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也要对自己狠一点
2008-05-30范丽荣
范丽荣
作为“A型血,完美主义者”,从性格上就注定她会对自己够狠。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不合群。她几乎没跟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玩儿过,看着别的孩子游泳,“打拐子”,跳橡皮筋……她也羡慕,可她不能去疯玩儿,她要去业余体校练武术,每天四五个小时,不管刮风下雨,一练就是十年,不知疲倦。本该幸福游戏的童年,她却在汗水与泪水中度过。
如果说她练武术受苦是天意的话,后来她就是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了。
就在她准备高考的时候,喜讯传来,她所就读的外语学校直接升级为第三外国语学院,全体同学可以直升而不用高考。可她却偏要冒着考不上大学本校拒收的危险,坚决要求高考,为此昼夜苦读;如愿考上外交学院之后,她为了能到联合国工作,大二那年便准备自费留学,考托福,申请奖学金,终于,她成了全校第一个踏出国门的人。可谁知道,当时她兜里只有50美金,横跨太平洋上空时号啕大哭,虽然男友分手,虽然父母分别,虽然前途未卜,但她没有给自己留退路,毅然只身赴美闯天下。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她终于如愿以偿了,两年后,获得了美国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顺利地进入了联合国工作。梦想实现了,归宿也不错,她的故事本应结束了,可对于她,人生的戏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联合国工作不久,她便从上司身上看到了自己五十岁的影子,这让她感到安稳的可怕,于是决定跳槽。之后,进入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担任中国业务顾问,经常跑华盛顿参众两院参加听证会,甚至为“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行过游说,她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业务能力的机会。
结婚之后,有一段时间她没有工作。人突然从紧凑的生活中松懈下来,工作没了,有一种对未来莫名的恐惧,为了去掉这块心病,她又开始对自己发狠,竟然挺着大肚子到处去应聘,先后走了不下十家公司。回忆这段经历,她说:“这种过程有点不可思议,但我的性格就会驱使我这么去做。”
在应聘过程中,她也是多次碰壁。有一次,正好国内一家银行招聘私营财产管理部经理,她觉得比较适合自己,于是就前去应聘。凭借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她顺利地通过了三次考试,就在她觉得胜券在握时,最后一关却卡了壳。来自美国的总经理向她发问的都是非常专业的只有行业专家才掌握的问题,比如:中国美元总储蓄额是多少,私人企业财产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几等等,当然她没能回答出来,因此而被Pass掉了,但这个刺激却留在了她的心里。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人们自然会想到女人没必要知道那么多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数字,并且会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的失败。可她不这样,她不认为女人就是失败的借口,而是为自己知识结构不完善深深自责,回家后找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极力弥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有公司说OK,生完孩子你过来上班,她这才停止了奔走。
复出之后的她就职于博雅公关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里,她由经理做到了董事总经理——这是公司在中国区的最高级别。由于没有了进步的空间,习惯于接受更多的挑战的她在巅峰时再一次选择了离开。不久,她又接受了维亚康姆公司的聘请,担任MTV中国区总裁。她为自己能够学到过去许多不了解的东西和国际传媒业的挑战而快乐地工作着,出色的创造力使她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以至于她的老板说:“我们就要像她这样的人。”
她似乎属于那种天生精力旺盛的人,每天晚睡早起,却没有丝毫倦意。她从不偷懒,一年下来,她几乎不请病假,在法定的节假日,她也坚持上班。她总是对所从事的每一件事都苛求完美,常常为了一件不尽人意的事,折磨得自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任何安慰都无济于事。她说:“天堂与魔鬼都存在于细节之中,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个危机处理、每一项销售业绩,都记载着你的成长,只要你在小事情上苟且一次,你的完美人生就会打折。”
的确,她用不懈地奋斗演绎了一个漂亮女人的完美人生。从一个少年武术明星、电影演员到外语学院第一个踏出国门的学子,从联合国亚洲节目主播、美国博雅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到MTV音乐电视频道(维亚康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最终跃上《财富》杂志封面,每一个生命历程中的刷新和变化,都是与她对自己的狠分不开的。她就是现任美国维亚康姆MTV中国区总裁李亦非。
在世人的眼中,男强女弱的观念依然未变。而在李亦非看来:“做女人很好,有许多优势,并不像外界呼吁的那样,女人好像是个脆弱的需要保护的群体。我从来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如果那样做了,你就是弱者。”
如果说男人对自己狠一点儿是一种强者的责任,那么,女人对自己狠一点儿就是一种弱者的自强,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