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思维
2008-06-0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9期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建国以来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浩大的声威。
以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家都游行,都喊口号,都捐献飞机大炮。后来,“全民”就越来越多了。全民斗右派,全民抓黑帮,全民大武斗,因为是“全民”,所以无从追究责任。
后来,终于闹清楚了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保证整体的协调运行。那种事事全民的发昏,不能再继续了。然而,“全民”惯了,看到一个地方做了什么,自然就会群起而效法之,生怕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某大城市有个大广场,所有小市小县也竞起效法,还定要超前。开发区、步行街、大喷泉、水幕电影、农民别墅……动不动就遍地开花。运动不搞了,思维未变样。
尽管这几年“个性化”喊得很凶,骨子里依旧是“一律化”。人人抱个猫,家家养条狗,大街小巷呼啦圈,亿万人民大炒股,一波一波,前浪后浪,每一次都声势浩大,令人望而生疑,望而生畏。
(薛海潮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