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就推荐了勒克莱齐奥”
2008-05-14丁尘馨
丁尘馨
诺贝尔奖设在西方,自然对西方有偏爱,对西方的作家有更多的了解。
诺奖的努力,体现在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中,和对人类语言与文化的维护与发展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今年68岁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
许钧,第一个介绍让-马利·勒克莱齐奥到中国的法语翻译专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作为国内法语言文学和教学权威专家,他是最熟悉和了解这个法国作家的中国学者之一。
许钧从1977年开始接触并关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长达30年。这位法国当代(仍然健在)最重要的作家,迄今共创作30多部作品,已有7部被译成中文,许钧和他的博士学生翻译了其中的5本。
1993年,勒克莱齐奥和妻子第一次来到中国,提出要见他作品的中文译者。神交已久的两人在许钧的家乡南京见面,勒克莱齐奥对许钧说,“你翻译我的作品,就等于参与我的创作,我给你一定的自由。”之后,勒克莱齐奥只要一写完新作就给许钧寄来。数年后,许钧在勒的家乡尼斯又一次见到了勒克莱齐奥。
3年前,许钧有机会向瑞典文学院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推荐了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获得诺奖之后,许钧向《中国新闻周刊》独家详尽解读了其获奖的理由,以及他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他的批评有预见性和寓言性”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第一个介绍让-马利·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到中国的人,看中他的原因是什么?
许钧:早在1977年我在法国留学时就接触过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那是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1978年留学回国后,我对法国文学当代作家特别关注。从1980年开始,就与南京大学的钱林森先生一起译介法国当代作家的优秀代表作。
有人说勒克莱齐奥于1991年才被介绍到中国。实际上,在1980年,勒克莱齐奥的《沙漠》(Désert)问世,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设立的首届保尔·莫朗奖时,我和钱林森先生得到此书后,就推荐给了湖南文艺出版社。(中译本)1983年6月问世,书名译为《沙漠的女儿》。
我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发现他写作手法与传统的不一样,两条主线分别展开,语言既简练又优雅,故事不是特别吸引人,但仔细品味,越来越喜欢。在翻译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法国出版社与勒克莱齐奥取得了联系,他不仅细致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还为我们的中译本写了序,为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表示感谢,并在序中就小说的主题作了精要的解说。
我们选择翻译这部书,当时的评判标准比较传统,一是认为小说主题很进步,对当代资本主义有批判;二是语言表达独特,很美;三是书中的那个主人公拉拉让人无法释怀,尤其是小说的结尾,读了一遍,永远忘不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让-马利·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与法国其他作家的思考有哪些不同之处?
许钧:要说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的与众不同处,一是与先于他存在的那些作家比;二是与他同代的作家比;还可以与西方其他国家的作家比。
自从我翻译了勒克莱齐奥的《沙漠》之后,我对他的创作一直比较关注。法国的作家,都有对形式创新的追求,如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勒克莱齐奥的初期创作显然受到过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兴盛的新小说的影响。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在形式上就有类似的追求和革新,但不同的是,他没有在对形式的过分追求中忽视其思想的表达。这部小说是他在23岁时发表,那是1963年,当时在法国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差一点获得龚古尔奖,也许是他太年轻的缘故,最后没有获得该奖,但还是得到了法国文坛很有影响的勒诺多奖。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倾向和对现代社会的过度物质化的激烈批评。尤其是第二点,他的批评是具有预见性和寓言性的。
中国发展到今日,已经开始感受到了社会过分物质化,精神日趋贫困而造成的影响,相信中国读者在阅读《沙漠》《诉讼笔录》和《战争》这些作品时,会有越来越多的认同与共鸣。
“他是对人类命运有独特理解的作家”
中国新闻周刊:瑞典文学院在公报中形容他的作品为“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称赞作者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从你对他的认识,是否认同这样的评价?可否更通俗地谈谈,勒克莱齐奥的作品风格?
许钧:瑞典文学院在分析中对他的创作评价,我基本认同。我对比了法文和译成汉语后的说法,其中有一点点出入。
“新的旅程”这一说法,法文用的是“rupture”,是“断裂”的意思。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从精神追求上看,我认为勒克莱齐奥实际上是继承了拉伯雷以来法兰西作家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传统。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我们发现他对于底层的人,对弱小的生命,对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刻的关怀。他的关怀不是昆德拉所说的那是带有宗教意义的“怜悯”,而是本着一种人文主义的立场,以了解为基点,去感受他们,理解他们,揭示他的命运。他的目光是冷静而又温暖的,他的笔触深刻而富有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你说早在3年前就推荐他作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何以做此判断?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恩达尔评价其为“伟大的作家”,你认为“伟大”可做何解?
许钧:作为一个热爱法国当代文学的读者、研究者和翻译者,我很幸运,能够比较及时地接触到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甚至还有机会与他们一起交流与探讨写作和人生。法国当代小说家中,我特别喜欢的两位作家,一位是勒克莱齐奥,一位是图里埃,他们的作品我都翻译过。但我对勒克莱齐奥更了解,也更亲切一些。
一是对他的创作过程,我一直在跟踪、学习和研究,我还指导过学生,做勒克莱齐奥的研究论文;二是我们多次通信,也见过面。1993年,法国大使陪同勒克莱齐奥夫妇来南京与我见面,我们有机会在一起谈他的作品,谈翻译,他对我非常支持,不仅认真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还予以我极大的信任,说:“你翻译我的作品,就等于参与我的创作,我给你一定的自由。”
后来,他每有新的作品问世,都会第一时间寄给我,如我指导的研究生袁筱一、访问学者李焰明翻译的《战争》《流浪的星星》,都是他寄给我的。因为我读了很喜欢,希望有人分享,就让学生译出来。
在三年前,我有机会向瑞典文学院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我就推荐了勒克莱齐奥。
推荐的理由主要有三条:一是勒克莱齐奥继承了法兰西的人文主义传统,关注弱小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二是对现代文明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批判;三是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追求,远离商业,在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真的揭示。如今看来,我还想加上一条,就是他以清醒的意识,关注他者,关注失落的文明,关注人的存在。
这几点,如果说不上伟大,至少可以说他是个清醒的作家,一个严肃的作家,是个对人类命运有着独特理解的作家,一个在冷静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作家。
诺奖的选择 文学之于经济全球化中的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美联社评论说,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就变得具有浓厚的欧洲味。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恩达尔当然否认了这个“规律”,理由是“勒克莱齐奥完全是个世界公民。他每年都在新墨西哥州住一段时间……”
作为更早就预料到勒克莱齐奥可能获奖的专家,你认为“欧洲文学”在这几年是否比“美国文学”更兼具了世界性?还是别的原因使“欧洲文学”被更多地受到了关注?
许钧: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美国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巨大的,仿佛美国经济强,什么都应该强似的。中国一个世纪以来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没有指责过诺贝尔奖。但美国几年没有获奖,就有人受不了,有话要说了。
诺贝尔奖设在西方,自然对西方有偏爱,或说对西方作家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但像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其文学不断发展,历史底蕴很丰富,加上其人文主义的传统,文学作品求真求美,可以抵达人的灵魂。美国的历史不长,文学传统没有那么渊远,几年没有获奖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看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的那些作家,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其中最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更为突出,任务更为沉重。对他者的文化的关注,对非强势文化的关注,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对弱小民族的关注,似乎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应对历史的挑战,勇敢地面对人类文化延续与发展之命运的作家,自然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这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诺贝尔文学奖的努力也体现在其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中,体现在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中,体现在对人类语言与文化的维护与发展中。面对强势的经济一体化,通过语言和文学,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新闻周刊:近几年的诺奖获得者中,从2003年南非作家库切,到耶利内克,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到多丽丝·莱辛,以及今年的让-马利·勒克莱齐奥,你觉得,这项最受关注的世界文学大奖所认定的最优秀文学作品,其最重要的特质是哪些?
许钧:关于诺贝尔文学奖所重视的文学作品的特质,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从近几年来获奖的作家情况来看,实际上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文学到底有何价值。
我想,作为文学作品,它有四个层面是永远不能忘的。
一个是文字,也就是文学作为文字的艺术。任何一个文学都必然会关注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比如耶利内克小说中表现的音乐感和超凡的语言,比如库切小说语言的精准,和勒克莱齐奥小说词语的力量。
第二个层面就是它的文学性。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追求,主要是文学的一种品格,一种文学的独特性,它强调的不是重复,而是一种创新。也许19世纪所谓的一流作家,他们当时的创作风格是新鲜的,但今天看来也许已经陈旧了。所以文学的独创性和创新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意识,有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贯穿其中。
第四,它要有思想,对人的存在和命运要有独特的思考。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所看重的这些作家,都可以从以上四个层面找到某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