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登帝位的明英宗

2008-05-14

知识窗 2008年4期
关键词:太上皇土木南宫

高 文

皇帝这个名号自从秦始皇设立以来,无数人为之折腰。能登上帝位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能两次登上帝位的绝对属高难度动作,古今罕见。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两次登上帝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少年天子竟不知

自己生母是谁

出生仅仅两个月的朱祁镇便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明朝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储君。

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1407年),他的人生似乎真的很幸运,但是幼年丧父,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哀。这些对他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真正不幸的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连自己的身世也没能搞清楚,因为他始终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母亲。有人说他的母亲是他父亲的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也有的说是个宫女,直到现在也无法考究清楚。

改变命运的

“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继位初期,由皇太后和仁宣朝的重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傅)等人辅政,国家比较安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正常逻辑,朱祁镇可以会像先辈一样,做个守成之君,但在他亲政之后,却发生了一件对明朝历史影响极大,并改变了他本人命运的事件,即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当时漠北元朝余部势力之一瓦剌部在首领也先的策划下发动战争。朱祁镇年轻气盛,决定御驾亲征。他那时候年方23岁,不仅毫无作战经验,而且不曾出过京师的城门。太监王振虽年纪较大,然而对军事茫然无知,正与英宗相同,好像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被他们带去的老将虽然不少,但皆没有指挥权。

由于当时明朝的精锐军队都在外地作战,一时难以调回,因此朝中有大臣劝阻不要亲征,但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他的态度。于是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5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始亲征。结果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以东20里外),明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太监王振战死,英国公张铺、兵部尚书等大臣皆战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土木堡之变”。

摇身一变,

成了太上皇

而此时在朝廷内部,因朱祁镇被俘,一时国中无主,人心不安。面临瓦剌对京师的威胁,在皇后与朝廷重臣的拥立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玉登上皇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他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

朱祁镇被俘后,也先(瓦剌首领)觉得非常难办,好在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劝也先留下了朱祁镇。朱祁玉登上帝位后,私心很重,不愿再让出帝位,特发诏谕,不许朝廷上下私自与也先联系。这样一来,也先想靠朱祁镇大捞一把的计划失败了,于是也先气急败坏地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奔京师,但此时明朝方面早已做好了准备。北京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给也先军队以沉重打击。与明朝的战争不仅使也先损兵折将,而且使他失去了明朝的赏赐,以及与明朝交易的机会。当时的瓦剌是一个游牧部落,部落民众的生活非常艰苦。北京大败后,也先开始与明朝讲和,宣称“迎使朝来,大驾西去”。

当时,景泰皇帝朱祁玉已经坐稳皇位,不想派人迎回朱祁镇,对从瓦剌迎回朱祁镇的建议极为冷淡。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在众大臣的不断建议下,明朝满足了也先的各种要求,在漠北整整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朱祁镇被送回北京。但回到北京的朱祁镇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朱祁玉令被视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入居南宫,实际上是将他软禁。朱祁镇在南宫过着幽居的生活,之后七年,不曾踏出南宫半步。为了幽绝朱祁镇与外界的联系,南宫大门常年紧闭,日常所用都是从窗户中递送的。生活上的待遇也不是很好。朱祁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连做梦都想再登宝座,夺回失去的权力。

吃一堑没长一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趁景泰帝病重之机,潜入南宫,帮助朱祁镇复辟,史称“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五天之后,朱祁镇第二次即皇帝位,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朱祁镇复辟后,他的弟弟景泰皇帝朱祁玉在一个月后就病死了。复辟之初,朱祁镇对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恩宠无比,言听计从。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之下,英宗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于谦死后,边境局势又开始紧张,朱祁镇很是担忧。这时有人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他听了后只是没说话。由于朱祁玉被废,于谦等人被杀,景泰时期的点滴改革被废除,政权又一次把持在宦官邪党手中,明朝更加衰弱。也许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朱祁镇渐渐成熟起来,看到石、徐等人的所作所为,终于意识到,这帮“功臣”是奸险之徒。于是便采取措施,整顿朝纲。同时,朱祁镇又重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减免赋税,发展经济。从总体上看,天顺年间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政治与正统年间相比,要清明得多。

临终善举

英宗一生并没有什么亮点,最使人赞叹的是他临终废除了殉葬制度。说起来,殉葬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明太祖去世时,首创了本朝宫妃殉葬,以后成祖、仁宗、宣宗都有一些宫妃殉葬,诸王以及勋戚大臣也加以效仿。大概由于殉葬制度太过于残酷,所以其细节始终密不外传,从而在中国的史籍中难以窥见。英宗下令将其废除,确是仁德之举,在最后为他本不出色的形象添上了光彩的一笔。在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平静地离开了他前后主宰了20余年的大明帝国。他生命的结束与他一生的经历一样富有戏剧性:7年前的今天,恰恰是他复辟成功,再次登上皇位的日子。总括一生,他于出生的第二年被立太子,共当了7年的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度过了37年的人生岁月。

猜你喜欢

太上皇土木南宫
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探析
两代君主同堂时
秦、汉“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视
陪读的特殊功效:我和前妻复了婚
日昇刀法
哪些国家有“太上皇”(答读者问)
妹妹猴腮雷
守望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