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四种方法
2008-06-06李峥嵘
李峥嵘
由于古诗词自身特有的特点——语言精练和谐、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的感知上,难以进一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阅读古诗词应指导学生抓住四个环节,即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二、诵读感悟
“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再如《登高》中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铿锵和谐的声韵之美,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只有借助品读咀嚼,才能有深切的感悟。
诵读可以分为:
(1)熟读成诵。多读,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逐步积累,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2)联系扩充。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3)想象入境。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比如《锦瑟》一诗中,首联迷离朦胧的意境,颔联凄婉悲怨的情感,颈联清新明丽的画面,尾联丰富深邃的内蕴,缺少了想象的参与,是很难感悟得全面而深刻的。
三、品评赏析
古典诗歌语言凝练、语意含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诸如受字数的限制,用字要省略;由于韵脚的约束,不得不运用倒装;要用短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内容,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要合辙押韵等,只有从这些细部入手,反复品评,仔细赏析,才能进而分析作品的结构层次,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最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古典诗歌中运用比喻,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论抒情时能以生动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游子”、“母亲的恩泽”。再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万壑松”比喻音乐震撼人心的效果。
2.借代。借代是古典诗歌中运用很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望天门山》)中的“帆”本是船的一部分,但其借指“船”;“岸芷汀兰,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鳞”同样也是采用部分代替整体的借代手法,借指“鱼”。
3.托物起兴,意味隽永。如巧用双关、象征等手法来写,更为别致。如王维《相思》,首句“红豆生南国”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语清纯又极富形象性。“春来发几枝”,寄语设问,饶有情趣,读来倍觉亲切。“愿君多采撷”,仍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示友人珍重友谊,用语诚恳动人。“此物最相思”,此句既切“相思子”之名,又合相思之情,妙用双关,加上这“最”字更显含蓄深婉。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4.色彩烘托法。色彩烘托指的是诗人在作品中把多种色彩并列在一起,相互映衬,使人感到鲜明、振奋、活跃,从而加强意境中的效果。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江岸,更显绿波粼粼。这里,同色烘染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异色相映则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造成一种红者更红、绿者更绿的效果,正因如此,作者怎能不忆江南呢?杜甫也是着色的高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艳丽如画。
另外还有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衬托(辛弃疾的人生际遇使他在《破阵子》里抒发英雄末路之感慨,以梦中的理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反衬现实的“可怜白发生”,以壮写悲,更显其悲);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正确顺序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等等。
四、探究体验
通过前面三步,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歌的作者与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并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这一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在前三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挖掘、领悟出古诗的思想感情。
从古诗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把古诗分成三类:写景抒情类;叙事抒情类;状物、托物言志类。下面各举一例来谈谈如何进一步去挖掘、领悟出古诗的思想感情。
1.写景抒情类。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
2.叙事抒情类。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第一句的“僵卧孤村”和“不自哀”互为转折关系。即:虽然“僵卧孤村”,但是并“不自哀”。要是别人处在作者年迈孤独、身体衰弱的境地,肯定会悲观消沉,但是陆游却不然。第二句是第一句的递进。即:不仅“不自哀”,而且还要思念“戍轮台”,足见诗人“穷且益坚”的雄心壮志。后两句承接前两句的意思,但在语意上更加深入一层。由于诗人思念甚切,直至深夜还不能成眠,因而能听到屋外的风雨声,疑为千军万马在奔腾,这样促使他在睡梦里也跨着战马,奔向冰天雪地的北方前线,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这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写法,完全符合生活逻辑,也深刻而形象地反映出诗人急切思念杀敌报国的心情。
3.状物、托物言志类。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
由上面各点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四步,那么学生就不会再为古诗词阅读而头痛,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出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出古诗词的艺术形象,领悟出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湖北蕲春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