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肯定、否定须细辨

2008-05-14雷其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谋略病句弱化

雷其坤

一、看似肯定,实为否定

①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②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闺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鲁迅《故乡》)

以上4例中,加点的“敢”、“忍”、“堪”、“好容易”都表示否定,意思分别是“不敢”、“不忍”、“不堪”、“好不容易”。如果单照字面理解,就会出错。课本将“忍看朋辈成新鬼”注释为“忍心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杀害”,这是不对的。“忍”应是“不忍心”,正因为不忍心眼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杀害,才“怒向刀丛觅小诗”,即用投枪、匕首似的笔,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对“敢以烦执事”注释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翻译是:“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都值得商榷。疏通此句,关键是如何理解“敢”。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9页“敢”的第三个义项:副词。用于反问,有“岂敢”的意思。《左传·僖公四年》:“敢不共给?”(共:供。)把“敢”训为“岂敢”就十分通畅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岂敢来麻烦您。”

二、看似否定,实为肯定

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全国高考题)

②一会儿又从哪儿惊起一只野兔,也那样近,你差一点儿没踩到它。(吴伯箫《猎户》)

③集市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④小王终于穿上了绿军装,好不高兴。

上述例句都用了否定词“不”或“没”,但它们都不表示否定,“难免不出现”=“难免会出现”,“差一点儿没踩到”=“差一点儿踩到”,“好不热闹”=“好热闹”,“好不高兴”=“好高兴”。“果不其然”=“果然”。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好不热闹”等于“好热闹”,“好不高兴”等于“好高兴”,唯一相反的例子是“好容易”等于“好不容易”:这已经是汉语语法里边的常识,不用多说了。(《语文杂记》)

三、看似全部否定,实为部分否定

①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游记》)

②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也。

①句意在赞美黄山尽善尽美无以复加,“天下无山”是说天下再也没有像黄山这么美的山。②句“马群遂空”并不是说没有马,而是说“无良马也”。

四、肯定与否定的弱化

一般情况下,程度“多”可以强化肯定或否定的语气,使程度加深,如:

①小李比小王高。//小李比小王高多了。

②他的病好了。//他的病好多了。

第①组中“多”使肯定强化,第②组中的“多”反而使肯定弱化。

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④这件事办得不尽如人意,怪我无能。

⑤她父母没钱供她上大学。

上述3例中的“无”或“没”并不表示完全的否定,其否定的意义已经弱化。“无能”并非毫无能力,而是能力不强,或是自谦之辞;“没钱”并非一文不名,而是钱少。

五、否定不当

①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④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以上几句,都是高考病句。

①“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意思说反了,应删去“不”,改为“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删去“避免”,改为“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行。)

②“缺乏……勇气不足……谋略不当”,意思说反了,应该去掉否定词,改为“缺乏……足够的勇气……恰当的谋略”。

③“否认”、“不”,反问的句式,合起来表达否定的意思,即“不需要学习雷锋”,意思说反了。将“否认”改为“说”,或删去“不”。

④“忌”本有否定之意,再加上否定词“不”,表达的就是肯定。应将“不可”全部删去。(删去“一忌”、“二忌”、“三忌”或其中的“忌”,意思也通。)

句子中有多重否定,或有“避免”、“预防”、“防止”、“忌”等词时,要考虑意思是否说反。

六、肯定与否定的重叠与照应

①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②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③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以上几句,也都是高考病句。

①“抓不抓”是两面,“后继有人”是一面,应在“后继有人”之前加上“能否”。

②“词语用得是地方”是语言“好”,而不是语言“坏”。

③前文用“是否”,后文的“否认”只能对“是”或“否”否认,这是一面对两面的搭配不当问题,“否认”哪一方,不明确。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语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七、肯定、否定的判定

①难道不能否认这出戏不是没有积极影响吗?

②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③难道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不是错误的吗?

该肯定而否定,该否定而肯定,都是病句。有时候,多重否定句表示的到底是肯定的意思还是否定的意思不容易断定。遇到这类问题,可借助乘法规则解决:把所有的否定词找出来,分别用(-1)表示,反问句也用一个(-1)表示,然后相乘,如果积是-1,就表示否定;相反,如果积是+1,则表示肯定。第①句共有4个否定词,又是反问句,5个(-1)相乘,积是负数,表示否定,即“这出戏没有积极影响”。第②句“无时无刻”、“不”分别用一个(-1)表示,相乘得+1,表肯定,即“王芳忘记搜集、整理民歌”。但下面接着又说她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前后矛盾,是病句。改正的方法有两种:把“无时无刻不忘”改成“时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无时无刻”当成两个(-1),只能算一个(-1)。“无时无刻”即“没有哪一时刻”,“无时无刻不……”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③共有4个否定词,又是反问句,最终表示否定,即“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是病句。

[作者通联:北京市十一学校]

猜你喜欢

谋略病句弱化
师生讨论改病句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关于“病句”的若干思考
写字教学的弱化与拯救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