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为什么打不到老妇人?
2008-06-26倪岗
倪 岗
最近拜读了《关于〈蜡烛〉一文的一点疑问》(《语文建设》2005.11),作者提出“炮弹不停地轰炸,怎么炸不到老妇人?”的问题,恰巧我在一次听课中学生也问到,当时就引发我的一些思考。借此机会,谈点自己的想法。
正如作者所分析的,德国人如果要真打的话应该完全可以打到老妇人。再看看原文吧。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妇人很远。”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似乎炮弹故意在躲避着老妇人。如果说是漏洞,这些反复出现的明显漏洞,作者不知道吗?著名作家茅盾翻译时看不出吗?还有,编者看不到吗?
这里还应该探讨的是德国人为什么不打老妇人?
面对完全没有武装能力的老妇人,德国人或许是不愿意浪费弹药。更可能的是,面对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德国人想到自己的母亲、祖母,因此不忍打吧?
战争是灾祸,是苦难,是人类的最大错误。在死亡挤压下,战争使人类丧失理智地残杀同类,最大限度地暴露人性中凶残丑恶的东西,也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人性中的亮色。
想到一个真人真事。
1936年,英国作家奥威尔志愿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一天早晨,他到前沿阵地打狙击,经过漫长的等待,准星里终于闯进一个目标:一个光着膀子、提着裤子的敌方士兵,正在不远处……真是天赐良机,奥威尔稳稳地瞄准了他。但奥威尔却犹豫了,他的手指始终凝固在扳机上,直到那个冒失鬼走远……他的理由是:“我没有开枪,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那提着裤子的细节。我到这里来是打‘法西斯分子,但是提着裤子的人已不是法西斯分子,他显然是个同你一样的人,你不想开枪打他!”(《奥威尔文集》第84页,《西班牙战争回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的确,一个人当他提着裤子时,其杀人的职业色彩便褪去了,他还原成了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一具生理的人,一具正在生活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战争还讲人道、道德、规则吗?战争固然是残酷的,而交战双方之所以愿意守规则,就是因为这样的规则对双方都有利。中国古代也有“两军相争不斩来使”的通行规则。在西方,1863年,由瑞士公民J.H.迪南发起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日内瓦诞生。次年8月在该委员会倡导下,瑞士政府在日内瓦召集了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参加的国际会议。8月22日,与会12国签署《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的公约》。该公约的签署标志着战争法规中人道主义法的诞生。这是关于战时伤病员待遇的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它规定了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规定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并按公约规定的条件遣返他们。1868年第二次日内瓦公约又把这一规则扩展到保护海战中的受伤水兵。1929年《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规定保护战俘,指出战俘不是罪犯,交战方必须人道地对待对方战俘,并且在战后释放战俘。1949年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补充和改写了前三次公约的条款,增加了战时保护平民的内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战时平民置于国际法的保护之下,明确禁止战争期间绑架、杀害平民,禁止对平民实施超出司法权范围的审判和处罚。
上述四公约于1949年8月12日由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61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至1994年8月,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继承等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
当然,二战的军人不可能读到1949年的保护平民的法规。不过这种保护平民的意识却是源远流长的。公约只是把约定俗成的加以规范化、法制化罢了。
或许有人问,纳粹分子也会有人性的光辉?我们不光要看到杀戮犹太人的纳粹分子,也要留意到纳粹中也有辛德勒呀。
在残酷无情的战争面前,炮弹一直没有打到老妇人,至少还残留着一丝人性的光辉。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相信对战争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这或许有误读成分,却是有意味的误读。我宁愿相信那是作者的原意。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