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橱
2008-05-22
《后望书》 :勿让文化成“绝迹”
朱幼棣曾经是新华社跑中央常委这条线的记者,经常接触国家领导人,当年《人民日报》许多头版头条的文章就出自他的手笔,后来进入政府当上官员,又成为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司长,所作调研报告,往往影响决策。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背景之下,朱幼棣却对很多重大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或者说“书生之见”,比如对于南水北调,对于三峡工程,对于古迹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他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像一般反对者那般激烈,但却更有可能产生实际价值。《后望书》中所收入的10篇后望记,便是这些书生之见的结集。
不论谈的是西北的缺水、黄河的断流、居延海的干涸,还是南水北调的经济账、旧城改造的规划图,无一不是国家大事,也都和民族、文化、传统沾上了边。这些话题,读者自然都耳熟能详,在朱幼棣的笔下,这一切又以文化散文的形式呈现,忧思融于笔端,不免勾起读者的重重思绪。朱幼棣把他的书称为“后望”,希望自己那些充满书生意气的言说,能为将来留下一帧记忆的影像,更能为来日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至于希望在现实层面产生一些影响,让更多的“文化遗迹”不要成为“文化绝迹”,则更是他心底的一份奢望了。
毋庸讳言,朱幼棣谈的大都是敏感话题,《后望书》表达的更是一介书生对天下的忧患。不过不要忘了朱幼棣的另一个身份,政府官员。由于这一层身份,朱幼棣的后望,可以说是相当谨慎的。打开这本书,第一篇《无水的淹没》,谈的是当年建造三门峡大坝时对潼关的拆除,这座天下第一雄关因为要给大坝让路被人为废弃,最终却换来了一个水位从未到达此处的尴尬结局。如此讽刺又悲哀的现实,在我们随朱幼棣的文字走过已经荒芜的古潼关、风陵渡、古浦州的遗址时,难免生出一种要流下眼泪的冲动,朱幼棣的忧思也就尽在不言中了。用朱幼棣自己的话来说,关于三门峡大坝,他在书中只是把既成事实、已经没有争议的那部分说出来而已。至于其他,就要靠读者自己去体味了。
朱幼棣著
中信出版社2008.1
定价:42.00元
《财富幻象》
虽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美国却背负着数千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虽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但每年却有上百万的美国人申请破产。次级债危机和美元贬值,也正在逐步将全球经济拖入尴尬的境地,而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书作者从美国的货币政策、经济现状、消费观念、金融政策、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美国式错觉”的理论,解析出了一个财富幻象之下危机四伏的美国。
车耳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5
定价:35.00元
《汪海三十年》
本书描写了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的唯一幸存者汪海,在改革三十年当中如何冲破计划经济的重重障碍,如何以反思维创造商界神话,把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鞋业老大、世界知名品牌的精彩历程。尤其第三章中描写的经营之术、管理之术和营销之术,不仅使管理者能够从中获得经验,而且也让正在创业途中的有志者能够深悟成功的真谛。透过双星品牌的成长看改革三十年的变迁,也是对中国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和一种肯定。
赵晏彪著
人民出版社2008.3
定价:30.00元
《声音---中国高层领导谈为政方略》
本书以关注民生、规范行政行为为着眼点,收录省部级领导干部个性“语录”200余条。这些声音是高层领导者管理治国、执政为民、清廉为官、个人修养及工作作风的真实记录。他们善用个人风格的语言和方式,将政府的施政理念与群众进行沟通,让政策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们熟谙中国当前的国情,富有时代气息,同时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继续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步发展。
谢国明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2
定价:6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