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摭谈
2008-06-21许心
许 心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翻开已有些泛黄的书页,走进那段尘封多年的历史:滚滚东去的江水淘尽了千古英雄,我站在岁月的岸边,掬起一捧又一捧江水,若有所思……
其一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本纪》
这是项羽年少时说的:“文字够记个姓名罢了。剑术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对抗上万人的本事。”司马迁在为英雄作传时,喜欢写一些他们出名前不寻常的言行。项羽的这句话自然体现出了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叔父项梁对他刮目相看,开始教他兵法。且不说后来因为项羽骄傲自满,兵法没有学完,单看这一情节,项羽就输给了刘邦。刘邦年少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史记》上说他待人宽厚,喜欢施舍,不肯从事生产劳动。到了壮年,就试着去做官,结交了萧何、曹参,取了名流吕公的女儿,还制造了斩白蛇等舆论,攒足了群众基础。
项羽的“万人敌”是率兵打仗,攻城略地,彰显个人的英雄主义,是为“将才”。而刘邦又有什么本事呢?连他自己都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镇定国家保证粮草他不如萧何,率兵百万战无不胜他不如韩信,他惟一的优点就是能够任用人才。而这恰恰是更高级别的“万人敌”,是为“帅才”。项羽仅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任用,又怎么能和刘邦抗衡呢?
当项羽长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时,他可曾想到,年少时的豪言壮语早已道破了结局。人生的定位决定了是非成败,无关上天,无关命运。
其二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太后本纪》
“女主吕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发号施令不出门户,而天下却安然无事。刑法很少使用,而罪犯却很稀少。老百姓一心务农,也就丰衣足食了。”这是《吕太后本纪》的最后几句话,也是司马迁对吕后时期政治的评价。众所周知,吕后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了夺取权力,她不惜一切代价,杀掉的王侯贵族不可胜数,甚至还“发明”了我认为历史上最野蛮的酷刑:“人彘。”有这样的女主当权,政治气氛一定相当紧张,但天下却“安然无事”。从高祖驾崩到惠帝去世到吕后擅权到分封诸吕到吕后逝世再到铲除吕氏,朝中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纷繁复杂的局势,可老百姓居然还能专心农耕,丰衣足食。不知是因为吕后一心一意争权夺利,无暇顾及天下,百姓们顺着高祖时期的惯性生活,也能安居乐业,还是因为吕后确实有治理天下的才能,才使得“天下晏然”。但朝中的政治狂风竟没能摧毁民间的太平盛世,实在令人称奇。
在中国古代,一朝朝天子、一朝朝贵戚和一朝朝大臣上演了无数场政治秀:弑君、杀臣、谋反、兵谏、垂帘听政、储嗣之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谓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这种高层政治与百姓无关,哪怕闹得改朝换代,江山更名,只要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有衣服穿,他们便会心满意足了。政治,永远是少数人的舞台。
其三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后鲁齐交战,鲁国本打算让吴起任主将,但因为他娶了齐国女子为妻,所以国君就怀疑他。于是就有了引文那句话:“这时,吴起一心想成名立业,就杀了自己的妻子,借此表明不亲附齐国。”这样,鲁国终于用他作了主将。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刘备给“妻子”和“兄弟”下的定义: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了尚可补,手足折了便无可挽救了。看来,吴起也是把妻子当做一件衣服了。关于他,还有一件事情也颇有争议。吴起年轻时,求官不成,败掉了万贯家业。同乡人讥笑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他的人,离开了卫国。与母亲辞别时,他咬着胳膊赌咒说:“我不做卿相,就不再回卫国。”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去世了,吴起终究也没有回去。不过几句讥笑的话,同乡人竟招得杀身之祸,真可谓睚眦必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吴起这样一个用亲情赌前程的人,纵然用兵如神,名噪一时,也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声誉,无法使我产生敬佩之情。
也许古今的价值观无法等同,但我相信,一个人即使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倘若是以牺牲人性中最质朴的情感为代价的,那他终究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雕像,而不是一个让人景仰的伟人。
其四
“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伍子胥列传》
说这话的是伍子胥的哥哥伍尚,那时楚平王胁持着伍子胥的父亲,让他召两个儿子前来,想要一并除去。接到通知后,兄弟俩都明白去的结局是同归于尽,伍尚却说了上面的话,还嘱咐弟弟,要他报了杀父之仇,自己则将和父亲一起赴死。结局很多人都清楚,伍子胥协助吴王打下了楚国,他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下,以报杀父杀兄之恨。在这里暂且不评价伍子胥的做法是否偏激,伍尚的选择却触动了我的心弦。
历史总是惊人地重复着。三国时期的徐庶,也作出了和伍尚相似的选择。当时,曹操为了得到徐庶扣押了他的老母,其实只要徐庶不投奔曹操,他母亲就是安全的——倘若曹操杀了他的母亲,徐庶岂不更会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为母报仇吗?以徐庶的智谋,肯定能推断出这一点,但他最后还是离了刘备,进了曹营,做了一个不为曹公出一计的“谋士”。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他和伍尚有着同样的想法:母亲召唤的时候儿子不去,如果日后曹操不把他看得那么重要了,老母的性命可就难保了。于是,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代,徐庶选择了“孝”。
对于伍尚和徐庶艰难的选择,我报以怜悯——这样的选择题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个选项都意味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都会使他们的命运就此转折。历史有它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苛求古人,面对这样两难的抉择,无论对谁都将是一次心灵的煎熬与挣扎。但既然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内心,应该是可以无怨无悔了。
其五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纪于左……”——《仲尼弟子列传》
这句话是说:“从子石以上三十五人,他们的年龄、性命以及受业情况都能明显地见到文字记载。其余四十二人,没有年龄可考也找不到文字记载的记在下面……”接下来就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只有姓名和字,有的甚至连字也没有,扫了两眼就没有兴趣仔细看下去了。其实前面的三十五个人中,有六七个也只有姓名、字和年龄,还有六七个只记载了他所说的一句话或是孔子评价他的一句话,只有那么几个激扬文字的,如子贡、子路等人,还算是知名度比较高。七十七个门徒,虽然都受教育而通晓六艺,真正有名的也只有几个人而已,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讲究“立德、立言、立功”,也就是说,有了光明正大的品德、不朽的言论或著作、建功立业的事迹三者中任意一条,便可以名垂青史。孔子和他的门徒,应该是靠“立言”流芳百世。偏偏有些徒儿,有着良好的条件,却没有一鸣惊人的言论,也没有得到孔子的重视,便带着孔子弟子的光环,慢慢地隐入历史,最终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符号,逐渐被后人忽略。
有道是“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那些希望被载入史册的人,向着“三立”努力吧!不然,你就无法证明自己生命的轨迹,也就没有人有义务去铭记你的存在。
展卷,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跃然纸上;掩卷,一缕缕纷繁复杂的思绪纠缠其中。这些诞生在数千年前的文字令代代人不胜欷歔,获得几多启迪。这部成稿在西汉王朝的巨著还蕴藏着什么智慧?站在岁月的岸边,我听到了遥远的呼唤,或许江中还有许多美丽的浪花,等待着我去采撷……
【简评】思路开阔,文随意转,点点滴滴,启人心智。《史记》是一部深沉凝重的大书,而作者读后感慨良多,于是采取这种随笔札记的形式,笔法灵动自如,情理相生,有史料,有情致,有感悟,有联想,有思想,短小精悍,意味隽永。
(指导教师:苏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