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请理解我们》升格示例

2008-06-21冯汝汉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 2008年6期
关键词:联欢会心声升格

冯汝汉 金 伟

[习作原文]

老师,请理解我们

江苏东台市梁垛中学小草文学社徐 洁

老师,也许您看了下面的话会生气,但请您不要发火,听一听我们的心声——老师,请理解我们!

老师,您知道什么叫理解吗?理解是一种品味,是对内心的诠释,是对心灵的呼唤;理解就像是品茶,品出了苦尽甘来的甘甜;理解就像是一团温火,将寒冷已久的心灵一点一点地融化。

去年国庆节前,您给我们布置了那么多作业:练习册、周末练习、补充作业、背诵古诗、整理笔记……别的不说,单是那补充作业,就是满满的十多张讲义。同学们怨声载道,可您却说,不做那么多作业,成绩怎么会好?

不久,元旦到了,学校让各班自行组织“元旦联欢会”。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元旦。满以为您会大发慈悲,让我们放松一下。可是——您却让我们自习。隔壁班的欢声笑语让同学们羡慕极了,可您却说,这么贪玩,成绩怎么会好?

上周星期一,我们盼来了有趣的电脑课。终于上课了,大家开心极了。谁知,还不到两分钟,您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把欢乐赶得无影无踪,取代它的是——黑板上的“X、Y、Z”,是您有板有眼的讲解,是我们愁眉紧锁的脸。可是,您却说,不吃“小灶”,分数怎么会高?

分、分、分,同学们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老师,不是我们贪玩,不是我们不肯吃小灶,不是我们不肯做作业;而是我们吃的“小灶”太多,我们的作业太多,玩的时间太少!

老师,不要总是用分数来看我们,请理解我们!

[升格建议]

这篇文章篇幅虽短,但读来令人深思,其原因主要在于说的是真心话,抒发了真情实感。但细心品味,习作还存在较多毛病,必须认真修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动一动“手术”:

一是选择的材料必须紧扣中心。文章开篇明义,请老师看了下面的话要“理解我们”。按理应该直接陈述“我们的心声”,而作者却用一个段落(第二自然段)解释了“理解”。这里对“理解”的解释虽然语言简洁优美,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段文字对本文中心来说,无关紧要。如果删去这一段,不但上下文贯通一气,而且有助于突出本文要讲的话题“请理解我们”。

二是谋篇布局必须凸现中心。第三至五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由“国庆节”,到“元旦”,再到“星期一”,由远而近,向老师倾诉心声,很好。但每段的开头与标题“老师,请理解我们”读来有点不和谐,不能凸现中心。题目用了呼告手法,如在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的段首也加上“老师……”之类的呼告语,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建议将这三段的开头改一改。

三是有些地方的交代前后不照应。如第七自然段“不是……而是……”一句,三个“不是”与上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没有一一对应。正确的顺序应是:“不是我们不肯做作业,不是我们贪玩,不是我们不肯吃小灶”。还有“而是”后面的三句与前面的三个“不是”也失去照应,其语序应调整。

四是第六自然段的议论没有靠船下篙,缺乏针对性。如果改成这样:“分数!分数!!一切为了分数!!!”这就成了“分数怎么会高”的自然延伸与评价,文章的主旨就深刻多了。

[升格佳作]

老师,请理解我们

江苏东台市梁垛中学小草文学社徐 洁

老师,也许您看了下面的话会生气,但请您压住怒火,聆听我们的心声——老师,请理解我们!

老师,您还记得吗?国庆节要放假,您给我们布置了那么多作业:练习册、周末练习、补充作业、背诵古诗、整理笔记……别的不说,单是那补充作业,就是满满的十多张讲义。同学们怨声载道,可您却说,不做那么多作业,成绩怎么会好?

老师,您还记得吗?元旦前夕,学校让各班自行组织“元旦联欢会”。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元旦。满以为您会大发慈悲,让我们放松一下。可是——您却让我们自习。隔壁班的欢声笑语让同学们羡慕极了,可您却说,这么贪玩,成绩怎么会好?

老师,您还记得吗?星期一,我们盼来了有趣的电脑课。终于上课了,大家开心极了。谁知,还不到两分钟,您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把欢乐赶得无影无踪,取代它的是——黑板上的“X、Y、Z”,是您有板有眼的讲解,是我们愁眉紧锁的脸。可是,您却说,不吃“小灶”,分数怎么会高?

分数!分数!!一切为了分数!!!

老师,不是我们不肯做作业,不是我们贪玩,不是我们不肯吃“小灶”,而是我们的作业太多太多,玩的时间太少太少,吃的“小灶”太多太多!

老师,不要总是用分数评价我们,请理解我们那颗未泯的童心!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读来顺畅多了。其亮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心明确,娓娓道来。开篇直接提出话题:“老师,请理解我们”;接着从课业负担、课外活动和技能课等方面列举事例抒写“老师,请理解我们”的心声;最后用“不要总是用分数评价我们,请理解我们那颗未泯的童心”一句作结,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中心。二是语言简洁流畅,运用自如。如写“我们”企盼元旦联欢会:“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元旦”;写老师不理解我们上电脑课的欢乐:“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把欢乐赶得无影无踪”。特别是排比手法的运用,既有排比段“老师,您还记得吗?……”把全文紧紧串在一起,又有排比句“不是我们不肯做作业,不是我们贪玩,不是我们不肯吃‘小灶”,读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有助于表达“心声”。还有重叠词语的运用,使文章的韵味顿生,如“太多太多”“太少太少”“分数!分数”等,为文章平添了无尽的回味,强烈地表达了当今中学生要求减轻过重学业负担的心愿。

(作者地址:江苏省东台市梁垛政府路梁中宿舍楼028信箱)

猜你喜欢

联欢会心声升格
精彩的联欢会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动物联欢会
一头黑鲸的心声
透视心灵
亲子联欢会
数字联欢会
倾听心声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