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经济学
2008-05-30大雪
大 雪
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绝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学结果。
柏拉图有一次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老师苏格拉底就叫他到森林中,砍一棵最漂亮的树回来,但是只能向前走并且只能砍一次。半天后柏拉图疲惫地拖回一棵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漂亮的树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砍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当你付出了一定的成本,而面临没有任何产出的风险时,你会接受一个接近成本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的效益低于付出的成本。
关于婚姻应当以爱情为基础,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关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们也已经说得很多了。这两种说法在逻辑上是一个悖论,如果以爱情为婚姻的唯一的解释,一定走到自相矛盾的窘境。因此對婚姻的解释一定有其他的方式,这个解释只能来自经济学。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问答只是传说,不过柏拉图的伟大后辈恩格斯,对于婚姻的经济基础作出了系统论述。我们重温一下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婚姻说:作为社会制度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具有上层建筑的共性。在恩格斯关于一夫一妻制的研究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的主体是社会分工中占据优势的男性,男性需要保证自己亲生的子女继承私有制,而子女为了继承财富也需要明确父亲,因此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绝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学结果。
如果承认恩格斯关于婚姻的论断,那么婚姻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我们都可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男女为什么要结婚?因为原本单独运营的男女合并为家庭,能够使双方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为什么不少婚姻没有爱情还在维持?因为离婚有一个机会成本,当离婚可能得到80或0,而不离婚却有60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维持原状。把婚姻作为经济基础的产物,我们对于家庭和生活的理解,就不再困在爱情这个无解的方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