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动物睡眠

2008-07-06译/佳

意林原创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博格海豹哺乳动物

译/佳 郡

睡眠,对于人类和动物而言,是一种消除疲惫和积蓄能量的方式,它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时间的长短,则会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临时变更睡眠时间,并且能够以短时睡眠让自己恢复充沛体力,而动物在这方面似乎更胜一筹。

睡眠的多样性

据说,战争时期的拿破仑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的觉,遇到万不得已时,他还会伏在马背上睡上一会儿。但是,他骑的马比他睡得还少,通常睡3个小时就足够了。

可是,长颈鹿的睡眠更少,它们每天只需睡两个小时,它的睡觉姿势也很可爱:入睡前先将两条前腿跪下,两条后腿向前一屈,屁股顺势往地上一坐,开始酣睡。它那长长的脖颈,则高高指向天空。而蝙蝠和条形鼠以20小时的睡眠保持着爱睡懒觉者的纪录。在动物王国里,不仅在睡觉的时间长短方面,在睡觉的技巧方面都有真正的高手:某些动物站着睡觉(大象、马、绵羊等),如果它们躺下“休息”,则说明其身体出了毛病;有些动物单腿站着睡觉(鹳、红鹳等);某些动物在水里睡觉(海豹、河马等);某些动物甚至可以在飞行时睡觉(鸣鸟、军舰鸟和信天翁等)。

动物睡眠的多样性使动物研究人员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们为什么这样做?”“它们怎样做到这点?”“我们为什么无法这样做?”这是人们在研究动物睡眠时经常提到的问题。

对于动物睡眠的秘密,研究人员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认识之一是,确实所有的动物都睡觉(不仅仅是哺乳动物)。如果它们因受干扰过长时间得不到休息,那么它们会像人一样补回被耽误的觉。而且,如果动物长期不睡觉,那么它也会死亡。

睡眠时间长短不一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问题,科学家们早已注意到,动物的体积越大,睡觉就越少。这是符合逻辑的,可以这样认为:动物的体积越大,它在天敌面前躲闪逃避的机会就越小。因此,一些大型动物总是来去匆匆。这个论点同样也适用于马、长颈鹿和牛,它们吃草来消磨大量时间,并且不能很好地隐蔽。但是,下面的例子却让这种说法有些站不住脚:大象只睡4~5个小时,也属于睡觉少的动物,尽管它们几乎没有天敌;狮子虽然体积不小,但睡眠多达18个小时,是极其明显的爱睡懒觉者。因此,科学家们似乎更多地认为,睡眠习惯与饮食习惯有关。在整个动物王国,食肉动物睡得最多,而食草动物则睡得最少。

现在,有关动物睡眠之谜已经被科学家逐一解开。例如,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鸟类为什么在睡着时不会从树枝上掉落下来?而且,它们睡得越熟,就会将树枝抓得越牢。那是因为动物与人不同,人在想要抓住一些东西时,必须绷紧肌肉,而鸟类则相反,它们若要松开抓住树枝或者其他物体的爪子时,就必须先绷紧肌肉。所以,它们要松开抓住树枝的爪子,就必须先醒来。

科学家们同样通过研究发现了海洋哺乳动物在水里睡觉的秘密。虽然在这些动物的脑子里没有可以本能地向它们发出“浮出水面”这种指令的呼吸中枢系统,但它们在水里睡觉却不会被淹死。鲸、海豹和海豚等哺乳动物其实只用一半大脑睡觉。而当它们进入深睡状态时,其一半大脑就关闭了,另一半大脑则操纵其身体游动。一只眼睛闭上,另一只眼睛则睁开,它们侧着身子兜圈子,并经常浮出水面呼吸。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又会转身,闭上另一只眼睛,用另一半大脑睡觉。海豹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时变换方向。

睡眠方式与人类相似

研究越深入,在动物睡眠和人類睡眠之间发现的相似之处就越多。许多动物有固定的入睡习惯:黑猩猩每天晚上都会先铺好“床”,再把自己的“枕头”拍松,还要找一个偎依的伙伴;马戏团里的大象会来回兜圈子;狐狸、狗和猫则要将自己的毛皮舔干净;仓鼠和家鼠睡觉时要先把自己的“卧室”变暗。就像人类一样,幼小动物的睡眠时间通常也要比成年动物长。

不仅仅是人类和动物的睡眠习惯相同,所有的哺乳动物在睡眠时也经过相同的阶段:熟睡阶段、短波轻睡阶段和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在马普马克斯·普朗克鸟类研究所工作的美国鸟类学家尼尔斯·拉坦博格对候鸟的睡眠非常感兴趣:候鸟怎样做到在夜间飞行那么长距离,虽然它们夜间通常都睡觉?

拉坦博格从在威斯康星大学工作时开始,就一直对候鸟的这种现象进行观察。有一种北美的鸣禽,它们每年从夏季栖息地阿拉斯加迁徙到加利福尼亚,途中要飞行4500公里。对这些动物在鸟笼里的观察表明,它们在受到“迁徙干扰”时,几乎一直醒着。拉坦博格解释说:“候鸟在笼子里来回蹦跳,并且不停地拍打翅膀,但它们的两只眼却始终是睁开的。”脑电图的测试结果也表明,它们的整个大脑都处于清醒状态。

(图/贾雄虎)

猜你喜欢

博格海豹哺乳动物
创造“不可能”的博格斯
狗和海豹的相似之处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阿博格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继续前行
2 从最早的哺乳动物到人类
哺乳动物大时代
哺乳动物家族会
可爱的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