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宽不足引发用户怨声载道CDN成视频网站救世主?

2008-06-28李萧然

IT时代周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节点服务器用户

李萧然

对于视用户为生命的视频网站及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来说。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带宽无异于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解决带宽问题。

看着日进斗金的CDN服务提供商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许会百味在胸。因为,这一技术全赖于他的一时风流才使得这一市场有机会达到今天的繁荣。

1999年,美国司法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著名的关于克林顿丑闻的“斯塔尔报告”后,该网站立刻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最火爆的站点之一,最后竟然因为点击量过多导致网站崩溃。这一事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看在眼里。于是,一个专家小组很快成立,开发出能有效地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种内容的CDN(内容发布与速递网络,目标是改善目前互联网性能不佳的问题)技术。

这一技术的出现,立即在大型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中得到青睐。现在,证券、金融保险、网上交易、网站、网络视频等领域都已对CDN服务形成了强烈的依赖。特别是CDN服务商手中掌控的巨大带宽,更使视频网站在这一领域掀起了一场争夺战。

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过去的两年中,多达二三百家的视频网站烧钱无数,然而那些钱被谁赚到了呢?真实的答案是:除了提供网络通道的宽带运营商,再就是CDN服务提供商们。据诺达咨询研究报告,2006年,全球CDN市场规模为25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该市场将以超过50%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8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这一巨大的市场不但让VC心动,也让这一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利益者垂涎不已。然而,随着互联网向视频多媒体转型,CDN服务商手中的带宽能满足增长势头强劲的市场需求吗?

救世主

互联网有一个著名的8秒原则。用户在访问时,如果时间超过8秒就会感到不耐烦,如果下载需要太长时间,他们就会放弃访问。

这一规则对于视用户为生命的视频网站及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来说,无异于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解决带宽问题。

据了解,视频网站所占用的带宽远远高于传统的互联网网站,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带宽承载量不得不每6个月扩容一倍。以每个视频20M计算,若每天有1万个上传量,则每天需要消耗大约2000的存储空间,这对于一般网站来说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销。有专业人士计算,如国内有网站达到YouTube的流量,它每年的带宽成本就要2.4亿元。

来自视频网站的行业数据显示,土豆网每月的不重复用户数已达到6000万,占中国宽带用户的1/3。目前,土豆网上的视频节目总数超过930万,每天的视频播放量超过一亿,网站总浏览量平均达到1.2亿。

如此巨大的用户人数,对于视频网站的带宽是一个考验。《IT时代周刊》在体验时发现,在用户数集中的时候,打开一个视频的速度慢得惊人,引发出用户的怨声载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CDN服务成为解决视频网站烦恼的最佳办法。

“视频网站融来的一两千万美元资金,如果自己烧的话,可能一年就烧完了,如果用了我们的服务,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笔钱能让他们撑上三四年。”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hinaCache)的创始人兼CEO王松说。

对还看不到盈利时间表的视频网站来说,省钱当然是生存下来的第一条件,所以,包括土豆、我乐、第一视频等视频网站从投资商那里获得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都交给了蓝汛,原因就是CDN可以帮助它们提高网站访问速度,最为关键的是为它们的网站省钱。

而除了帮视频网站解决心腹大患,一些从事网络视频直播的网站也从CDN服务中获得了效益。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看两会,是今年两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据了解,两会期间,不仅所有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门户网站均开通了两会视频直播、互动和分享栏目,而且网民访问视频的热情也是空前的。

据了解,ChinaCache在“十七大”期间为央视国际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4家主流新闻网站的网络直播提供了CDN服务。在本次网络直播最高峰,四大网站占据的网络带宽达到75G,ChinaCache直播平台在“十七大”期间服务的网站点击量超过14亿次,是平时日访问量的10至15倍,其中海外浏览量超过9000万次。

“如果不用CDN服务,我们要完成这样的网络直播是不可能的。”一家知名新闻网站的技术经理向本刊记者介绍,在“十六大”的时候,该网站曾经尝试实行网络直播,但结果是一开始直播,服务器就陷入瘫痪。而这次直播,不仅只有文字,还有大量的音频、视频和图片,却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依靠这样的表现,CDN服务提供商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并被更多人熟知。

曲折的成长

现在,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来看,CDN都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态势。但在CDN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据了解,CDN技术被引人中国有一个故事。1999年美国调查克林顿丑闻的“斯塔尔报告”被竞相点击导致挤爆网站是CDN技术的诱因。这次事件促使人们思考:既然“20%的互联网内容被80%的网民浏览”,为何不将互联网“点对点的传输”部分转化为“点对多点的广播式传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此成立了专家小组开发CDN技术。

而此时,北京蓝汛公司也已成立一年了,王松也在尝试着解决类似的问题,他一开始想做的是用卫星进行互联网内容的分发与传送,不过这个设想未能实现,而是将国外CDN的概念慢慢引进到了中国。

其实,CDN的思路并不复杂,就是将网站信息分布到离网民最近的服务器上去。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代理节点服务器,由CDN中心控制系统实时将用户对使用CDN的网站的连接请求转移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服务器。比如有广东用户访问新浪,广东节点的服务器就会发出请求,将新浪原站点的内容发送到广东节点,从而使该次访问在广东节点的服务器上实现。这样首先可以保障用户的访问质量。其次,可以缓解对新浪等内容服务网站的访问压力。第三,可以节约大量对主干网络带宽的占用。

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CDN的表现同样可谓“神勇”。美国最大门户网站之一的msnbc.com每天访问量达到1270万页,是日常访问量的4倍多。其中90%以上的访问量都由CDN分担,其中包括3000万分钟的1300万个网络视频录像播放。而在使用CDN服务前,1300万次的流媒体点击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CDN服务的好处也让微软折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让微软大吃苦头的冲击波病毒曾让Microsoft.com两次暂时关闭。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微软祭出的“法宝”就是租用新的CDN服务。由美国Akamai公司的

CDN网络处理相关网站的访问请求,该网络由分布在全球的15000台Linux服务器组成。相对于CDN服务在国外的辉煌,它在国内却遭到短暂的冷遇。

当时,ChinaCache公司的第一个服务对象是广东电信。通过卫星直播的方式实现互联网信息的点播服务的想法得到广东电信认可后,就让ChinaCache公司采购设备,建设完成了这个广播网络。当时的带宽已经达到了当时很多人不敢想象的400K,广东电信也发展了400多家企业用户,但由于没太多精力发展用户,这个项目后来被搁浅了。

这件事没做成让王松有些郁闷。有一次和新浪网CTO严援朝谈起这件事,严援朝觉得如果换这个模式的话,新浪这样的企业也许愿意付费。这让王松眼前一亮,决定转过头来做这件事,于是从美国引入技术,加上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形成了现在的CDN模式。

2000年悉尼奥运会,新浪抓住了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来报道奥运会的机会,但由于网民的访问量巨大,中国队每拿一块金牌,事先没准备的新浪就瘫痪一次。新浪也因为这次事件迅速成名,也愿意为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而付费,新浪便成为王松CDN服务的第一个付费客户。之后,几大门户都知道了CDN服务,也正是从那以后,CDN正式在中国市场上为外人所熟悉。

VC青睐

虽然CDN已经发展了将近10年,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还是认为,CDN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可扩展的空间很大。王松就认为,“CDN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是互联网产业链的主角还是配角,现在下结论都太早。”

一个最吸引人的现象是,VC已经对这一领域进行投资。

国外市场上,CDN服务提供商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2006年9月,美国CDN服务提供商Internap成功上市。美国第二大CDN服务提供商Limelight也于2006年获得1.3亿美金投资,并于2007年6月8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同时在中国市场上,ChinaCache在2005年也获得了来自德丰杰、集富、InteIVC和英特尔投资的850万美元的第一轮投资。2007年6月,该公司又获得来自启明创投、STarr国际基金、SIG,以及集富亚洲等的投资,共募集资金3150万美元。

投资界看好CDN并非一时冲动。在过去两年产生的新的互联网发展高潮中,CDN业务对于整个互联网业而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YouTube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被GooSe收购之前,它只拥有30-40名员工。一个内容提供商要运营自己的网络,仅仅是控制60G~70Gbps的网络流量这一项工作就需要很多员工。如果是这样的话,YouTube就不能迅速做大,也不会引起GooSe的注意并被收购。正是因为有了第三方的服务,YouTube才得以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VC对这一领域的青睐,显然是有备而来。

诺达咨询对全球CDN市场的研究发现,从2004年起,CDN发展提速,而且随着全球范围内Web2.0、流媒体网站、电子商务、游戏类网站的兴起,2005年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全球CDN市场增长率为28.3%,市场规模达到25亿美元。预计2008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

而且与国外CDN发展相比,国内CDN仍存在着差距。国内CDN建设并不成熟,除去北京、上海、广东几个网络密集布局的地方建设有多个节点外,其他省份的节点建设规模仍就较小。国内CDN服务的普及率很低,并且服务对象多局限在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大型的门户网站。

这一远未开发出来的市场,自然让VC对这一领域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只是,随着2008奥运会的来临,对CDN行业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单独一场比赛就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把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站上!面对此举,CDN运营商们做好准备了吗?

猜你喜欢

节点服务器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2018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
信用卡资深用户
用独立服务器的站长注意了
定位中高端 惠普8路服务器重装上阵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