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动移动互联网战略英特尔欲借力MID杀出重围

2008-05-16王冰睿

IT时代周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英特尔处理器厂商

王冰睿

20年前,英特尔把产品战略从大型机转入PC,从此,PC产业被圈进了英特尔模式。20年后,英特尔高调进军移动互联网产业,不知这一次“英特尔芯”马力。

是否依旧强劲

英特尔在上海宣布推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战略的话音刚落,有追随者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商用产品。

4月14日,日本夏普手机联合本土运营商Willcom推出了全球首款使用英特尔“迅驰凌动”处理器技术的移动通信设备产品D40据称,该款产品除了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还因其预装了微软vista操作系统而具有与PC相似的能力。

Willcom是日本第4大手机供应商,一直推出拥有PC功能的高端、高价手机。如今,在市场已经饱和情况下,他们希望英特尔的MID战略每年能为自己拉来5万-10万的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D4采用的“迅驰凌动”处理器正是英特尔为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全力打造的产品。

4月,在上海举行的2008年第一场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英特尔推出MID平台战略,并携手友商展示移动互联网设备及配套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并且发布“迅驰凌动”处理器技术,成为最大亮点。成为最大亮点。业界认为,这标志着英特尔正式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军,它将把移动互联网设备作为工具,打开通向移动互联网和超便携产品市场的大门。

IDF被外界称为英特尔“技术布道”的工具,因此有PC业者表示,从财力、研发设计能力雄厚的英特尔前所未有地为移动互联网设备打造专属平台,并大举造势来看,其决心绝不可轻视。然而,联想到英特尔曾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铩羽而归的经历,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英特尔这次能够如愿以偿吗?

杀出重围的选择

作为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活得并不容易。

在PC市场,顽强的AMD始终如影相随,几乎所有一线PC厂商在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同时,也不忘选用AMD的产品。厂商们对此表示:“并不是我们一定要选择AMD,而是我们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因为它给了市场更多的选择。”

更让英特尔头痛的是,AMD正努力从“追随者”变成“挑战者”。AMD四核“皓龙”处理器自今年3月正式供货以来,已经得到IBM、惠普、戴尔、曙光等多家厂商力挺。而刚刚在3月发布的面向桌面市场的三核处理器Phenom X3,成功切入了目前市场的真空地带,也得到了众多厂商的大力支持。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称,英特尔在电脑厂商戴尔处增加的订单,大部分被AMD在惠普处增加的订单给抵消了。

在图形芯片领域,NVidia同样起劲地对着英特尔唱反调。在此次IDF大会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Pat Gelsinger表示,传统显卡将在两三年内消失,多核处理器将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高端显示需求。对此,NVidia CEO黄仁勋回应,集成显卡只能与100美元以下的独立显卡竞争。而且,在2010年之前,英特尔的集成显卡技术都无法超越NVidia现有技术。2007年第四季度,英特尔占有全球显示芯片43%的市场份额,NVidia已经达到33%,两者差距并不悬殊。

有主机板业者介绍,在现阶段进入3D时代,PC市场的竞争格局,不单纯是CPU之间的竞争,更是包含芯片组、显卡等一整套平台的竞争。也正因为此,AMD借收购全球第二大显卡制造商ATI,以增强其图形显示芯片的创新实力。有观点认为其最终目的是在“GPU+CPU”的平台竞争中超越英特尔。

竞争对手此起彼伏的挑战,让英特尔的业绩开始下滑。

4月16日,英特尔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2%。有观点认为,英特尔正是为了解决利润下滑的困扰,除继续保持主流市场的优势外,还必须开辟新的消费市场,因此将业务转移到超低价笔记本和移动互联网设备上成为英特尔“杀出重围”的必然选择。

早在1997年,英特尔曾有过入围移动芯片市场的尝试,但先后推出的两款移动芯片均受市场冷落,最终在2006年作价6亿美元将通信和应用芯片业务部出售。当时,英特尔嵌入式产品线经理周海明表示,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英特尔可能会对通信市场作一个新的评估,不排斥英特尔有杀回来的可能。

如今,与传统PC产业增长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c融合大潮汹涌。In—Stat中国分析师颜健表示:如果有一个移动设备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这无论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是充实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2007年以来移动互联终端兴起,围绕着终端的变革,原有的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等公司都开始跨越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原有的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业内人士称,移动互联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3G时代将使市场发酵,谁的终端产品能集成或兼容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谁就能较大程度地把握市场话语权。移动互联网届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将是预料中的事情。

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英特尔最早是在2007年的春季IDF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的概念。

作为一种填补个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缺口的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它既可以满足用户通信、娱乐、信息访问、在移动中办公等需求,还可以作为下一代的、基于Internet的新型便携式视频播放器、导航系统、聚合式平板电脑和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来使用。为此,英特尔喊出了“移动互联网,尽在口袋中”的口号。

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英特尔此次特别注意向中下游厂商广伸橄榄枝,以完善产业链。

《IT时代周刊》在走访展会后发现,与一年前只有7家厂商的情况相比,本届展会已经有25家厂商携35款产品登台亮相,其中不乏实力强劲的联想、华硕、明基、富士通和松下等企业。

在今年初召开的2008年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全球消费笔记本产品规划经理高峥就明确表示,移动互联网设备操作简单,启动迅速,正是联想希望开发的能在任何地方可以轻松访问互联网,且能够装到衣服口袋中的终端设备。

除设备厂商外,英特尔已经初步建立起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软件生态系统和网络供应商系统。在中国市场,英特尔结盟了新浪、腾讯、淘宝、联众游戏等主流互联网公司来保障网络内容,还联合腾讯打造了专门的即时通讯软件MID QQ。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已经和英特尔达成了合作意向。

对英特尔而言,建立起移动互联网终端创新联盟,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处理器的推广和使用。而对于PC厂商而言,是为了与手机厂商争夺移动终端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渠道商认为,目前PC厂商进军移动终端市场无外乎两种思路:一种是推广移动计算终端概念,静候移动终端市场成熟之机;另一种是基于产品设计的“苹果路线”。就眼下的市场成熟度而

言,显然后者的成功概率更大,他认为前者在3-5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市场机会。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细节,尽管移动互联网设备阵营中鲜有传统的手机厂商的身影,但明基技术产品中心总经理陈其宏介绍,明基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设备由原手机部门负责,因为从界面、操作习惯等方面比较,手机比电脑接受度更高。

英特尔联手下游PC厂商推出的移动终端MID或许将使市场争夺战更加激烈。

前景有待考验

In-Stat的报告指出,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目标客户主要是想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访问互联网的消费者。因此,从自身出发,英特尔大力整合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无线连网技术。英特尔超便携事业部总监PankaiKedia表示,移动互联网设备支持多种目前主流的无线标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国家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譬如在中国可以支持中国版3G标准——TD-SCDMA。

涵盖广泛的无线连接标准,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英特尔力推WiMAX的心态。

2007年12月,英特尔主导的WiMAX通信标准被选为全球第4种3G标准,然而,与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和中国此前劲推的3G标准相比,WiMAX在市场上表现远远不足。因此,英特尔需要围绕自有标准建立起连网生态链,如果不能在全球取得成功,它将无法使自己的计算平台成为移动领域的主流平台。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事业部总经理浦大卫也在此次IDF上多次呼吁WiMAx在中国落地。

浦大卫还指出,运营商开发无线的步伐缺乏动力,“尽管技术很好,但如何收费,商业模式不清晰是运营商没有动力的主要原因”。在国内,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网络供应商,但具体的合作方式还无定论。

此外,多家分析机构指出,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智能手机只有一线之隔,两者将会相互争夺对方用户。但第一代移动互联网设备与智能手机相比,还存在价格高、缺少通话功能的缺点。英特尔方面表示,随着2009年下一代处理器的登场,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据称,下一代处理器的空闲功耗将是现在的1/10,而性能将是目前智能手机普遍采用的ARM架构处理器的1.2-2倍。届时,新一代移动互联网设备不但拥有更强大的功能,而且体积与现在的智能手机无异。英特尔方面表示到时将大举跨入高阶智能型手机市场。

因此,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英特尔实际上展开了一场与ARM的争锋。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曾公开指出,基于ARM技术的手机等移动设备不适合浏览一般的互联网网页,因为其相当复杂。因此,手机用户或开发手机厂商应该选择英特尔的技术,才能获得最好的体验。

对于英特尔的挑战,ARM公司中国区总裁谭军回应,“我看到了英特尔在手机等便携终端方面发表的观点,我们并不担心它能带来什么冲击。”他表示,英特尔以新的概念重新定义它的移动通信业务,并不会给全球带来多少震撼。目前,ARM架构占据了智能手机芯片市场75%左右的份额,三星、高通、德州仪器等世界主要的半导体公司都通过授权使用ARM处理器架构。

移动互联网设备产品有望在今年6月集中上市销售,届时,英特尔的MID战略将带来地动山摇的效果,还是蜻蜓点水的效应,业界在观望。

猜你喜欢

英特尔处理器厂商
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英特尔宣布发售英特尔Stratix?誖10 TX FPGA
英特尔召回
从香蕉接手LPL看电竞的转折
英特尔发布至强5500系列智能处理器
火线热讯
AItera推出Nios II系列软核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