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008-05-30张淑梅
张淑梅
分析说明题也称材料分析题或阅读分析题,是用一组或多组材料为背景,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考生联系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实际作答的一种主观性试题。
【试题特点】
1.背景材料“新、广、活”。即内容新颖、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背景材料一般选用最近一年内的国内外时政热点或是选用学生身边的普通的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可以是通俗引文,也可以是图表、漫画,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问题设置“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既关注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关注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答案开放、多元化。分析说明题的答案不要求必须用课本原文,与课本内容相吻合即可。同时,分析说明题的答案也不唯一,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所给材料,多角度、多层次作答。
【试题类型】
根据问题的设置,分析说明题可以分为列举式、评析式、归纳式、演绎式和参与式几种。
1.列举式。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参照材料中的现象,列举同类现象,一般要求不少于三条。这类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时同学们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或者自己的生活实际。
2.评析式。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现象或言行进行评价分析,重在考查考生明辨是非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可分“三步走”:首先,对现象或言行做出定性评价,即判断其是非对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列出理论或法律依据;最后,指出其影响或后果。
3.归纳式。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归纳出结论,即判断“是什么”,重在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类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等。对于这类试题,我们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法,先概括出背景材料的表层意思,再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一步揭示出问题实质。
4.演绎式。这是要求考生通过背景材料谈理解、谈认识、谈感受的一类试题。解答这类试题时,不能抛开课本知识,随心所欲地去理解、去认识、去感受,而必须到课本中寻求理论支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作答。
5.参与式。这类试题通常是让考生谈打算、提建议、设计宣传标语、设计警示语等,旨在考查考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解答时,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大胆地自由发挥,但答案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想境界,用规范、简练的学科术语作答,力求见解独特,富有新意。
【解答规律】
不同类型的分析说明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问题,目的是弄清命题者的意图。审材料,要抓住关键词句,找出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审问题,就是要看清问题要求,弄清答题点。审材料和审问题两者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材料少的题目,可先审材料后审问题,即联系材料审问题;材料多的题目,则可以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即带着问题审材料。
第二步,回归课本,找准知识。就是要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在课本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这是答题的关键。找的准方能答的对,找的全才能不失分。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当背景材料所涉及的课本内容跨年级、跨章节时,必须理清思路,全面组织答案。既要充分运用与材料和问题相关的多个理论观点,多角度作答,又必须考虑其主次与先后顺序。在组织答案时,必须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质”是指所答内容的“含金量”,也就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准确度、贴切度。“量”是指所答内容的多少,主要体现在答案字数上。如果抱着“宁多勿少”、“撞上就得分”的侥幸心理,盲目照抄,寻求“量”的优势,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解答分析说明题,要努力做到准确而全面,高“质”而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