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丰富人生
2008-05-30吕云
吕 云
因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的卓越成就,2008年7月8日,李宁被国家体育总局,提名为点燃奥运圣火的候选人之一。当他和许海峰第一次到鸟巢,观看年轻的高空演员,在空中做示范动作时,看得头都晕了。可不是吗?当今世界顶尖级“空中飞人”成龙,不止一次说:“吊着拍戏,好比被施行酷刑。即使拿出吃奶的力气,身体没有着力点,根本使不出劲。”年纪稍长的许海峰,当即以工作太忙为由,放弃了。
而李宁,看完学完之后,第二天就被设计这项“空中走”的陈导给吊了起来,从地下到天上、从天上到地下开始异常艰苦的练习。张艺谋导演说:“李宁特别的努力。”李宁认为,尽管自己以前曾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有着非常好的身体基础,可毕竟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必须全力以赴地练习,练习到最好为止。
每天凌晨一两点钟,李宁风雨无阻来鸟巢秘密训练。虽然,在空中练习的时间只有区区三分钟,可高强度、高消耗、高要求的动作,让人到中年的李宁,常常在两分钟后,倍感煎熬,身体疼痛难忍、后背僵硬、乃至完全麻木。吊在钢轨上的李宁,被“摧残”得犹如秋风中一片摇摇欲坠的枯萎的树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痛苦地抚着胃部,小声对身边的人说:“我开完会,只吃了一个肯德基,已经顶到现在了……”可是,他依然顾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擦脸上的汗,首先忐忑、谦恭地问地上的陈导:“陈老师,怎么样?还行吗?”
“嗯,有明显进步,动作做得还算到位。你可以下地休息一会儿了。”得到导演的表扬、允许后,李宁舒了一口气,神情疲乏而松弛地说:“多谢!”这才示意工作人员,解除束在身上的全副武装,痛楚地呻吟:“哦,哦,要命,背部僵硬了。快,快,抻一抻我的右脚,麻木了,不听使唤了。”然而,休息一会儿后,又是一个个没完没了的三分钟“超人”训练……所有工作人员都看出,李宁是个极其认真的人。一如他当年练习体操,开创事业一样“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做好为止”。
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2008年8月2日,倒数第二次彩排的那一天,李宁在高空,已经能够完整地完成任务了。为了保密,点火演练安排在彩排观众散场之后,具体时间是凌晨两点钟。导演组此时正紧张地审视着李宁的一举一动,画面上的巨轴影像都已经制作完成。明晰的灯影下,李宁最容易让人挑毛病的细节,就是两次身体倾斜度的转换。
第一个动作,李宁有一点儿晃,第二个动作,李宁直立又有点早了。而这一切,总导演张艺谋都看在眼里。待整个过程演练完毕,张导在对讲机里吆喝:“李宁的动作完成的非常好。遗憾的是快到点火的位置时,你再把身体悬吊起来,不能提前。否则,最后几秒钟不太好看。我不管你有多累,你得给我想办法合理分配体力,必须坚持一直尽力迈腿、跨大步,完美地表现出‘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寓意和美感。”李宁诚惶诚恐、万分抱歉地说:“刚才……我不小心踢了两次幕墙,紧张了。再来一遍吧。直到让你、让大家满意为止。”
2008年8月8日晚,“第21880支祥云火炬的点燃,照亮了最后一位火炬手的面庞,体操运动员李宁高举火炬,踏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鸟巢上空,轻缓悠扬的音乐水一样铺泻流淌,一轮皎洁璀璨的明月冉冉升起,载着天人般圣洁的李宁,擎着从太阳上取来的圣火火种,脚踏朵朵祥云,以更快、更强、更高的优美姿势,大踏步飞奔、飞奔……在全世界50多亿双眼睛的聚焦下,在中国13亿同胞的激越欢呼中,一朵举世无双、美轮美奂的盛世“祥云”,绽放在北京的夜空……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曾经的荣耀和辉煌,随着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逝。尽可能丰富人生,是智者人生的一种!每天,看似他们都在失去,但在失去的同时,其实也在得到。如果失去太阳,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会得到友情。当某一天,生命也离去的时候,他们却给世界和历史,留下了一组永久灿烂的美丽记忆与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