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珊:成功即是放弃
2008-05-30孟献巍
孟献巍
1974年11月8日,张玉珊出生在香港。十一岁,因为父亲的生意需要,全家搬迁到了美国洛杉矶居住。1989年夏天,张玉珊独自从美国回香港旅游。在旺角百货商店,被圣华莎公司的星探发现。当时圣华莎是香港小有名气的平面模特儿经纪公司。
偶遇促成了她的第一次表演。在香港百货集团年会上,后台从巴黎空运过来的新款衣服让张玉珊目不暇接。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在T台上,发挥出了最好的状态。表演结束后,圣华莎的老总找到张玉珊,问她能不能和自己公司签约。张玉珊拒绝了,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惋惜的圣华莎老总说:“你如果选择留下的话,我保证你能成为香港乃至世界顶尖的模特儿。”
几天后,圣华莎公司再次找到张玉珊。他们说TVB的高层在百货集团年会上看到了张玉珊的表演,想邀请她参加古装电视剧《雪山飞狐》的演出。娱乐圈和当明星的诱惑,让张玉珊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她向家里打电话询问自己能不能留下来。父亲听着她急切的声音,感觉出她的想法:“人的路都是自己去走的,这次要你自己去选。”
1989年到1990年,签约TVB的张玉珊出演了不少是配角和龙套的角色。与当初自己设想的一帆风顺不同,她着急地问自己的经理人:“我什么时候能演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经理人苦笑说:“你现在如果能演到二三号配角,我都可以去烧香了。”
张玉珊感到困惑,并开始质疑自己。导演发现,张玉珊开始喜欢和主演在一起,看主演的剧本。拍摄时间里还抢过主角的台词。因此,导演不得不放弃了张玉珊,有段时间她连片子都没得演。备受打击的她开始每天到庙街买一个猪脚吃,她觉得这是个好兆头,猪脚就是主角吗。
1992年,张玉珊在一次颁奖典礼上遇到了刚刚崭露头角的周星驰。周星驰之前的状态和境遇都和她相似。她询问周星驰:星仔,你能不能教教我,到底怎么才能演到主角。
周星驰很严肃地挠挠头说:“现在出位不好搏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质的。我再怎么演,也演不了发哥的角色。只能找你最适合的角色去演,搏一搏。”
回去之后,张玉珊开始思索周星驰的话。的确,不是她不出色,实在是自己身边这些女演员太强了。演古装,有林青霞、王祖贤,时装戏有张曼玉、蓝洁瑛、钟楚红。虽然这些都是自己关系不错的朋友,可是她们各有特色。反倒是自己哪方面都不突出,难怪没人会用来当主角。
张玉珊恢复了平静的心态,她开始把功夫下到了保养自己,保持身材的方面。她想,反正这些朋友演出频繁,人老得快。自己如果现在保养好,说不定以后等她们都有了变化,自己就能走上舞台的正中。
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张玉珊可以说是做了许多非人的尝试。泰国一个瘦身专家说,吞吃蛔虫卵,可以让蛔虫在体内孵化,然后吃掉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保持人的苗条。张玉珊就大胆做了尝试。她闭着眼睛,强忍着呕吐的感觉,把那些圆形的蛔虫卵吞了下去。回家之后,一个礼拜都没有吃下饭去。
类似的尝试她还做了很多,在香港,她是这些古怪的瘦身方法的首个尝试人。结果,张玉珊因为不当的保持身材的方法伤害到了自己的身体。她开始胃疼,经常出现眩晕的感觉。还有几次都差点儿昏倒在拍摄现场。
1997年,与张玉珊同期的那些演员大多过了巅峰期,功成名就。可是,李嘉欣、袁咏仪等新人却脱颖而出,成了演艺公司和观众心目里的新宠。张玉珊这个时候内心有了争斗。她想,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个年龄并不占优势,又没有突出特点想出头已经不可能了。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两种选择,在圈里坚持下去,凭过去的资本不愠不火生活一辈子。或者告别娱乐圈,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经过两年时间的思索、定位,张玉珊选择了后者,这是以前没人选过的道路。她签了辞职书离开TVB的时候,在电梯里几近虚脱,她虚弱地对自己说:“张玉珊,你要相信你自己,你才25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
2000年11月,修身堂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张玉珊花重金从欧美聘请了美容瘦身的专家和顾问。她的公司开业后却不急着接待顾客。张玉珊要求这些专家把自己最拿手的,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瘦身和美容办法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往往,一天里她要尝试几次瘦身和美容的技巧,简直成了一个实验的活体道具。不过,这也让她发现了许多问题。像有些瘦身项目和美容项目不能同时进行。两者使用的药物和化妆品会起反应。那次张玉珊的脸上全部肌肤变成了赤红色,还有斑点凸起。她为之恐惧了好久,害怕自己永远会这个样子。
半个多月时间,她才算彻底恢复。恢复后,她又一头扎进了公司的实验室。朋友劝她不要那么拼命,可是她说:“如果我不这样,那么受到危害的就是顾客,她们的面子比我更重要。”
2006年,张玉珊的修身堂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了。市值4.5亿港币,她成了香港最年轻的女富豪。张玉珊说,舍弃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成功即是舍弃,成功的舍弃,是成功得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