认为‘四人帮不是修正主义,而是教条主义,不是歪篡毛泽东思想,而是死抱着毛主席的教条不放,因而现在主要不是反‘四人帮的修正主义,而是应该反教条主义。如文所说的,要粉碎人们的精神枷锁,就是要反对圣经上说了才是对的,所谓要冲破禁区,就是冲破毛泽东思想,文章结尾认为当前要反对的就是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上的教条,甚至拿现在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丰富的革命实践,就是要反对所谓教条主义,要向马列主义开战,向毛泽东思想开战。”

总编辑很清楚这种指责一旦被认可,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他手执耳机,边听边记,生怕漏掉一个字。“文章用很大的篇幅讲马克思、恩格斯如何修改《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作者的意思就是要提倡我们去怀疑毛主席的指示,去修改毛泽东思想,认为毛主席的指示有不正确的地方,因为不能把毛主席的指示当僵死的教导,不能当圣经去崇拜,很明显,作者的意思就是要砍旗。文章批判林彪‘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难道一句顶一句也不行?难道句句不是真理才对吗?”

紧张空气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胡绩伟不由自主地解开衬衣上的钮扣,继续记录对方的话:“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团结的基础,如果都去怀疑主席指示有错,认为修改,大家都去争论哪些错了,哪些要改,我们的党还能团结一致吗?我们的国家还能安定团结吗?所以这篇文章在政治上在砍倒毛泽东思想这面红旗,是很坏很坏的。”

“吴冷西同志,你把这篇文章说得如此严重,我想请问一下,你讲的这些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传达领导同志的意图。”

“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请你不要外传。”

“不!既然你把这事在政治上提这么高,我必须和别人讨论你这些意见对不对,所以不能不做必要的传达。”

“这,你看着办吧。不过,你要把我的电话记录送给我一份。”

“我会这么做的。”

其实,胡绩伟并不知道,早在吴冷西没有来电话之前,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已经给中宣部部长张平化打了电话,严厉追查此事。

一时间斗争的硝烟四处弥漫。从一开始,这篇文章就被上升到路线问题、旗帜问题上来。作为文章的“始作俑者”,胡福明面前没有鲜花和喝彩、荣誉和尊敬,有的只是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时任华南师范学院教授的黎克明(他是支持胡的观点的)当时对他说:“老胡,你已经卷进了中央高层内部的斗争了,风险很大,你知道吗?这可是已经转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了,要有思想准备。”

胡福明受到很大压力,甚至准备去坐牢、杀头。他坐在家中,同往常一样,默默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他相信文章是讲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百姓要说的话的。南大从校长到普通师生都赞成这篇文章,校长匡亚明就曾对他说:“文章我看了,很赞成。”当一些知心朋友知道这个“特约评论员”就是胡福明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说出来了就是胜利……”胡福明受到莫大鼓舞。

在此关键时刻,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尖锐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同时批评说:“我们也有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主席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际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样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他在讲话中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次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邓副主席精辟阐述毛主席实事求是光辉思想”为通栏标题,《解放军报》在头版用套红大标题,详细报道了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6月6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又在第一版全文发表了这篇讲话。邓小平的这篇讲话,使坚持实践标准的人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更明确了真理标准讨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其重大的意义,坚定了冲破阻力推动这个大讨论的信心和勇气。

但是,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6月15日,汪东兴召集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负责人开会,对《标准》一文和其他几篇文章再次进行指责,并点名批评胡耀邦,要他在报上写文章要注意。他强调,特约评论员文章可要注意,有几篇不是那么恰当,不要图一时好过。他认为,宣传上不足之处,国内外敌人会利用,被敌人利用是不得了的事。他在讲话中还特别提到,关于“特约评论员”这件事,他向华国锋汇报过两次。言下之意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

6月24日,《解放军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的长篇文章。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人之所以要坚持某些旧口号、旧提法,“除了人们的思想往往落后于实际这一点以外,还因为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或多或少地同这些旧口号联系在一起的缘故。这些人,他们口头上说的是担心某些旧口号、旧提法的修改会导致整个革命和整个理论的否定(显而易见,这不过是一种天方夜谭式的饰辞),实际上是害怕自己某种个人的东西因此受到损害”。

这篇被称为《标准》姊妹篇的长文,是在胡耀邦和时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罗瑞卿的关心、支持下产生并发表的。罗瑞卿亲自修改定稿,并为此同胡耀邦至少通了6次电话。文章发表后不久,罗瑞卿前往西德,安装人造股骨。临行前特地给《人民日报》负责人打电话,说:“这篇文章如果要挨打,我愿先挨40大板。”

7月21日,邓小平找张平化谈话,给他打招呼,要他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拉向后退”。

7月22日,邓小平又找胡耀邦谈话,旗帜鲜明地支持他发动的这场真理标准讨论。他说:“原来没有注意这篇文章,后来听说有不同意见,看了一下,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

8月19日,邓小平在接见文化部负责人时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驳不倒的。……这是一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好文章,它提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共产党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篇文章文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挂了帅牛鬼蛇神脚下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