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2008-05-23陈亚鹏
陈亚鹏
近几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物流”概念热浪滚滚,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纷纷争相搞物流。我省的物流产业也是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成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更客观理性地反映山东物流业发展状况,使其更好地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粗浅探析,以期对我省物流产业发展有所启示。
物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物流对许多人来讲很生疏,但实际上,物流无处不在。国家离不开物流,市场离不开物流,企业离不开物流,个人离不开物流。从一定意义上讲,物流是一种先进模式,是一种先进方法,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物流”从美国起源,也发育于美国。从军事到经济,从美国到世界。
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物流术语》,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从宏观上看,物流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支撑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基础性活动。从微观上看,它是对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服务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物流业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于加快经济循环、合理配置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重新界定“三个产业”新概念时,将新兴的现代物流划归为“第三产业”,显而易见是把现代物流看作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可以预计,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目前,山东物流业正处于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现代物流业正准备迈过起步期,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期。
物流产业是聚合性产业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性或聚合性产业。物流资源产业化进而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物流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而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累加,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因此,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性产业或聚合性产业。
现代物流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所谓“现代物流”是相对“传统物流”来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由“物流信息”搭建平台,而后者则没有。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现代物流企业应当具备以下突出特征:物流功能的专业一体化、物流活动的规模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服务的社会化。
根据现代物流企业突出特征和物流服务基本功能不同侧重,现代物流企业可按以下三类企业来界定:
1、现代运输型物流企业;
2、现代仓储型物流企业;
3、现代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现阶段,我省物流企业普遍处于传统业务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时期。目前,由于现有的物流行业统计无法取得现代物流的相关资料,只有在经济普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具备现代物流性质的企业认定,实行企业直接统计,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我省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
加快发展我省物流产业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我省物流产业及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并促其加快发展具有更加特殊的、长远的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加快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正在逐步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延伸,其先导作用凸显。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在农业方面,现代物流业可使农村经济得到高效有序地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极为重要措施。在工业方面,现代物流业可促进产供销有效地结合,推动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在商业方面,现代物流业促成了商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在科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使得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流”,主要是人流、 物流 、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数量大大增加,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2007年我省GDP总量已达25887.7亿元,人均GDP达到2772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438.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26.2亿美元。如此大的市场规模,没有现代物流就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运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现代物流业的充分发展,就难以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产业素质、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进程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从全国比较看,我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以来,国务院及我省相继出台政策、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从促进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服务业摆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在今年的我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纲要中,已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六大重点措施之一。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因此,应该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切入点,并尽快培大培强,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是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我省一些企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在海尔集团,物流的出现给这个家电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海尔集团通过发展物流业,在国内外建立了42个配送中心、1550个专卖店和9000多个营销点,仓储面积由50万平方米下降到2.5万平方米,呆滞物资下降73.8%,库存资金周转天数由30天下降为12天,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由36天降低为10天以内,营销人员和采购人员减少了1/3,每年降低采购费用10亿元,节约仓储费用上千万元。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在经济发展中,现代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本质上来讲,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对企业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物流能力的影响,企业界采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之后,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经历也告诉我们,建立或运用先进的物流体系,能更快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美国波音飞机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我省的海尔集团,无不借助先进的物流体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调查,我省每年需要安置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数百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缺口相当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靠二、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的投入能创造比第二产业多得多的就业岗位。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人口的行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物流业涉及的几大行业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十五”期间,全省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劳动者共计145.6万人,比2000年增长47.5%。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劳动者共有317.4万人,比2000年增长47.5%。其中,零售业增加113.6万人,而批发业减少13.7万人。说明零售业尤其是现代零售业规模在迅速扩大,吸纳就业潜力很大。个体、私营企业劳动者已占到全省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我省多元化就业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单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而我省的物流企业有80%属非公有制。因此,只有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才能更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我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综述
我省物流业发展具备良好条件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对拓宽山东的经济增长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制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国民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市场竞争对物流需求的高涨和南方城市物流的兴起,如何发展山东省现代物流企业的问题已摆在各级政府面前,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化。可以说,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我省现代物流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物流基础设施具有较坚实基础 山东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山东的货运总量高居全国第一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四位。外货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青岛港集装箱运输跻身世界大港前十名。全省现有各类公路近21万公里,17个省辖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铁路营运里程3100多公里,沿海港口24处,生产泊位28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06个,形成了青岛、烟台、日照三个亿吨大港,成为江北唯一拥有这样多亿吨大港的省份;建成机场7个,营运航线229条。
物流产业初具规模,收入总量位居前列 由于物流产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通过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物流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可以基本摸清。从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我省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初具规模。作为物流产业的主体行业,2004年末,我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法人单位4642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0.8亿元、利润总额48.8亿元, 拥有资产1630.6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5.7万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88.4亿元、利润总额139.4亿元,拥有资产3136.5亿元。交通运输业个体经营户为45.6万户,实现营业收入1159.8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个体经营户为12.6万户,实现营业收入4306.3亿元。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的物流园区67个,等级货运站490多个;建成配送中心249个,物流配送额达到720亿元。我省物流收入列全国第三位。
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全省已有392家企业,结合实际在不同领域采用了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
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一批骨干企业 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骨干企业,涌现了盖家沟、骏骑、佳怡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到目前为止,我省进入A级物流企业行列的企业有8家。其中,5A级2家(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盖家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4A级4家(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等),3A级、2A级企业各1家。众多国有控股、外资和私营物流企业的纷纷涌现,推进了我省物流产业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共同发展,为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开端。目前,全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有4000多家,其中80%为民营企业。山东交运集团、山东中邮物流公司、山东佳怡物流公司等15家企业入选全国物流百强,入选总数列全国第三位。青岛在运作现代物流方面已有相当基础,海尔、青啤等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了成熟的物流体系,并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山东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典范。目前,我省挂物流招牌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具有相当规模、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寥寥无几。
当前我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我省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受传统运输观念的影响,相对于国外及先进省市,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不足,协调不够 近几年虽然政府的推动力明显加大,但许多部门、企业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形成全面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氛围,还没有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现代物流业。目前我省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定障碍,一方面,行业或部门之间条块分割问题严重,妨碍了现有物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和其自身具有的社会化优势的发挥,束缚了物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物流企业发展相关的融资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尚不完善,也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水平不高,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目前我省一些工商企业还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习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自办物流比重较高,存在"小、散、弱"现象。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不能有效融合,导致社会物流需求不足。从总体上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省存在企业物流“越位 ”,第三方物流缺位的问题。
信息化程度低,现代营销和经营水平不高我省的网络资源开发不够,许多企业至今没有上网,现代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畅,业务受限。全社会没能建立起统一的信息网络,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滞迟了物流周转。中国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较差。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利用现代物流的理念,结合各项技术来推动我省的物流产业升级与整合,参与全球化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来,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并应解决的问题。
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有待改进,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及地区经过推行现代物流,这项指标已控制在10%左右(美国为10.5%,日本为11.4%,台湾为13.1%,新加坡为13.9%,香港为13.7%)。而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使得国内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左右,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3倍。我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是居高不下。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省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还停留在比较粗放和初级的阶段,现代物流理念尚未形成,企业服务能力不强,集约化程度较低,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物流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国内人才市场出现了物流人才热,一些外国公司或合资企业对物流高层人才需求若渴,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尤其是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严重紧缺。目前我省从事物流具体工作的队伍十分庞大,但真正受过物流专业系统教育的人不多,精通物流知识的人才寥寥无几,高层次人才更是缺少,与企业的需要形成巨大反差。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山东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要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物流发展 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规划管理和协调。现代物流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逐步增大。因此,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各部门密切配合,要像支持民营经济那样支持物流业,在全省上下形成一种浓烈的氛围。各级政府应设立协调小组,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一样,需要总指挥。要实现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协调发展。要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动力,推动我省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要对我省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出台政策,政策要做到一旦出台就具有引导性,就能起到推动作用,一是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我省实际情况,在各方面给予优惠。二是针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产业分别扶持。三是围绕建立统一开放、公平、规范的市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出台支持物流的配套政策,规范执法行为,做出服务承诺。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搞好规划是确保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政府扶持、多方投资、市场运作、立足整合的原则,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建设,重复投资。切不可你上、我上、大家上,因为现代物流时空性极强,又是微利行业,一拥而上,必然导致重复建设,使新兴行业一开始就陷入资源浪费的泥坑。
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物流中心城市是物流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也是物流发展的重要节点。要依据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以港口带动、产业带动、消费拉动、交通运输枢纽带动等模式,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物流业。要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城市,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国际型物流城市。
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 电信部门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现有基础上以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为重点,进一步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要逐步构筑起覆盖宽泛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系起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时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引导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扩大物流需求,逐步将生产制造和商贸领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有效分离出来,对整合重组分离出来的有效物流资源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行专业化经营。鼓励工商企业将部分物流业务进行物流外包,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高效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一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没有必要建立“小而全”的物流业,完全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以较小投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国有物流业与发展民营物流业相结合,当前重点要扶持民营物流业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产业,没有国有物流业是不行的,深化国有物流业的改革,必须转换机制,增强实力,加速市场化进程,发挥以干线运输为主体的国有物流业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民营企业进入物流产业,特别是在资金、税收、土地征用上要予以政策扶持。要形成国有物流业、民营物流业与外资物流业三足鼎立、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 采取各种培训办法,全面提高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培训一批懂现代物流、新型业态、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人才,特别是兼备金融、法律、资本运营和外语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全面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物流人才队伍。(作者单位 山东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