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 吐秀飘香
2008-06-18何显山
何显山
一、积累写作材料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说,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认为要输出信息必先输入信息。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浸透着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是一种输出信息的心理活动,也必然要先输入信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正是输入信息的过程。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必然环节之一,“写作基本过程按照写作活动的一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即积累、构思、行文、修改”①,对于写文章有两方面意义。
(一)写作的触发点。
固然高中生写作的常态是按要求作文,但主动地触发总比被动地完成要好。即使是考场作文,也可以从平时的写作材料积累中得到启发、触动,何况平时高中生大量的日记、随笔都应是一种写作诉求的自然流露。写作的本质就是作者主观内心的表达方式之一。生活作为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作者胡万春谈《骨肉》的创作体验时说:“我坐下来,脑子里的思潮如汹涌的海浪,冲击着我,……我觉得要说的话多得不得了,真恨不得一下子都倾倒似地倒在纸上。”可见,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有了激情,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才能有表达的欲望,作文才能一吐为快,才是好作文。所以刘芳扬说:“写作教学要解决的似乎是如何写,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写什么是如何写的灵魂和核心、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体现,从‘写什么角度去解决‘如何写才是抓住了要害。”②而池莉在其《创作的激情》一文中谈到写作体会时说得更深刻:“我的创作原动力从哪里来?我想,它绝大部分从我自己的生命中来。……换句话说,不是从人类社会已经规整、梳理的、逻辑的和理论的地面来认识这个社会,而是从这幢建筑的最底层——地表之下,那最原始最毛糙最真实的生命发端处体会和领教这个社会。这种亲身体会和领教对于个人来说,虽然充满辛酸与苦涩,同时却也充满了文学的因素和写作的动力。”③因此可以说,积累越多,尤其是经历和积累的原始性材料越多,就越有创作的热望,这也是写作的前提。
现在高中生的作文之所以多为文造情,多无病呻吟,多假、大、空,实质上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经历和积累太少,写作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上针对性地要求得很明确,“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也强调考生的作文应“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要达到这些能力要求,都离不开积累写作材料这个写作的最根本的触发点。
(二)文章主题的支撑点。
一篇文章由主题、材料、体裁、结构、文采等多方面结合而成。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而支撑起文章灵魂的实质性内容是文章的材料,因此写作材料的多寡优劣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学生写作文困不困难,爱不爱写作文,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写好一篇作文的材料。就像盖房子一样,房子的式样重要,但没有盖房子必须的材料——砖、水泥、钢筋、木材……是无论如何盖不出房子的。作文亦然,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语言材料、生活材料、情感材料,才能写出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文章来。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书面表达要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高考考试大纲中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考生作文“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积累写作材料就是在积聚支撑文章大厦的梁柱。
二、指导高中生积累写作材料的教学策略
我们现在有种类繁多的作文指导书,甚至有的指导书还为高中生整理好了各种写作备用的事理材料。但我们知道,积累写作材料远非如此简单,尤其处在高考压力下,高中生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途径更是有其特殊性。所以要使高中生在实际的学习中真正为作文尽量有效积累材料,则要有立足于高中生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写作的材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直接经历体验,二是通过媒介间接获得。高中生以间接知识学习为主,时间很紧,亲自实践感悟的机会不多。因此高中生获取写作材料是以间接途径为主,直接途径为辅。
(一)指导高中生从直接途径获取写作材料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因紧张的学习而无多少时间去体验生活。但学习本身的经历体验及学生校园生活就是直接感悟的对象,何况校园外的亲朋之间的联系及社会联系,虽然少,但也是高中生成长的必然经历和体验,这些都可成为高中生笔下具有个性色彩和真情实意的写作材料。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教学策略。
策略一:培养善于观察、体悟的心理品质。
虽然高中生的时间很紧,但仍可以很好地感受周围的世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敏感期,对各种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他(她)们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既有敏感的感性观察,又会进行一定深度、广度的理性分析,这是社会化的一种表现。高中生除学习外的生活也许是平凡的,但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擦亮眼睛,用心寻找平凡的美好,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只有把高中生尽量放于一个原生态的生活之中,才有可能培养他(她)们健康心灵。“只有在遭遇中才能突破不受约束的范围。只有在遭遇中才会产生那种无条件的、在所有要求中抓住重点的、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情形。什么地方发生遭遇,整个精彩世界的关系就会立即发生变化。”④
教师一方面应多创造一些健康有益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如运动会、辩论赛、学习帮扶、家长会等。另一方面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去指导学生如何细致、全面地观察,如何具有深度和广度地感悟。
策略二:培养学生记日记和写随笔的习惯。
光体验不记录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及时地描述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才能抓住灵感而不流逝,材料才能鲜活、真实;也只有通过写才能使感性的东西和零乱不成熟的理性分析条理化、清晰化,写作与思维是相互促进的,同时,只有及时地记录下经历,转换和改变记忆的方式才能减轻积聚的负担,记录下的信息,历时性更强。
就高中生而言,写日记和随笔是最好的记录生活、积累材料的方式。日记把每天学习、生活、校外活动等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记下来,既有客观真相,又有主体的关照,具体鲜明,印象深刻,写作利用率是很高的。随笔可以就生活学习中体验到的某些较有价值和触动性的材料进行挖掘和文章化,其材料真实,形式自由,可零可整,可短可长。写日记和随笔的时间一长,里面琳琅满目,内容目不暇接,实在是非常有益的事。
现实中许多高中生入学前并无写日记和随笔的习惯,因此老师一方面应向学生阐明记日记和写随笔的意义,另一方面应教学生一些基本写法,如记叙、抒情、议论的技法,更重要的是督促、检查,并留一定的时间出来给学生写作,这样才不致于增加学生负担而流于形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我们每天下午安排半个小时课堂时间给学生专心写日记、随笔,并印发统一的日记本和生活随笔记录簿。在老师督促下,学生由开始不愿写就走向因有成效而乐意写,并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就不会因无实施措施,而被其他学习任务挤压导致写作流产。也有的学校与“一日反思”活动中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日记和随笔既有积累写作材料的价值,也有记录成长轨迹的意义。
生活的某方面记一点材料,写一点感悟就等于打开了一扇写作之窗,当窗户开得足够多时,你就能看清写作的真面目了,考场作文这时就只是平时写作的一种延伸和展示,这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了考场只有假、大、空,言之无物,无真性情的写作窘况。考场作文的主题范围也必定被包容在你的平时写作之中。何况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就是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注重考生表述自己的个性体验。
策略三:创造积累成果交流的氛围。
两种思想交流的结果往往是每人都拥有了两种思想。教师定期组织学生交流日记和随笔的积累成果可以使学生的积累材料成倍增加,还可以在写作技巧和思想上互相碰撞、启发。教师可以每两周开设一节日记、随笔交流课,学生交流,老师抓典型来点评。教师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优秀的成果得到展示,如每两周把大家推荐的好材料、好随笔张贴出来,用以互相借鉴,也同时激发学生积累和写作的热情。对于特别优秀的,应鼓励学生写成文章,投寄报刊杂志。
2007年夏季北京励志教育报告团在全国巡回作报告,众多的高中生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几乎所有听报告的高中生涌向演讲台要向大家表白自己的“感恩”之心,大家感觉从未如此大胆地打开心扉倾诉自己。这次心灵遭遇反映在习惯写日记和随笔的同学笔下,有的学校不失时机地开展更多的感恩教育和作文大赛。在报告会的触发下,在日记和随笔的基础上,涌现了大批好文章。笔者也抓住此机遇,引导学生从“感恩”角度去感悟“孝”的真谛。学生们对“孝”获得了全新认识,即“孝”是对长辈爱的回报。由此每个学生从自己不同的人生际遇入手,用文章表达了对这一主题的认识。笔者两位学生刘思奇和黄朝英的习作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2006—12)和《现代中学生》(2007—1),文章题目为《孝—感动的升华》和《因为爱,所以爱》。在《孝—感动的升华》中小作者写道:“大爱无欲,真爱无言。对于父母无限的爱我已经学会了感动。然而,我要做的已不止是感悟,还要将其释放、升华,我将不再让那充满期待的眼眸为我哭泣,为无知所伤。”没有真切的生活触动,是不会有如此真性情的文章出现的。
(二)指导高中生从间接途径获取写作材料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只能以间接渠道为主,获得的往往是第二手的材料,但有接触面和数量上的优势。这种间接途径很多,需要与教学工作紧密配合,并形成较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且又符合高中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从统编教材和辅助性读本中汲取材料。
国家实施“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政策,任何一种倾注了编者大量心血的教材版本都彰显了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科书编写方面的建议:“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类,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课文的挑选有意识有系统地丰富高中生的事理材料,从而接受比较广博的思想文化熏陶,实现语文人文性的性质。教材总的说来内容虽不多,可是所选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极具代表性,而且课文编排有意识地涉及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四大文学体裁,涉猎了古今中外名著,还通过范文粗略地介绍了中国文学史和各种颇具内涵的思想文化。学生经过课文的感染、熏陶,写作材料会有一个基本积淀。更何况,作文材料取自于课文,使阅读者易产生亲切感。能活学活用,看了这样的作文谁会不喜欢?2007年江西卷和江苏卷有关于“语文”和“母语”的作文命题,写作材料在课本中俯拾皆是,高分作文大多有此特点。
善用课文,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如分成爱国事迹类、回归自然类等,或分成名人名言、名篇名言、谚语、歇后语等。
策略二:从课本外阅读和其他信息传播媒介中获取事理材料。
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阅读课很重要。阅读是高中生积聚写作材料最重要的手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是必修课程两个系列目标之一。而课本外的阅读与鉴赏则是以选修课形式出现。新课标中选修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除“语言文字应用”外都与阅读直接关联,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去鉴赏、写作的。
由于上述原因,开设阅读选修课成了新课标指导下各高中学校的必然选择。阅读选修的内容可以根据新课标提供的“关于选修课程的建议”来作参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作出安排。选修课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必修与选修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必修再选修。选修的课时也应以实际情况来定。不过,不管怎样安排,内容与实施方法都应是高中生能完成并对提高其文化水平和积累写作材料有积极意义。
对阅读选修课的开设已不乏成功范例。早在1979年上海育才中学再度进行教学改革时,就对全国统编课本施行“一次多篇”的教学法(着重于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一学期只用1/3的时间就可教完,更多的时间用来教学自选教材。自选教材别开生面,初中主要学习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水浒传》、《镜花缘》、《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高中主要学文言作品:高一以《史记》的“列传”为主,高二选策论、笔记、自然科学著作,高三选诸子及史记等。教法是“读读、议论、讲讲、练练”,这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茶馆式”的教学方式。作文是放手让学生多写,自己摸索总结经验,并让学生自己互相批改。⑤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谭立义老师以读书笔记为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极大成功。谭老师把课内外阅读材料整合成几个模块,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组织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必须每天写出读书笔记,每个星期利用一个课时学生交流读书笔记和教师点评指导。开始实施时众多教育人士和家长都担心语文考试成绩会上不去,担心语文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等)及写作水平提升不了。但最后的效果正如谭老师所言:“一开始好像语文成绩不理想。但多年的高考优异成绩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成效的做法,这是一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科学做法。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其他语文方面的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最终高不到哪里去。有了丰厚的阅读所得,高考成绩的飞跃则只是高中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方面展示而已。”此言得之!
除开设阅读课,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点滴的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积累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和事迹。先分类梳理出相关内容,利用点滴的学习之外的时间与空间来“润物细无声”,效果特别好。河北衡水中学利用室外电子显示屏每天打出一条名言警句,图书馆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时刻处在学习积累氛围之中。笔者所在的学校实行学生每天抄背两条名句格言,早读时抄写,背诵五分钟。上午课前讲一则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或其他哲理故事。日积月累,并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写作积聚了丰富的事理材料。学生作文不再言之无物,学生不再怕写作,作文成绩自然有质的飞跃。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另外利用图书馆的开放和多媒体的传播,让学生能广博且最新地获取材料。还可以组织学生自愿捐献书籍,放置班上或公共场所,学生自取自阅,这种形式很好,笔者已进行多年实践。
策略三:就是在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定期(如两星期一次)组织学生之间交流读书笔记,相互从同学笔记上转录自己认为有益的材料。评比全班学生的读书笔记,对收集的好材料立即贴出来共享。这样,学生的积累建立在群体的努力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大大上一个台阶。
三、事理材料的加工处理策略
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获取的写作事理材料一般还只处于原始的记录或转抄状态。我们积累材料的目的是为写作选用材料服务,很显然,在积累与选用之间来一个过渡程序——对材料加工处理是大有必要的。据格拉塞回忆:“马克思将整个材料加工整理,并做成了有系统的内容提要,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易于选用。”⑥系统化整理过的材料恰似一个摆着琳琅满目且又规整有序的商品大仓库,为生活所需选用商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按以下的策略顺序进行加工。
第一步:引导学生多记录、勤记录。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途径汲取材料都应广博,而且应及时。这样才能尽可能真实、鲜活地抓取材料,也才不致于无端地漏失有用的材料。这需要养成随身携带笔和笔记本的习惯。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记笔记根据需要和情境可以是原文摘录,可以是内容提要,也可以及时写下所思所感。注意教学生登注材料的出处。笔者所在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随身携带笔和小记录本,准备随时记录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第二步:通过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的方式来及时发掘材料的内涵多义性,加深对所积累材料的理解。
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因为没有经过大脑处理过的东西不可能成为自己记忆和选用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教,学生的成绩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之一。
读后感或观后感就写在所积累的材料后面,紧跟材料,并且应及时写,以后有新的心得可及时补充上去。这种感悟性的文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材料多义性的内涵,如丛飞的事迹,从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问题,看到了平凡人爱心的深沉,看到了社会风气的沦落,看到了生命不朽的绝唱。写感悟性文字时从材料的内涵入手,联想起其他的事理材料,聚在一起,以自己的个性感受统帅之,也许不知不觉就成就了一篇文章。
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蕴涵进行开掘,使同一材料发挥多种功能,或同一方面逐层开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发挥材料的多层功用,或以一则材料为基点,相互勾连,由此及彼,发挥材料的规模效用。以上三种加工方式犹如赋予了积累的事理材料以灵魂,并为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了提高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的感悟深刻性,可配合一些交流鼓励性措施,效果更好。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两星期一次为宜),把优秀的读书心得张贴出来,互相交流好的做法,彼此吸取对方的思想精华。
第三步:分类整理。
积累的事理材料,经过发掘其内涵后,有必要分类整理。经过整理,零散、杂乱的材料就有了归依,有了条理,不仅需要时随时便得,而且还有助于理清材料的内在联系,甚至有可能使写作者迸射出意外的创造火花。
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按时代分,按国别分等。但就高中生而言,按材料的精神文化指向分类更有实用价值。如可以分为意志类、品德类、奋斗类、机遇类、操行类、奉献类、诚信类、智慧类、求知类、创业类、敬业类、创新类、欲望类、育人类、用人类、持之以恒类、爱心类、谦虚类等。
在已疏理的类别里,可以不断地加以补充。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点滴滴增加的材料正是一层层充实高中生写作的基座。试想,如果学生肚子里装有说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分门别类,种类齐全,脑海里装着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生活事业,样样都有,写作起来,还不“下笔有如神”,吐秀飘香。这也才能实现写作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的写作境界。
第四步:勤记忆,多反嚼。
高中生写作有其特殊之处,即应对按要求作文成为写作的常态。写作时学生积累的材料一般也不允许带在身边,这就要求学生对材料尽可能地熟悉,记忆尽量地准确。否则,上了考场,纵有千万材料似乎呼之欲出,思潮澎湃,也会失之于倒不出来,最终难于成文。只有记忆清楚且熟悉材料,才能驾驭自如,得心应手,感人服人。何况,高中生作为青少年,多记诵一些名人轶事、名篇佳作、名言警句等事理材料,将终生受益。这也为以后成长中的生命反嚼提供了材料。有些事例和道理,也许需要人的一生才能解读。要解读,首先就得记忆下来。如果出现基本的事实不明或材料记忆有误,未免贻笑大方且影响作文的评价。
以上四步写作材料的加工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环环相扣,也相辅相成,既为写作积蓄了创作的热望,也为支撑文章主题提供了厚实的选用材料。
————————
注释:
①徐振宗、李保初、桂青山编著:《汉语写作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刘扬芳:《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4期。
③《作文指导报》2008年1月1日,第180期。
④[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⑤参阅李树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⑥格拉塞:《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作方法》,第16、23页。
[作者通联:江西南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