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我恨你

2008-06-14叶秀秀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字里行间姥姥家伤心

叶秀秀

妈妈每天工作都很累,但还能抽时间来陪伴我。可爸爸就不同,虽然工作单位离家近,但他却一点也不关心我,更不常回家看我。①

又是一个元宵节,我好高兴,因为今天是团圆的日子,我一定能见到爸爸了。妈妈领我去姥姥家,到了姥姥家我就趴在窗台上向外望,盼着爸爸早点来。虽然门铃一次次地响起,可是开门见到的都不是爸爸的身影……②一天过去了,爸爸始终没有出现,我很失望,也很伤心。③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伤心与失望,叫了我一声说:“秀秀,走,咱们回家。”看着妈妈生气的面孔,我迫切地希望爸爸赶快出现。可这一夜过去了,连敲门声都没有。一天、两天……我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爸爸了!

爸爸,您还记得吗?④去年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躺在床上等您回来。听见敲门声,我想:爸爸回来了!⑤我飞快的去把门给您打开,抬头一看,您喝了酒,走路还晃晃悠悠的。您进了家门,理都没理我,就开始耍酒疯,进屋就骂妈妈,打妈妈,还把暖壶摔了。我的心里很害怕,光着脚跑到您的房间,看见妈妈被您骂得那么狠,忍不住哭了。⑥我上床本想阻止你,可我一上床,等待的却是一场“殊死搏斗”——拖鞋大战。⑦可是你们谁也没有打到对方,反而把我打得鼻青脸肿。那时我开始讨厌你,憎恨你……

爸爸,我恨你,因为你没有给我父爱,因为你没有尽到作为一个爸爸的责任。⑧爸爸呀,我多么希望您能像以前那样关心我和妈妈,我需要一个和和睦睦的家,需要一个团团圆圆的家呀!⑨

①开头将爸爸与妈妈形成对比,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突出爸爸对自己的不关心,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②通过盼望之急切,反衬出爸爸的没有亲情。语言忧伤,令人感动。

③描述不够具体,“我”伤心得如何呢?可以描述一下当时自己的感受。

④以亲切交谈的写作方式进行,让人从内心深处就能接受,更增添作文的真实感。

⑤先写“我”的想法,然后写爸爸的行动,小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来写,盼爸爸回来的迫切是“扬”——从“躺在床上等您”、“听见敲门声”等可以看出。其实这样写是为了下文的“抑”,让爸爸的形象与小作者心里的盼望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爸爸的可恨。

⑥运用回忆的方式又写了生活中刻骨铭心的事——酒后与妈妈争吵、打架的事情。富有感情的语言,情与理的交融,字里行间再次流露出对爸爸的恨!

⑦既写出“我”的愿望,又写出爸爸的可恨。特别是“殊死搏斗”极其形象,好处有很多:一是写出爸爸与妈妈争吵的激烈;二是突出“我”的气愤之情,尤其是对爸爸的憎恨;三是为下文自己受伤奠定了基础。

⑧连续运用两个“因为”,突出了对爸爸的愤恨,一层含义深于一层,令人深思,让人回味,很自然地激起心灵深处的情感——对爸爸的恨!

⑨真切地呼唤:“我要一个家,一个完美的家,一个和和睦睦的家。”语言迫切,细腻而感人。这样结尾既升华了作文主题,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更让人产生深深的同情与关爱。

读后想一想

人们说题目是作文的眼睛。此话一点也不假,小作者的题目,就自然地流露出对爸爸的痛恨之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小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选取两个典型的事例:一个是元宵节“我”盼爸爸回来的情景,写“我”的迫切心情而反衬出爸爸的无情,对家庭的无情,特别是写“我”的心理活动,更表达出对爸爸的恨。另一个是写爸爸与妈妈争吵,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受到的伤害,其实这何止是肉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上的伤害,从爸爸语言、动作等写出爸爸的自私,没有亲情,又再一次地加深了对爸爸的恨。两次恨,两个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主题,字里行间蕴满了无限的期待之情,特别是结尾放声呼唤:“我要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在恨之切的基础上,深化主题,显得非常耐人寻味,怎能不激起人们的同情与觉醒呢?

(评点教师:翟和喜)

猜你喜欢

字里行间姥姥家伤心
这么写,才伤心
伤心人之伤心语
姥姥家的“网”
姥姥家的小菜地
姥姥家的蒂园
姥姥家的小菜园
分快乐,分伤心
字里行间感情怀——方法运用课“凡人情·伟人情”
让“鲜活感”跃然字里行间:浅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
思念与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