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国记者记录的中国变化
2008-05-30贺莉丹
贺莉丹
1976年4月5日,他在北京碰上了天安门广场前发生的中国民众悼念周恩来的“四五运动”,勇敢地孤身背着3个相机冲进人群,他唯一的想法是把看到的拍下来,“那时好多人把我围起来,大家都认为我是苏联间谍,把我打倒在地”。
1976年4月,在毛泽东去世前5个月,《汉堡晨报》记者马庭·库摩(Martin Kummer)来到中国,他亲身体验了中国那个封闭保守的年代。
1976年,坐在故宫雕龙栏杆上的马庭37岁,俊朗精神,穿细格纹衬衣、赭红色毛衣,搭配一款黑色绒面西装外套;30年后,在同一地方再度留影的马庭已是华发丛生。
前不久,德国汉堡夜色安宁,马庭·库摩夫妇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近2小时的专访,访问结束时,已是午夜,繁星满天。
马庭面容和蔼,热情洋溢,而夫人玛格丽特总是适时补充他的谈话。为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当天马庭特别搭配了一条有熊猫图案的领带,这是夫人玛格丽特在北京动物园为他选购的礼物,“挺合适的,是不是?”他笑容满面地反问记者。
被带到派出所
1976年,马庭参加了一个由5名记者组成的德国记者团访问中国,此次中国之行由时任德国外交部长根舍(Genscher)的一位议员朋友乌纳·博克(音)促成。
当年4月1日,马庭踏上首次赴华之途,他随身带了3个相机,两个是黑白底片,一个是彩色幻灯片。他们一行从东京转机至上海,当晚便飞抵北京。
马庭亲自感受到的初次惊奇是,他看见当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空姐都穿着中山装,“空姐给我们发了奶油糖,我把奶油糖都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到现在还存着,特别留作纪念”,马庭回忆。同样留存至今的还有他那次从中国带回来的茅台酒。
而让马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76年4月5日,他在北京碰上了天安门广场前发生的中国民众悼念周恩来的“四五运动”,“当时我住在北京饭店,从我住的房间窗口可以看见长安街上发生的事,我看见好多人都往天安门广场涌,我就想,可能出了什么事,但我当时没想到有这么大的事发生。天安门广场前挤满了人,这么多人为纪念周恩来而游行,后来我看报道才知道那天集结了差不多百万人。我当时想:哇,我作为记者,我真是有好运气,碰到了这么大的事!”
馬庭勇敢地孤身背着3个相机冲进人群,他唯一的想法是把看到的拍下来,“那时好多人把我围起来,大家都认为我是苏联间谍,把我打倒在地,因为互相说话听不懂,他们用手势告诉我:把胶卷交出来……我忍了很久,不想交,但我看到边上燃烧的公共汽车,我害怕了,我根本没有任何出路,只有把胶卷交出去了”。但此前马庭已将更多已拍好的胶卷送回了附近他下榻的北京饭店。
一位保安看见马庭躺在地上,走过来将他带到天安门广场边的一个小派出所,在那里,马庭尝试用英文与公安人员交流,但没人听得懂,他失败了,“后来来了一个像军人一样的负责人,他一来,就给了我一杯白开水,还给了我一根没有过滤嘴的香烟,顿时对我‘优待处理,我其实不抽烟的”,谈及此,马庭笑了起来。
此后,那些人去北京饭店取来马庭的证件,证明他的确不是苏联人,后来他被“一些保安通过一条小路送回北京饭店”。马庭被抓在当年的欧洲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在我被关时,本来正好和中国当时的代理外交部长有个重要预约,但对一个记者而言,我经历的这些比我参加那个会见有趣多了!”
回北京饭店后,马庭马上着手写报道,当晚10点,他跑到附近的北京电报大楼发稿回德国,当时电报大楼唯一的值班人员不会英文和德文,而马庭不会中文,那时尚使用打孔电报纸,最后马庭亲自将稿件敲了进去。30年前在北京电报大楼发电报的原稿,马庭至今保留着。
首次中国之行,马庭还特地去了北京大学,“我在北大也见到了大学教授们,我能感受到他们很受压抑的状态,他们当时受打击,属于抬不起头来的那类人”,马庭回忆。
1976年4月7日,马庭到达上海,他住在外滩的和平饭店。几天前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的活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指控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第三次被打倒。也在那时,马庭亲眼目睹了上海外滩发生的群众游行,他们举着毛泽东像。
马庭在上海一直呆到4月10日,其间他特地去拜访了一个上海工人家庭,这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我当时感觉这就像是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模范家庭,肯定中国其他家庭也是这样的模子的,他们家在厨房、客厅的墙上都挂着毛主席像,这个家庭的成员自我感觉都比较幸福”。在上海,马庭还参观了一个汽车展,车展的宣传栏上写着“三百吨大平板车滚滚向前”等口号,“这样的车展那时很罕见”,马庭说,
广告代替了领袖画像
在《汉堡晨报》工作4年后,作为资深媒体人,马庭一度担任德国发行量很大的电视节目杂志《听》的副主编,之后他任自由撰稿人。跟先生一样,直到2007年8月之前,玛格丽特一直是《汉堡晚报》自由撰稿人。
2006年4月11日,马庭夫妇二度访华,这次访华是他们的长久计划,在1976年,统一的服装、毛式军帽、游行队伍、自行车长龙,甚至在天安门广场上聚集的人群,都是马庭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的。今天,这些昔日场景几乎都已沦入历史烟尘,当年,随处可见的毛泽东画像与宣传口号,也已被琳琅满目的广告与企业品牌标志所替代。
30年前,在故宫旁边的冰棍摊,或许只能买到白糖或绿豆冰棍,如今,雀巢、和路雪等各种品牌的冷饮随处可见;30年前,男女装扮大同小异,任何公众场合的亲密举动都被禁止,而如今,恋人们可以自由释放他们相爱的幸福。
于马庭而言,二度中国之行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普通民众的改变,“这次我发现,中国的人们都可以自由地决定他们做什么,他们可以自己挣钱、也有机会挣钱,他们还可以有能力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
北京让马庭的感慨如此之深,30年前,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给马庭的印象是一个由灰、绿织就的沉闷色系,“当时中国的男女老少都是一个颜色,穿着也一样;30年后,我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变得彩色了,变得有生命力了,甚至很多人都欧洲化了”。这次,马庭也在电报大楼看到了自己30年前发电报时使用的电报机,这个旧家伙被放在电报大楼收藏柜中。
马庭也发现,在当今中国,“毛主席像已不太常见了”,他依然收藏了一个分量很重的毛主席像放在家里作为纪念。他们还参观了位于北京鼓楼附近的一个当年给毛主席做鞋的鞋厂。
这次,他们在上海呆了10天,依然住在和平饭店。马庭对上海最大的惊讶缘于浦东,30年前他从和平饭店的窗口眺望对岸的浦东,那里“只有一些非常可怜的仓库”,而现在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每天清晨6点,马庭夫妇都会晨跑,他们常碰到一些熟脸跟他们打招呼,这是让人愉快的事情。玛格丽特更喜欢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由与活泼氛围让她着迷。
2006年9月2日,《汉堡晚报》专门用3大整版报道了马庭夫妇二度中国之行,德国北部城市罗斯多克的报纸也连续发表了他们的中国行札记。
“给中国做的最好广告”
1976年,马庭从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中带了珍贵的1200张彩色幻灯片与黑白照片回德国;30年后,马庭夫妇拍摄了约1.3万张电子照片带回来。他们在汉堡港一艘轮船上办的中国摄影展对公众开放,除了登上该轮船的6欧元收费外,他们的摄影展是免费开放的。
马庭亲身体会到参观者的感受,“他们对中国近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很惊讶,甚至有人看完展览后对我们说:这是给中国做的最好广告”。
德国主要媒体《世界报》与《汉堡晚报》评价称,马庭的这些照片已成为记录历史的宝贵财产,它们通过直接对比,反映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度发展向一个世界强国的蜕变、一个民族的复兴历程与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变。
马庭夫妇的最大心愿是能将他们的关于中国30年变迁的摄影展推到中国,对他们来说,能在上海或北京办这个摄影展是最棒的事情,“中国现在是我们两口子最大的一个题目”,马庭总结。他看上去神采奕奕,细心的人会发现,马庭在黑色西装外套上别了一枚小巧的北京奥运徽章,“今年8月8日之后,我就开始戴它,因为我常坐地铁,我想通过这个小小举动让大家知道,我很喜欢中国!”(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MartinKummer先生提供,感谢封辉女士、张武先生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