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实现

2008-06-16顾群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途径活动

顾群芳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的教学观所关注的不仅是活动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科学习活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个体操作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现实世界的数形关系,并通过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人机交流、人境交流等途径,探索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是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推进数学教学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重要手段.

一、优越的教学环境是实现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环境是影响人的一切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学的成败同样与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虽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缺乏是非判断和自我抑制能力,极其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是实现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基础之一在于优越的教学氛围.初中数学实践性教学,呈现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立足学生自主发展,迅速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的转移,把民主、和谐的氛围带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种氛围还能使学生因自己的创造性行为或见解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乐于创造.

基础之二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呈现在初中数学实践性教学中,同样具有显著的必要性.此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动手操作,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行为也才有可能被激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

基础之三在于先进的教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科技与教育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的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善教学的硬件环境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活动的时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克服各种财力、物力障碍,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提供有效的科技媒介,开拓现代化教学的便捷通道.

二、在初中数学实践性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价值的四大途径

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已经受到理论界的广泛批评,与创新教育价值相背离的论据本文无须赘述.探讨从根本上改变已经固有或与素质教育相背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培养创新素质,实现创新教育最大化的途径才是笔者关注的根本主旨.

途径之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感知创新.在数学实践性教学中,强调的是发掘知识的过程,并非是简单地获得知识的结果.教师通常独具匠心地创设丰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激发其内在潜能,使其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动手动脑,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途径之二:展开公开讨论,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展开公开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的环节.数学实践性教学非常注重交流讨论、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互相补充思想,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从而深化认识,即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往往能够产生新的观点.通过讨论,有了创新成果,而且会养成发明创造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途径之三:学会手脑并用,应用知识创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是学习数学的一大目的,使学生真正能够体验、理解数学是什么,认识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后,布置如下活动:某学生在布置教室时,想把一张矩形纸片较精确地分成1∶2∶3三部分,手头无刻度尺等工具,只有有横格的练习本,问如何巧分纸条?一般情况下,若没有强调“精确”,有些学生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问题中,他们通常会简单估计,这时教师指出必须用横格纸,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学生分纸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情必然溢于言表.若经常设计这样的活动,可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途径之四:加强探究活动,激发创新思维.探究型活动是数学实践性教学中主要活动形式之一.许多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本身就是精彩的创造过程,但数学课程中从内容到结构都是经过严密加工的系统,一般看不到数学家发现的可贵思维轨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一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猜你喜欢

实践性途径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