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批示”说明什么?
2008-05-14孙焕英
孙焕英
中国时兴“批示”。“批示”是中国特色。“批示”是一门学问,可以称为“批示学”。而对一个问题领导者作出“多次批示”,可谓特色中的特色、学问上的学问了。
但是,如果你对“多次批示”来一点逆向思维,甚至哪怕是来一点换位思考,那么,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发现,用一句时髦的语式表达就是:问题多多。
“多次批示”,表面上看起来,是领导者对所批示问题的重视。而实际上,则是对所批示问题的轻视、漠视甚至无视。你想一想:如果领导者真的对他所批示的问题重视的话,他能够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停留在纸面上来个纸上谈兵么?“多次批示”,表面上看起来,是领导者要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则是对问题的推诿,敷衍了事。你想一想:如果领导者真的要解决问题的话,他能够来一通批示就万事大吉了么?“多次批示”者,表面上看起来,是官员勤政,而实际上,则是官员懒政惰政懈政怠政。试想:一个勤政的官员,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怎么可能停留在只动笔不动腿的层面上呢?“多次批示”者,表面上看起来,是责任心强,很强,非常强,而实际上,是责任心弱,很弱,非常弱。
动机和效果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领导者应该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解决,把问题悬浮在“批示”上,这能够说明他们责任心强么?好了。不再继续说这类表面和实际如何如何了,一言以蔽之曰:官员对一个问题作“多次批示”,是一种批示秀,是一种政治秀,是另类“形象工程”。
“多次批示”,会产生一种“狼来了”效应。“大家都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啦!”批示者高喊,群众跟着起来了,可问题没有解决。“大家都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啦!”批示者再高喊,群众跟着再起来,可问题还是不见解决。“大家都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啦!”批示者又高喊,然而,群众再也不会相信这种高喊了,当然再也不会跟着行动起来了。
中国有不少成语,说的是为人说话要有信誉、有分量、有价值、有作用,如“说一不二”、“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老百姓尚且如此,作为领导者决策人,更应该如此。“多次批示”,说明批示者的话不值钱了没人听了成废话了,说明批示者没信誉了没权威了没影响了。“多次批示”者,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逢人唠叨阿毛,到处遭到冷眼。“多次批示”者自我感觉良好,一次一次地“批示”被认为是一次一次地出头露面显现威风,实际上呢?是一次一次地掉价一次一次地尴尬,实在是可怜。
“多次批示”者,实在是不懂得工作方法。说深一点,是不懂战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他们还不懂辩证法,不懂事物会向自己反面转化的哲学:对一个问题,“批示”越多,作用越小,效果越差,甚至还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些问题的制造者,看到你的“批示”不灵验了,反而会变本加厉,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越复杂。对于病虫害,如果药效不当而又乱施,不但不能杀死害虫,反而会使害虫产生耐药性,积累抗体。“多次批示”,亦是如此。
……
将一个领导者对一个问题的“多次批示”来一番逆向思维换位思考,原来竟是这般!明乎此,那些热衷“多次批示”的官员,应当改弦更张了。这是说官员。对于群众来说,如果以一个领导者的“批示”多少来作为衡量考核其人的标准指标的话,那就是进入误区啦!
【原载2007年12月7日《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插图 / 康太永(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